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形成文明網絡意識,凈化網絡環境,維護網絡安全,6月13日上午,校新聞中心記者團在行政樓一樓會議室舉行 “爭做合肥學院‘四有’好網民”培訓會,我校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劉樟樹作了 “凈化網絡環境傳遞校園正能量”的主題講座。培訓會由校新聞中心指導老師汪文忠主持。校新聞中心記者團40余人參加培訓會。
培訓會上,劉樟樹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網民規模達到6.4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網民在盡情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也遭遇著越來越多的網絡煩惱:虛假信息泛濫、網絡謠言橫飛、語言暴力盛行,其中尤以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破壞性強的網絡謠言為甚。他通過講述秦火火、郭美美和近期發生的慶安槍擊案事件等影響社會穩定的網絡謠言案例,分析了案件的惡劣性質和其所造成的破壞社會穩定的惡劣后果,并強調作為媒體人應具備更高的紀律性,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作為新時代的“網絡公民”,校園學生記者應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傳播社會正能量,爭做“四有” 好網民,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 做到文明上網,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劉樟樹表示,校新聞中心是我校對內、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學生記者更要嚴格自律,提高個人素質,多主動,多思考,進行實事求是地報道,積極傳播合院好聲音、傳遞校園正能量,共同維護好學生記者和文明校園的良好形象。
隨后,汪文忠老師強調,網民仍然是公民,現實社會的法律和道德在網絡上仍然應該發揮作用,應該像在現實社會一樣遵紀守法、謹言慎行,我們面對網絡話題時應該理性參與、慎重發聲。作為一名校園學生記者更需要增強風險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具有相應的責任感與自律能力,形成安全上網的意識。
抵制網絡謠言,維護干凈的網絡環境是互聯網時代的網絡行為底線,也是社會文明持續健康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堅守。構建文明理性的校園環境與風清氣正的網絡文化氛圍,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都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宣傳部 校新聞中心學生記者魯佳 姚建立 胡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