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网-真人游戏官网

2019~2020學年第2期 總第84期

發布者:教務處處辦發布時間:2020-12-07瀏覽次數:1436

教務處2019年工作總結

在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圍繞2019年學校工作要點、《合肥學院振興本科教學實施方案》和《教務處2019年工作計劃》,按照整體部署、分項實施、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目標管理的總體工作方法,堅持目標為導向,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改革的執行力,鞏固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促進教育教學穩步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教務處一年工作進行總結,對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提煉、分析,并在下一年工作計劃中予以解決。

1、專業建設

1.1開展專業標準建設

2019年教務處以項目立項方式推動生物工程、工業設計、物流管理、軟件工程四個第一批模塊化改革專業推進模塊化標準建設。各專業對標專業認證標準和國家專業建設質量標準,突出模塊化教學改革理念,在前期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塊化改革的基礎上,有機融合先進理念和現有標準,精心設計指標體系、小心求證標準閾值,在標準體系構建等方面均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各專業均已完成標準構建的基本內容,前期調研論證充分,標準體系構建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已經明確,并且充分體現了應用型特征。各專業正在對標準體系的各組成部分進行整合和優化,預計將在年底前提交專業模塊化標準建設中期研究報告。

1.2優化專業布局

教育部“一流專業”申報評選是我校新一輪發展的重大契機,在學校高度重視,全校上下通力配合下,教務處積極整合資源,及時互通信息,通過分類處理、重點推進等有效方式,積極推動我校各專業申報和建設一流專業。根據目前得到的各種信息綜合判斷,我校預計有5個專業可以進入國家一流專業,其余11個專業進入省級一流專業。

2019年教務處密切配合各學院,圍繞合肥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分析研判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主動對接地方經濟和產業結構,及時增加社會急需專業,調整與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專業。2018年積極申報并獲批“供應鏈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4個新專業,2019年已申報“會展經濟與管理”、“智能科學與技術”、“生產制造技術(雙元制)”、“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及“文創藝術設計”等5個目錄外新專業。對于現有傳統專業,從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入手,依據應用性導向分批進行改造;對因產業結構調整引致的社會需求量減少的專業,采取減少招生數量、暫停招生等措施分別建立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截止2019年,共停招普通本科專業10[1]

教務處注重圍繞地方需要積極培育特色專業優勢專業,打造優勢專業和專業集群,通過整合資源,鼓勵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先進制造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積極申報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領基地項目,目前已成功推薦并渴望獲批三個專業為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領基地。

1.3加強新工科和特色專業建設

2019年教務處積極支持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先進制造工程等學院的6-7個專業參與專業認證,同時支持經濟與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參加專業評估。通過對標各專業認證標準和各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設置結構性優化等方面給予各專業大力支持,在圍繞區域產業結構升級更新的趨勢下,積極為各專業調整和優化專業方向出謀劃策。

“以模塊池為載體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目前以學習借鑒國內外高校應用型、個性化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以及充分調研凝練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所需要的專業核心能力及跨界整合能力為階段性主要任務。同時教務處積極申請改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為下一步模塊池建立和良性運轉創造條件。

“雙元制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在新工科專業中的應用研究”項目已扎實深入推進四年。目前為止,“雙元制”大陸班在人才培養路徑和方案設計、課程體系構建、師資力量配備、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以及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等各個方面均進行了大膽嘗試,培養目標協同確定、培養方案協同設計、培養過程協同實施、考核方式協同評定的“四個協同”的長期合作機制業已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元制”高等教育模式初顯成效。

1.4建設產業學院

建設產業學院,是我校產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創新思路,教務處積極謀劃,配合各學院做好產業學院建設工作。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和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有長期合作的歷史,已申報成功安徽省重大科技專項,共同開展項目攻關。在人才培養上2019年教務處王處長帶隊,前往老鄉雞進行洽談合作,初步達成共建產業學院意向。此外,教務處還建議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培育其他產業學院,如其與安徽柏兆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已共建合肥市烘焙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建有省級校企實踐教育基地,共同指導學生參加大賽,多次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360公司合作范圍廣泛,校企實踐教育成果豐碩,目前產業學院的籌建也正在積極洽談中。此外,該學院與中科大國禎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雙方聯合成立并共建安徽省工程技術中心,校企聯合育人成果豐碩,有望在校企實踐基地基礎上拓展進一步合作空間,向產業學院方向邁進。

