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順利,教務處于暑期對2018-2019學年的第一學期的教學準備及教學檢查情況進行了認真部署。工作分為兩個階段:
一、開學前準備及檢查工作(暑期-9月2日)
1.排課情況
組織人員對課表進行審核,督促各系落實經審核后的教學執行計劃。針對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周六、周日及晚上上課情況、周學時及教學周次不合理的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對發現此類情況的教學單位要求其立即更改,特殊情況的須由相關系部報告說明。
2.教學保障
至9月2日下班前教務處對全校的240間教室進行了認真檢查,對教室的門、桌椅、窗簾、黑板、粉筆、燈、電、開關、鐘、網絡及衛生情況進行了檢查,對設施故障及配備不足情況進行了登記并將相關材料報至校公管處,督促其在開學前進行檢修或配備,以達到教學需求;對全校的多媒體教室的多媒體設施進行檢查,確保能正常工作,對二區一些效果較差的多媒體教室進行了設備添置及更換。
3.其他相關教學準備工作
督促各系做好成績錄入、歸檔及補考安排,要求各教學單位務必于開學兩周內完成,并在三周內完成學分統計及預報編下處理學生名單。
二、期初教學檢查工作(9月3日-9月7日)
教務處與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處組織組成四個檢查小組,根據課表對兩個校區的教學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從教師教學準備情況、出勤情況、學生到課情況、課堂紀律、教學違紀、教學保障等幾個方面進行檢查。還隨機聽了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
通過檢查,全校的教學情況基本良好,但也存在教師調停課手續滯后,部分班級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學生玩手機、集中坐在教室后排等情況也比較突出。
對于在期初教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已反饋至各教學單位,要求各教學單位進行整改,以確保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工作
一、完成合肥市財政資產配置預算項目公開評審工作。
根據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設方案》精神,合肥學院 “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合肥市2019年部門預算編制的總體要求,進行合肥市本級資產配置預算項目的立項工作,總預算資金769.67萬元。
9月13日,根據2019年合肥市部門預算編制的總體要求和《合肥市本級資產配置預算項目公開評審方案》(合財資[2016]705號)要求,教務處組織材料,參加合肥市財政局組織的資產配置預算項目公開評審陳述會議,進行了項目陳述(包括單位職能、項目建設規劃、項目建設依據、項目建設內容、項目績效、資金需求測算等),并接受了專家咨詢,完成了合肥市本級資產配置預算項目的立項工作。
二、完成2018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立項申請工作。
根據《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教育廳關于下達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預算的通知》,結合我校 “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教學發展目標,按照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設、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要求,本著“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原則,確定了2018年度建設項目及預算。
2018級新生數據“入庫”及電子注冊工作順利完成
根據辦學特點,編制完善2018級新生信息,及時將新增3900名學生歸屬到72個校內專業、107個行政班,并向財務處、學生處、圖書館、保衛處提供共享。同時,根據《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注冊辦法》和《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新生復查和學籍電子注冊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學[2018]32號)的規定,于2018年9月27日完成學年電子注冊確認。超過有效學習年限的一律不再注冊學籍。
事務驅動的教務管理系統升級及拓展應用項目完成方案論證
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實現‘以師生為中心’的管理創新,教務處在充分調研和比較的基礎上,完成了教務系統升級及拓展應用的方案設計,并通過了有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校內外專家參與的論證。該方案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特點及日常教學管理需要,在共享教務管理基礎數據基礎上,運用工作流技術,將面向師生的事務處理網絡化,在實現教務業務處理閉環運行的基礎上,通過與相關業務系統的整合集成及協調應用,以期實現教學管理的協同工作,在解放勞動力的同時,進一步規范日常教學管理。該項目下一步將進入招標采購及部署實施。
2018-2019第一學期公選課開課
9月,校級公選課工作正式啟動,學校繼續與智慧樹、超星爾雅學習平臺合作,提供100門在線選修課程供學生學習(具體課程名單見附件),同時本校教師開設了部分線下課程供學生學習(實際開設9門),合計選課達12718人次。
新專業申報工作
9月,根據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8〕70號)的文件精神,經過學院研究決定,我校2018年擬增設“供應鏈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創意生活設計”、“現代制造技術”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各申報備案專業均按要求完成校內審議,評議專家組審議認為,申報專業符合合肥學院的辦學定位,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申報備案的專業已于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服務管理平臺上進行了公示,并按要求向省教育廳提交相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