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第十五屆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合肥大學校賽的通知
|
發布時間:2025-06-05 瀏覽次數:130 |
各相關單位: 第十六屆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以下簡稱“雙百”大賽)已經啟動。為遴選優秀項目參加省賽,經研究,決定舉辦合肥大學第十六屆科普創意創新大賽暨安徽省“雙百”大賽選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在皖各高等學校(含高職、高專)全日制在讀大學生、研究生(以下簡稱大學生)。組隊參賽時,人數不超過6 人。 二、作品分類及報送內容和要求 參賽作品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實體科普作品;二是數字科普作品;三是科普展演。 (一)實體科普作品 主要包括科普展教品、跨媒介敘事科普作品等。 1.科普展教品 包括專門用于科學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和科學方法普及)和教育的展示品或教學工具,旨在通過直觀、互動、趣味的方式向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傳遞科學原理、技術應用、自然現象等相關內容。如適用于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社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公共場所的科普宣傳展品,校園科普活動中的教學輔助工具等。 報送內容和要求:提供至少三種不同角度的實物圖片,包括正面、側面和背面視圖,如作品有特別細節或特色部分,請單獨拍攝特寫鏡頭,以便更好地展示作品的獨特性。所有圖片應確保清晰、明亮,能夠真實反映作品的材質和色彩。圖片背景應簡潔、干凈,以突出作品本身。作品實物演示視頻(時長不超過4 分鐘); 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作品代表性照片、科學原理及方法、創作目的、設計方案、技術文檔、引用來源等相關材料)。 2.跨媒介敘事科普作品 包括通過以多種媒介交互的形式(如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協同敘事,每種媒介圍繞同一核心科普故事或科學主題,從不同角度拓展內容,形成互補、關聯的敘事體系。如圖文互動科普小說,交互式科學繪本等。 報送內容和要求:至少兩種媒介交互,例如文字+圖像、音頻+視頻、互動小程序+圖文等,不同媒介內容需共同深化科學主題,而非簡單重復。圖文互動科普小說需完整且獨立成篇的電子文稿(1000 至 15000 字);交互式科學繪本(繪畫技法不限,須整幅原稿,最大幅面為 25cm * 35cm;單圖≥2MB;至少四幅并按故事順序命名),若參賽作品包含音頻、視頻(時長 1-4 分鐘)、互動程序等,需提交對應文件;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作品代表展示圖、科學原理及方法、創作目的、設計思路、引用來源等相關材料)。 (二)數字科普作品 主要包括多媒體科普作品、H5 科普互動作品、AI 科普工具開發作品、元宇宙科普空間設計作品等。 3.多媒體科普作品 包括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載體,對科普資源進行處理和存儲,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移動終端或交互設備進行創作和傳播的視聽或互動內容。如科普漫畫、科普動畫、科普微視頻、科普短視頻、科普微電影等。 報送內容和要求:科普漫畫(最低畫幅要求1920*1080P, 單幅圖片不低于2MB)、動畫視頻、微視頻、短視頻、微電影(參賽作品幀速不低于 12 幀/秒,時長 1-4 分鐘,需包含完整的片頭片尾,片頭須有參賽作品名稱,片中旁白或對話使用普通話、方言均可,須標注中文字幕,引用需注明來源);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圖、科學原理及內容、創作目的、設計思路、創作腳本、引用來源等相關材料)。 4.H5 科普互動作品 包括基于HTML5 技術開發的,集成了多媒體元素與互動設計的科普作品。如互動科普小游戲、虛擬科普實驗、科普情境模擬等。 報送內容和要求:作品效果圖、演示視頻(時長不超過4 分鐘),作品可兼容主流瀏覽器(Chrome、Safari、Firefox 等) 及移動設備(Android、iOS 系統),需提供可在線訪問的鏈接(如在線服務器或平臺),并提供離線打包版本(包含必要的文件,如 HTML、CSS、JS 文件和資源);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圖、科學原理及內容、創作目的、設計思路、作品源代碼、技術文檔、引用來源等相關材料)。 