2、課程資源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

2.1 多措并舉著力推進“一流課程”建設

首先加大資金投入,為廣大教師實施課程改革提供重要的資金、技術支持和課程建設咨詢服務。順利實施“2019年合肥學院線上和線下開放課程制作服務商庫入圍遴選項目采購”招標,3家實力雄厚和各具比較優勢的企業中標,通過開展2場宣講會,讓企業和我校70名教師結成緊密聯系,開展11有針對性課程建設輔導和培優工作。

其次,以項目推動方式提高廣大教師參與課程建設熱情。2019年度將我校校本課程納入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經過專家評選,共產生校本課程項目58項,培育項目70項。成功申報省級質量工程MOOC項目7項,精品線下課程6項,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

2019年我校共申報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項,打造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線下精品開放課程13門。已有近百個實驗微視頻在我校網絡教學平臺上上線運行,有效開展輔助教學。

2019下半年,教務處圍繞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建設目標,積極規劃力爭盡快出臺一流課程推進計劃,努力從制度層面給予課程建設更多有效支持,同時在資源配置上,給予三大金課建設更多支持,鼓勵更多優秀教師、專業帶頭人和高層次人才精心上好課,依托現代信息化手段,努力沖擊國家級一流課程。

2.2 深入推進思政課程建設

2019年將課程思政納入學校教師教學競賽體系,通過競賽以點帶面,要求全體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落實課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并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納入教師職稱晉升和教學質量考核體系。

緊緊依靠思政課教師自身優勢,通過“結對子”等方式,鼓勵和引導思政課老師深入二級學院教師中間,目前已有21名教師深入11個二級學院教師中間,言傳身教、解疑釋惑,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不僅如此,還將課程思政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全過程,所有課程的模塊描述均要明確課程思政目標,通過專業案例,在潛移默化中突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此外,開設《廉潔教育課》,打造百余門中國特色公選課課程,培養學生廉潔品質、弘揚中國精神。積極推進易班工作建設,打造智慧思政。

2.3教育教學改革

2.3.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結合專業認證和專業評估的實際需求,在保持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鮮明特色的基礎上,對標專業認證標準和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同時參考行業標準的最新變化,組織各專業對2019年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

針對申報國家級一流專業的各個專業,除了依據專業國標和行業標準之外,重點依據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標準,作為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的主要依據。這一修訂方案既突出了各專業的特質性因素,又對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的共性因素進行了固化和表述。

針對本年度新獲批的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注重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行業產業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德技并修;堅持標準引領,促進特色發展;堅持多方參與,促進產教融合;堅持多方參與,促進產教融合。

針對傳統專業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注重及時調整課程體系設置,以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行業產業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注重與專業認證標準和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保持一致;注重深入貫徹學校教育教學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注重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摒棄人為因素干擾。

此外,還通過走出去深入普通高校、中外合作高校調研,與專家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對人才培養方案未來長期變化趨勢進行深入思考,為學校整體謀劃做好前期準備。

2.3.2深入調研促進我校“雙元制”高等教育改革扎實深入推進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雙元制)專業在我校已有四年的雙元制辦學實踐。四年來,雙元制“大陸班”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質量評估和控制、資源整合等各方面均做出了有意的探索,整體學風優良、教學效果良好。目前在校生共計94人,其中1621人,1725人,1826人,1922人。16級有6名學生于2018年赴德國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學習,假期在德國漢諾威大陸馬牌輪胎公司總部實習,15人在合肥學院及大陸馬牌輪胎公司合肥工廠實習。17級同學有6名學生于20198月赴德國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和德國漢諾威大陸公司總部進行學習與實訓。1819級學生均在合肥學院進行基礎專業課程的學習。

