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共建專業,安徽省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專業
學制:四年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足安徽省及周邊地區,具有土木工程領域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具備土木工程設計、施工、項目管理等方面完備的知識結構,能在裝配式建筑工程、地下工程等領域,獨立承擔各類工程的設計、建造、運維和管理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
學生畢業5年左右能夠勝任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等崗位的工作,具備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師資格或與之相當的專業技術能力。
上述培養目標分解為以下四個子目標:
1.具有強烈的工作崗位責任意識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在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土木工程師職業道德及規范;自覺服務社會,真實感受到工作成果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堅定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而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2.能夠綜合運用所累積的知識與能力解決生產實踐中所遇到的土木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熟悉在解決土木工程實踐問題時所面臨的經濟、安全、法律、倫理道德、健康和環保等影響因素,進而能夠將其作為約束條件尋找出優化解決方案。
3.能夠在不同人員構成的團隊中作為成員或領導者發揮組織、協調和工程項目管理能力;在解決工程實踐問題時能夠與團隊成員、業界同行等進行清晰明確的溝通和交流;具有國際視野,具備跨文化交流與合作能力。
4.通過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主動跟蹤國內外土木工程及相關領域科技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不斷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主要課程(模塊)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筑學、混凝土結構理論、工程地質與土力學、基礎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工程結構抗震、土木工程施工等模塊。
專業特色
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積極開展各種專業技能比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企業資源和創新平臺,加強校企合作,擁有大量的實習基地,注重實踐教學環節;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在工程施工、設計、規劃、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等單位,以及在政府部門、教育和科研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畢業生就業單位(部分)
中鐵四局集團,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第三建設有限公司、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監理中心、中國化學工程第四建設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畢業生深造院校(部分)
東南大學、長安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安徽建筑大學、中南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