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交流合作處黨支部赴桐城六尺巷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歷史的厚重與人文的傳承中接受了深刻的黨性教育與精神洗禮。
黨員們在六尺巷現場聆聽“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典故講解,深刻感悟張英“禮讓睦鄰、克己奉公”的處世智慧,這種睦鄰友好、包容謙讓的精神,成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范本,也深刻詮釋了中國傳統美德的魅力。大家還走進中華廉潔文化陳列館,深入了解了張吳兩家各讓三尺、睦鄰友好的事跡,近距離感受了中國廉潔文化史、百年黨史中的廉政建設和桐城廉潔文化,沉浸式接受廉潔文化教育。
走出六尺巷,全體黨員來到姚瑩故居。姚瑩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堅決的抗英志士。他不僅在軍事上積極抵抗外敵,還注重對臺灣的治理和發展,關心百姓疾苦,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促進了臺灣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姚瑩的事跡,彰顯了他忠誠愛國、勇于擔當、務實為民的精神品質,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與使命。
全體黨員表示,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學習“六尺巷”蘊含的謙遜禮讓、包容互諒、協商共治理念和姚瑩的愛國擔當精神,一方面要推動構建和諧的國際交流環境,另一方面要維護國際交流合作中的國家利益和文化尊嚴,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