合肥大學先進制造工程學院機制學生黨支部通過建立“思政引航”、“實踐定航”、“學業導航”、“成長護航”的黨建領航模式,讓學生黨員完成從“受體”到“授體”的身份轉變,充分發揮高年級黨員“傳、幫、帶”的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助人—自助—互助的雙贏目標,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思政引航,厚植家國情懷
支部依托“啟航”全國樣板黨支部工作室,與聯系團支部開展黨史學習分享讀書會、微黨課競講、電教片學習等活動,并組織黨員走進延喬路、大蜀山烈士陵園、渡江戰役紀念館等黨性教育基地,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營造出“學黨史、悟思想”的良好氛圍。
支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采取自學、集中研討、輔導報告、主題黨日等多種方式認真學習原文、深入研討交流,引導師生爭做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青年表率。威力旺獲合肥大學“支部書記講黨課”一等獎和合肥市教育局優秀黨務工作者,支部黨員程薇、黃淑敏、張同楊獲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一等獎,支部成員以學習成效和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實踐定航,丈量祖國大地
支部成立“尋跡知過去 奮斗向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河北、福建、安徽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的工作歷程和考察足跡,再訪總書記曾接見的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和寫信代表劉明華等人,開展了一系列以黨史學習、紅色教育、創新創業、疫情防控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調研總里程數達4500公里。支部成員在學習實踐中追尋領袖足跡,感悟領袖思想偉力,最終獲得安徽省暑期三下鄉優秀實踐團隊和第18屆挑戰杯紅色專項活動安徽省省級二等獎。
支部將實踐成果轉化成多個有利于廣泛傳播、輻射帶動的紅色微視頻,并在學校開展“實踐歸來有話說”活動,輻射引導我校更多學生返回家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鍛煉自我和奉獻自我,獲得了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共青團、蕪湖在線等省內媒體的廣泛關注報道。
2022年9月,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來到支部考察時,對支部的實踐成果給予了高度認可,勉勵支部成員好好學習,不斷錘煉自己,努力成長為先進制造產業的棟梁之才,為合肥建設和安徽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學業導航,強化專業認同
支部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利用合肥集成制造產業和創新高地的優勢,帶領成員參觀世界制造業大會、安徽省美術館、蔚來汽車來開展行業教育和加強行業體驗,促使他們形成更為清晰的職業規劃,培育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行業報國情懷。
同時支部成員們結合工科專業特長,運用三維建模軟件設計創作中國共產黨成立、2022冬季奧運會、新冠疫情防控、載人航天工程、鄉村振興等紅色主題三維模型,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在百年風雨中所創下的豐功偉業,展現了大家爭做新時代追夢人的良好精神風貌。
支部還充分利用第二課堂,以“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僅2023年,支部黨員李博弈、劉凡、楊明宇帶領學生獲省級榮譽11項和國家級榮譽8項。李博弈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創造了我校在該項賽事中的最好成績,為學院和合肥大學爭得了榮譽。
成長護航,潤心培根鑄魂
近3年,支部黨員馮順康和時威獲合肥大學榜樣學子提名,時威、劉凡、李博弈獲國家獎學金,支部組織委員黃俊、舒昊、楊浩連續獲得合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陳鑫、李世成、蘇浩然等9人選擇投身軍營淬煉最美青春;張垚、張天碩、李子衡等5人選擇扎根一線成為服務基層的選調生,他們的先進性和榜樣效應極大地促進了學院青年學生勤奮學習自主意識的養成、團結協作集體觀念的鍛造、勇做時代弄潮兒精神風貌的熔鑄。
(黨委組織部 黨委宣傳部 先進制造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