為更好的將雙元制高等教育在我校扎實落地、示范推廣,由劉建中副書記帶隊,教務處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大陸班調研學習,聽取學院領導、項目組老師和各方意見,收集大量信息。調研中發現,受主客觀各種因素的制約,“雙元制大陸班”辦學中存在人才需求和聯合培養之間存在脫節、協調溝通不暢、合作深入程度不夠、人財物各項資源供給不足、辦學的特殊性與學校規章制度存在沖突,以及學生學習壓力大等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要在學校層面釋放制度紅利來解決。調研組針對上述問題,也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意見和措施,具體包括:項目運行機制設計上需要補充完善、引進具有留德背景的專業人才、在全校范圍內給予資源的支持和傾斜、提高學生自主選擇程度拓寬學生就業道路、配備校企合作專門協調人員、深入學習透徹理解雙元制高等教育。

2.3.3推進模塊化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

模塊化課程改革一直是我校教學改革重中之重的工作。教務處今年投入巨大精力和人力,在全校范圍內實施了模塊化講義的撰寫、提交和篩選工作。自20197月開始,先后下發3次正式通知,組織近20位校內專家,調動全校47個專業,分兩批對所有專業實施模塊化教材提交的全覆蓋。

首批21個專業是在各系部上報講義中,經專家評審選拔出來的,總體質量較高,體現模塊化教改特色程度較明顯,這些講義經過兩輪打磨,于8月底之前全部定稿并印刷成冊,648本講義統一放置在中德成果展廳展出。我校其余26個專業的752本模塊化講義也于9月中旬完成定稿和提交工作,教務處在系部初審基礎上,再次組織專家對講義進行了形式審查和成績評定的審核。總體結果并未發現評定等級不合格現象。

教材建設是專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模塊化課程教材和講義建設是突出體現我校模塊化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的載體,是模塊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和教學質量管控的基本保證。在前期模塊化講義全覆蓋提交完成的基礎上,教務處以項目申報為抓手,以教材建設制度規范為準繩,充分發揮二級學院在模塊化教材規劃、選題、指導、推薦等方面的主動性,共立項校級模塊化教材建設項目30項。對現有已成稿的模塊化教材,教務處積極聯系,協調處理出版事宜。目前,已有能源與材料化工學院趙娣芳老師、城市建設與交通學院董吉武老師的2本教材計劃出版。

2.3.4認真做好各級質量工程申報工作

密切跟蹤安徽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關切問題,并將其與我校教育教學改革重大問題聯系在一起,認真制定本年度我校質量工程項目申報指南。進一步嚴格校級質量工程項目評審過程管理。2019年校級項目共立項模塊化教材30項,教學名師、教壇新秀11項,高水平教學團隊8項,教學研究項目87項,教學成果獎17項,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4項,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項。

2019我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共申報64項,公示60項,公示率93.8%。其中,競賽轉評成果獎申報3項,公示1項,公示率33.3%MOOC項目申報7項,公示6項,公示率85.7%。其余各類項目公示率100%

3、重大實踐教學改革項目實施

3.1“卓越計劃”實施

繼續圍繞“卓越計劃”通用標準和專門要求做好相關工作。2019年,協助相關專業和部門重點做好土木工程等8個專業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并為小學教育即將開始的專業認證提供支持和幫助。

按照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實施意見,結合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建立高校和行業、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引領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制與模式改革,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能力,針對“六卓越一拔尖”相關學科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在促進2018年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的基礎上,按照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要求,2019年提交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經濟與管理學院成功申報校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立項1項。

繼續進行國家級“卓越計劃”的實施,20197月,學校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自動化專業卓越班畢業人數分別為34303522人,通過審核,為該屆卓越班畢業生制作發放合肥學院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證書。

3.2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

進行2018年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合肥學院安徽新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成立了以兩單位主要領導為負責人的校企合作組織管理機構,全面領導、組織、實施合作基地人才培養的各項工作,不斷探索和完善實踐教育基地運行模式和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合作企業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資源優勢,落實機械類專業人才的企業培養方案,本年度,完成30名學生的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6名機械類專業畢業生在該企業就業。同時多名教師與合作共建企業達成了初步的科研合作意向。

