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篤行研科技,創新引領展擔當學科競賽項目 ——記城建學院17級交通工程詹學娟同學
|
發布時間:2024-05-12 瀏覽次數:91 |
詹學娟,女,安徽安慶人,中共黨員,2021年7月畢業于合肥大學,獲得了交通工程專業學士學位。隨后繼續留在合肥大學開展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成為2021級材料工程專業綠色建筑材料班級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間,學業成績排名第二,綜合測評成績排名第一,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被評為2023年安徽省“研究生創新創業之星”、合肥大學第十九屆“榜樣學子”、校“三好學生”和院“優秀共產黨員”。依托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緊密結合“產學研”課題形成系列科技創新成果,連續三年在“挑戰杯”等比賽中獲得佳績: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排名第1)、第十屆“挑戰杯·華安證券”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排名第1)、第九屆“挑戰杯·中國聯通”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排名第2)、第十屆“挑戰杯·華安證券”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排名第2)、第九屆合肥學院“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排名第1)。在此過程中,發表學術論文9篇(SCI檢索4篇,EI檢索4篇,學報1篇),另外已錄用SCI論文1篇,申報發明專利5項(授權4項,實審1項),獲得軟著2項。進一步完成成果應用轉化,作為負責人研發的多維指標干線綠波智能診斷系統具有較好的應用成效并獲得安徽日報等多次報道。 勤奮學習,為科研之路奠定堅實知識基礎在學習上詹學娟一直刻苦努力,以掌握專業知識為目標,認真學好每一門課程,研一期間17門課程中有11門成績在90分以上,綜合測評成績排名年級第一。當然,研究生生涯并不局限于專業課程的學習,還要學以致用。因此,在科研成果方面,她以省智慧交通重點實驗室為平臺,依托產學研合作項目為種子,科學規劃了科研路線,每做一個項目就在科研論文、發明專利、科技大賽等方面積累果實。首先,在科研項目方面,她有幸在老師指導下真題真做,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科研項目8項,其中三類1項,四類4項,五類3項,共到賬約130萬元。在論文發表方面,作為主要完成人發表學術論文9篇(SCI檢索4篇,EI檢索4篇,學報1篇)。在知識產權方面,她每做一個課題就凝練發明專利,作為主要完成人授權發明專利4項。另外她申報了軟著2項,并負責多維指標干線綠波智能診斷系統的研發,該系統已完成開發并在蕪湖市應用,由于其交通治理成效明顯,她們在2022年2月25日的安徽日報中獲得了重點報道。 創新實踐,讓青春在創新創業中閃光隨著2022年3月“挑戰杯”比賽拉開序幕,在導師的大力支持下,詹學娟肩負重任,作為負責人帶領團隊積極參加了此次比賽。經歷了校賽選拔,進入省賽,再入圍國賽,商業計劃書等材料可謂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從精到優。起初她和團隊成員是在導師指導下學會查閱資料完成材料初稿編寫,多次修改完善初稿參加校賽。接著到省賽和國賽前的準備,校團委特地邀請了多位行業專家對比賽材料進行一對一打磨。最終材料經過精細化打磨12輪,作品申報書和PPT修改超過50余次,答辯10余次。這個過程鍛煉了她精益求精、積極進取、百折不撓的心智,通過“挑戰杯”這個創新創業平臺,把平時所學習的所積累的技術面向社會進行應用轉化,充分體現了合肥學院應用型和創新型特色。最終比賽歷時6個月,突破層層重圍,以作品《數驅交通-致力成為交通數據挖掘細分領域的新旗幟》獲得國賽銅獎! 榜樣引領,用奮斗書寫使命擔當詹學娟在黨支部的關懷與培養下,從一個思想稚嫩的青年逐步成長為一個講黨性、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黨員,能夠在政治、學習、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發揮好先鋒模范和骨干帶頭作用,受到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擔任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委員期間,積極主動參與支部理論學習和黨日活動策劃、組織黨建活動、撰寫新聞稿等工作,協助支部書記做好支部黨員發展等組織工作。“我一個人的成績只是一滴水,要讓更多的水滴匯成一條創新之河”,在獲得2022年“挑戰杯”國賽銅獎之后,她不忘自己作為一名學生黨員的身份,積極反哺黨支部的科研“加油站”,多次開辦競賽經驗交流會,向同學們介紹比賽相關經驗,比如編寫商業計劃書、匯報演示與答辯技巧等。在黨支部和導師的共同支持下,她和支部黨員王睿涵、積極分子李雨琪再接再厲,獲得了2023年第十屆“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第九屆合肥學院“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她以自身努力和示范作用,促進了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研究生的成長,展現了學生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