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副校長王曉峰率隊赴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調研,實地考察校企合作成果,并就深化產教融合、推動雙元制人才培養與公司高層展開深入交流,進一步鞏固雙方合作基礎,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國際交流合作處、先進制造工程學院主要負責人陪同,來校訪問的德國教授亨德里克·拉克勒Hendrik Lackner、諾伯特·巴爾曼Norbert Bahlmann、馬蒂亞斯·瑞克茨格爾Matthias Reckzügel一行參加調研。
王曉峰一行首先拜訪總經理王小驥。雙方回顧了合肥大學與大陸集團、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自2016年以來共建“大陸班”合作歷程。作為國內首批雙元制高等教育試點項目,“大陸班”已累計招收190余名學生,畢業生中近一半進入大陸集團、大眾集團、博世西門子等全球知名企業工作,形成“企業需求前置、理論實踐并重”的特色培養模式。王曉峰表示,今年九月第十批“大陸班”學生即將入學,合肥大學將依托企業智能化升級契機,推動課程體系與產業技術前沿深度融合。
在座談環節,王曉峰與財務總監周淵、人力資源總監亞歷克西斯·格羅斯Alexis Gross就深入推進大陸班共建、校企資源對接展開交流。王曉峰指出,合肥大學將持續優化“專業鏈對接產業鏈”機制,總結十年校企共建大陸班的經驗,進一步增強雙元制合作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優勢,破解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難點和痛點。周淵重點介紹了大陸集團“扎根市場、服務市場”本土化戰略、四期工廠智能化產線布局等規劃。亞歷克西斯·格羅斯分享了企業人才評價體系,強調“大陸班”學生在跨文化溝通、工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優勢。
調研組實地參觀了四期輪胎生產線。作為大陸集團在華唯一輪胎生產基地,四期項目引入全自動硫化機、AI視覺檢測系統等先進設備,滿產后年產能將達1800萬條,成為亞太地區最大高端輪胎生產基地。王曉峰駐足先進的自動化產線系統前,對其“智造升級與可持續發展并重”的理念表示高度認可。
最后,王曉峰專程看望了在大陸集團工作和實習的雙元制大陸班學生代表,同學們分享了從校園實訓到崗位勝任的成長歷程。目前,大陸班已有50余名畢業生在大陸集團擔任技術骨干,部分參與四期工廠智能化改造項目。王曉峰勉勵校友們踐行“厚德博學、善思致用”校訓精神,成為校企合作的最佳代言人。
此次調研標志著合肥大學與大陸集團合作進入新階段,雙方與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將進一步加強中德雙元制高等教育合作,為安徽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撰稿:吳亞男,復審:孔春華,終審: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