進行2019年校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的立項工作,立項建設4項:合肥學院大陸馬牌輪胎(中國) 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學院深圳市訊方技術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華安期貨校區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學院安徽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實踐教育基地,并依據省教育廳申報工作要求,推薦2項(合肥學院大陸馬牌輪胎(中國) 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學院深圳市訊方技術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參加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的評選。

3.3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

認真研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申報及建設要求,進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申報工作,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2019年度建設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龐氏騙局模擬仿真實驗和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檢測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推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VR虛擬現實結算實訓系統的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能力、生存能力、反應能力、抗壓能力等綜合能力為重點,將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VR)與相關專業融合,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

4、教育教學和教務管理信息化

4.1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利用“合肥學院在線學習平臺”等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通”等手機APP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實現課外閱讀、個性化拓展、在線互動答疑、社交學習等,實現個性化學習。截止目前,“合肥學院在線學習平臺”自建并用于輔助教學的課程1023門, 2019年輔助教學的課程有386門。借助該平臺,教師能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方式與方法,適時創新課堂教學手段與方法,通過簡單易用的課程設計模塊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學生可在多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按需參與教學活動;而教學管理者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掌握教學動態并為教改提供支持。

自建有實驗微視頻106個。校本特色實驗微視頻建設旨在規范實驗操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維護我校師生實驗安全。

積極推廣智慧教學系統,2019年培訓共計6場次,培訓教師達700多人次。拓寬了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途徑和應用手段,目前已被部分教師運用于信息化教學中,并且效果良好。加快精品網絡課程及智慧課堂的建設,實現本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數字化及永久保存。

2019年還舉辦了“首屆合肥學院信息化教學競賽”。本次比賽覆蓋面廣,所有授課教師參加比賽,提供教師互相交流、共同提升的機會,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通過信息化教學找到解決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方法,創新改革以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與能力。

4.2加強教務管理信息化

正方教務系統是我校教學運行的核心系統,該系統事務驅動的業務流程升級及拓展應用項目本年度完成安裝部署。該項目于20193月初完成硬件部署, 軟件系統部署也于201910月初完成,之后由于二級學院變動導致底層基礎數據需要重新構建,歷史數據遷移等工作也需同期完成,受此影響,新的正方教務管理系統預計下學期將逐步上線運行。

此外,為方便學生獲取成績單、在讀證明等需要,教務處申請購買的六臺自助打印設備業已到貨,即將在兩個校區部署完成。

5、實踐教學

5.1完善實驗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和建立實習質量標準

根據學校發展要求,結合學校二級學院的設置,開展調研工作,研究實驗實習實踐教學環節相關規定的修訂需求,完成《合肥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工作規程》(討論稿),已提交各二級學選進行討論,將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修訂。初步完成《合肥學院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討論稿)。

為深入推動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參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相關規定,通過調研,撰寫了《行業企業指導教師參與合肥學院教學工作職稱聘任的辦法》(試行),按照專業技術職稱、專業資格、工作崗位等要素,進行了參與學校教學環節的校外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工程技術人員、高級管理人員、高技能人才)的職稱等級認定劃分,并將《行業企業指導教師參與合肥學院教學工作職稱聘任的辦法》(試行)交至學校人事部門。

5.2實驗教學

強化學生實驗預習管理,提高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比例,2019年度學校共開設實驗項目2326,其中設計性實驗583項,綜合性實驗571項,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占比為49.6%

5.3畢業論文工作

制定2019屆本科生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安排,根據《合肥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盲審辦法(試行)》要求,2019年首次在學校開展本科畢設計(論文)盲審工作。設計“合肥學院本科畢設計(論文)盲審抽查系統”并投入運行,各專業按照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列表,隨機抽查5%進入盲審,學校各專業均按照要求,組織外校專家進行盲審,完成2019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盲審224人次,盲審結果總體反映良好。