5.AI 科普工具開發作品 包括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面向公眾科學普及需求開發的可交互、可推廣的數字化工具或應用平臺。如智能問答系統、虛擬實驗平臺、AR 科普應用等。 報送內容和要求:作品效果圖、演示視頻(時長不超過4 分鐘), 作 品 建 議 采 用 開 源 框 架 , 可 支 持 主 流 操 作 系 統 (Windows/iOS/Android),需提供源代碼、可執行程序、API 接口文檔等;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圖、科學原理及內容、創作目的、設計思路、作品源代碼、可執行程序、API 接口文檔、技術架構圖、核心算法解釋性說明、引用來源等相關材料)。 6.元宇宙科普空間設計作品 包括以基于元宇宙技術架構(如虛擬現實、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構建的沉浸式虛擬科普場景,通過多維度交互體驗實現科學知識的場景化傳播。如虛擬展廳、歷史場景還原等主題空間,需構建符合科學認知規律的場景化知識傳播體系。 報送內容和要求:作品效果圖、演示視頻(時長不超過4 分鐘),可選用自主開發引擎,需包含至少 3 個互動科普場景;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圖、創作目的、設計思路、科學原理及內容、3D 模型文件、場景邏輯腳本、場景運行環境說明、交互設計文檔、引用來源等相關材料)。 (三)科普展演 主要包括科學實驗秀、科普講解、科普短劇等。 7.科學實驗秀 通過對科學實驗的演示,將科學實驗的教育元素與互動表演的趣味元素結合,在實驗道具的輔助下,突出科學知識和原理的趣味性特征。實驗所需器材,材料均由選手自行準備;實驗表演可以是獨自一人或團隊多人演示,具體形式不限。 報送內容和要求:實驗秀代表性展示照片、視頻(實驗內容自選并自行拍攝實驗秀過程,時長不超過10 分鐘,需包含完整的片頭片尾,片頭須有參賽作品名稱,對話使用普通話,須標注中文字幕);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照片、科學原理及方法、創意說明、創作目的和方法、實驗設計等相關材料)。 8.科普講解 包括通過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形式,講解科學知識、詮釋科學原理、講述科學故事。 報送內容和要求:講解視頻,參賽選手或虛擬數字人(使用率≤50%),均可進行講解,需自行拍攝講解過程或錄制 PPT 演示文件,時長不超過 4 分鐘,選手可借助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進行講解;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照片、 科學原理及方法、創意說明、創作目的和方法、AI 參與程度說明等相關材料。 9.科普短劇 包括通過表演劇的形式對科學知識、科學原理進行展現,如創作情景劇、舞臺劇、話劇、歌舞劇、音樂劇、木偶劇等。 報送內容和要求:短劇視頻(參賽選手自行拍攝表演過程, 選手可根據故事情節自行準備道具、服裝和舞臺化妝,表演時長不超過10 分鐘);參賽作品申報文檔(包括作品簡介、代表性展示照片、科學原理及方法、創意說明、劇本內容、目的和方法)。 以上所有作品報送格式的申報文檔均為Word(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照片格式均為 JPG(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圖片比例為 16:9,圖片命名規范為作品名稱-序號);視頻格式均為 MP4(分辨率為 1920*1080P,畫面比例為 16:9);壓縮包格式均為RAR。 三、參賽要求 1. 各參賽團隊于2024年6月29日前將參賽作品相關電子版材料(含作品申報表等)發至郵箱(yanglino@hfuu.edu.cn),文件名為“××學院+作品名‘雙百’大賽參賽作品”。作品匯總表紙質版、作品申報表紙質版(加蓋單位公章)一份于6月29日前交至生化樓344。 2. 校賽承辦單位將組織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擇優推薦至省賽。 四、校賽聯系人 聯系人:晉松 楊林 聯系電話:0551—52158524;0551—62158461 五、其它 其它未盡事項見省賽:http://www.kepuah.cn/ 附件:關于舉辦第十五屆安徽省百所高校百萬大學生科普創意創新大賽的通知(皖科協普秘[2025]20號)
創新創業教育處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 2025年6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