同時,為了杜絕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論文等不良現象和不端行為的發生,各系根據本專業特點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計劃,進行畢業設計(論文)重復性檢測工作,完成2019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查重4415人次,查重覆蓋率為100%2019屆本科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一人一題率100%,結合社會經濟和生產一線實際需求,“真題真做”率為74.1%

5.4實習基地建設

大力整合社會資源,加強統籌,在各系分散建立各類基地的同時,建立面向多專業跨學科的校級綜合性產學研合作及實習基地,2019年度簽約建立安徽白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意德麗塔水晶玻璃有限公司、深圳市聯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達爾智能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數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6個校外實習、實踐、實訓基地。進一步加強了學校對外教育、科技、文化、經濟合作交流的平臺建設,各專業將積極完善實習基地的運行與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實習標準。

完成2019畢業實習相關工作安排,實習檢查,成績評定等工作。完成2017級本科認知實習相關工作安排,實習檢查,成績評定等工作。

5.5第二課堂工作

落實在指導第二課堂學科和技能競賽教師的獎勵,根據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大學生學科和技能競賽管理暫行辦法》文件精神,依據《安徽省大學生學科和技能競賽部分AB類項目列表》(2017版)及《合肥學院第二課堂指導教師獎勵辦法》文件,經過系部申報,第二課堂評獎小組(教務處、學生處、團委、人事處、科研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等)評定,確認2018年度第二課堂學科和技能競賽697項獲獎項目,并對指導教師進行獎勵,獎勵金額為66.07萬元。

推動本年度第二課堂學科和技能競賽工作,協助進行部分重要的學科技能競賽組織安排,推動學科技能競賽向高水平方向發展,進一步完善學科和技能競賽指導團隊建設。截止20191120日初步統計數,已取得581項省市級以上賽事獎項,其中包括第五屆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CCPC2019)總決賽銀獎、2019年第十四屆“恩智浦”杯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2019年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2019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亞軍、第十二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尺規繪圖一等獎、2019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D類)一等獎、2019年第十三屆“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全國決賽二等獎、TI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暨安徽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正大杯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國家級二等獎等高水平學科技能競賽獎項。

5.6完善學校各類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為了全面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培養質量,進一步確立和完善本科學士學位授予的質量控制體系,不斷增強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評閱的嚴肅性、公正性、規范性,根據《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4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厲查處高等學校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通知》(教督廳函〔2018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20195月制定了《合肥學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盲審辦法(試行)》,并首次在學校開展本科畢設計(論文)盲審工作。

6、實驗室建設及信息化管理

6.1實驗室建設

根據市財政局通知及學校財務預算安排,完成2019年度合肥市財政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申報、論證等工作。

根據省級財政預算審批結果,使用2018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250.00萬元,完成“先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的執行工作,包括設備進口論證、審批及招投標等。目前項目資金已完成支付。

根據學校資金安排情況,使用2018年度結余資金369.13萬元,完成“生物工程與技術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基礎實驗室”、“氣動傳動及控制實驗室”和“經濟專業工程實訓中心”四個項目的立項、審批和執行工作,包括進口論證、審批及招投標等。目前項目資金已完成支付。

完成合肥學院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2019-2021年實驗室建設規劃;完成我校2020年省市部門實驗室建設預算及2020-2022年三年實驗室建設項目滾動規劃(預算項目庫)編制工作。

持續推進產教融合項目實施工作。根據省、市財政預算審批和資金到賬情況,積極開展3000萬元設備購置執行方案的細化工作,并配合公共事務與國有資產管理處開展預采購工作。

6.2實驗室信息化管理

結合學校二級學院的設置,開展二級學院實驗室分布調整調研工作,為下一步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開展20172018年度立項建設的教學實驗室績效數據統計,本年度組織進行5次教學實驗室專項檢查,統一印制并發放實驗室工作日志250本,推動教學實驗室日常管理及運行。

完成2018-2019年度高校實驗室信息數據統計及評估數據統計上報工作。

6.3實驗室安全工作

根據各學期教學工作的開展,進行教學實驗室每學期三階段常規安全檢查,針對學期初,重點檢查實驗室安全準備工作、學期中,重點檢查教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檢查梳理實驗室安全隱患并加以整改,學期末,重點檢查后續假期的實驗室安全安排工作。

同時,按照公安部門和教育廳的要求,開展教學實驗室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根據《國務院安委會2019年下半年重點動作任務落實分工方案》要求,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安全檢查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19]1號)、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2019年度高等學校教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的通知》的精神,9月開展2019年度合肥學院教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認真落實各項檢查內容,進行學校檢查和學院自查。927日,省教育廳委派合肥師范學院檢查專家組來我校,進行教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項檢查,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走訪、意見反饋等環節,專家組充分肯定我校在教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成績。對實驗室人員配置、廢棄物處置、安全教育宣傳及培訓等進一步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2019年度,學校教學實驗室無安全責任事故。

7、招生錄取

7.1 圍繞合肥大學建設,科學調整招生計劃

對照《普通本科學校更名大學辦學條件表》要求,進一步提高生源質量,調整生源結構,擴大學校影響力,新增貴州省招生省份,四年一貫制招生計劃減少80個,對口招生計劃在2018年減招100的基礎上繼續減招100個,與各學院多輪溝通合理編制安排2019年招生計劃數3300個,形成“普通本科專業、中外合作、四年一貫制、對口、專升本”的多批次、多種類的生源結構。

7.2 創新招生宣傳思路,協調開展招生宣傳

2019年學校高度重視招生宣傳工作,按照學校領導的要求,積極謀劃、創新形式、精心組織,制定并經招生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合肥學院2019年招生系列宣傳活動實施方案》,圍繞方案,編制招生宣傳畫報冊、招生簡章及大海報等各類招生宣傳材料共計6萬余冊/份,并向省內外一千多所高中寄送;制定招生宣傳工作手冊,根據學校發展提煉學校宣傳亮點和統一宣傳口徑,遴選認真負責的38個專業教師組成宣傳隊伍,對所有參加招生宣傳工作的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先后參加了省考試院組織的官方招生咨詢會,有目的有方向地安排18條進中學線路進入79所中學招生宣傳活動,積極配合各學院推進優質生源基地中學建設及招生宣傳活動,參加教育部、安徽省等省市教育廳的高招咨詢網站在線咨詢活動,微信公眾平臺推送招生宣傳信息,增設6臺招生咨詢熱線電話,安排專人負責電話咨詢,高考志愿填報及錄取期間共接待電話咨詢近4千個,切實推進和加強招生宣傳工作。

在今年的招生宣傳工作中,招生部門既傳承以往好的做法和舉措,又注重結合互聯網所特有的隨時訪問、雙向實時交互的優點,探索新辦法。除了充分利用本科招生官方網站等傳統的信息窗口外,通過陽光高考平臺(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制定平臺)、安徽等省市教育廳的高招咨詢網站的在線咨詢活動網絡平臺和微信公眾號互動平臺,與考生實現“面對面”交流和溝通,回復考生及家長各類問題咨詢近4000條,組織各學院已完成38個專業的專業簡短動態PPT的制作;完成全部專業的專業解讀拍攝工作,已上線7個,其他專業正在剪輯過程中。

7.3 依據各省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圓滿完成招生錄取

根據各省投檔時間,完成在各省的藝術類及普通本科網上招生錄取工作;通過制定網上招生錄取方案,深入學習貫徹國家、省、學校三級文件精神,嚴肅錄取紀律,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圓滿完成2019年網上招生錄取工作。

2019年學校面向23個省市自治區分35個招生批次實際錄取3300人,其中省外實際錄取757人(含2個高水平;100個藝術);省內實際錄取2543(含120個四年一貫制;40個國家專項;70個地方專項;100個藝術;75個對口;100個專升本;2個高水平)。

綜合分析省外各省份錄取情況,天津、河北、山西、黑龍江、內蒙古、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廣東、重慶、陜西、貴州21省(市、自治區)均為第一志愿報考錄取,通過近三年的省外投檔分數線綜合分析,多數省份錄取分數線與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線分差在逐年減少,對于本科批次合并的省份,與本科線分差在呈逐年上升的態勢。

省內一本理科普通錄取1327人,投檔最低分510分,高出一本控制線14分,投檔最高分543,錄取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一本文科普通錄取667人,投檔最低分561分,高出一本控制線11分,最高分為573,錄取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一本理科中外錄取22人,投檔最低分500分,高出一本控制線4分;一本文科中外錄取20人,投檔最低分552分,高出一本控制線2分。

7.4 精心部署、組織對口、專升本招生報名、考試和錄取工作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安徽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精神,并且根據安徽省教育廳文件精神,2019年我校“對口招生”專業為學前教育(師范)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升本”招生專業為學前教育(師范)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務處對考試各環節工作進行周密細致的部署,同時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任務和崗位責任,招生辦在監察處全程監督下完成了符合免試錄取條件考生的面試、考試組織、招生錄取等各項工作,密切配合嚴格程序確保了招考工作“零失誤” 。“對口”學前教育(師范)專業錄取人數為35人,“對口”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人數為40人;“專升本”學前教育(師范)專業錄取人數為50人,“專升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人數為50人。

7.5 加強招生對于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的聯動作用

1)結合專業需求度,動態調整招生專業

經教育部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和學校專業發展規劃,對現有專業進行統籌分析管理,動態調整招生專業,暫停6個本科專業和專科專業招生,新增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5個招生專業。

2)根據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科學合理設置選考科目奠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生源基礎

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的通知》(教學廳〔20181號)》的文件精神,科學合理設置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代表專業對生源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影響和體現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3)利用信息化手段,統計分析招生數據為學校專業設置提供決策支持

分析總結招生數據(如各省各專業錄取分數(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專業志愿率、專業服從率、報到率),為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規劃和建設、新專業申報、專業論證和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8、依據教學需要,推進教室改造項目

8.1深入研究智慧教室的建設

20195月,為鼓勵教師熟悉教學環境,積極利用智慧教室進行教學,教務處又組織了一次全校教師的業務培訓,并鼓勵廣大教師嘗試智慧教學。經統計,2019年度,共有4個教學單位5名教師利用智慧教室進行教學。

2019年度4月、9月,施特拉松德國孔子學院春令營、夏令營來我校交流,中文的教學活動均安排在智慧教室進行。

20195月,合肥學院第10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安排在智慧教室進行,教務處利用網絡在校園內進行了直播。

此外、本年度智慧教室還承接了我校教師職稱評定的現場教學評價、人才引進教學試講考核等相關任務。

鑒于目前利用智慧教室進行教學教師數量不多,智慧化程度還不夠,下一步將考慮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制定相應的智慧教學規范。

8.2多媒體教室的改造項目

2019年度教務處積極申報項目,對一些陳舊多媒體設備進行更換,為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教務處工作人員利用節假日及下班時間更換設備,經統計本年度更換27臺投影機,更換多媒體教室中控15套;更換多媒體教室電腦97套。

我校現有多媒體教室141間,其中95間是20129月之前建設,這95間的使用時間已滿7年,由于高負荷的運轉,很多設備的使用效果不佳,雖經多次維修但收效甚少,針對即將達到報廢年限的多媒體設備,教務處計劃于20203月前制定設備更新及項目申報預案。同時計劃增加每年的日常維護預算,預備充足的備件。

經統計我校2018年度普通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共同承擔教學任務3301門次,其中多媒體教室承擔了教學任務2717門次,比例達82%。在保證課堂教學的同時,多媒體教室還承擔了例如學生社團活動、企業進校招聘活動等,平均每學期達800次。現統計教室的多媒體設備使用率,按平均每天6節課,每周5天,每學期18周的滿負荷運轉,我校共有多媒體教室141間,經統計2018年度共有68間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率在80%以上(還不包括學生社團活動、企業進校招聘活動),可以說我校大部分的多媒體教室設備的使用率非常高。(此項數據待12底更新)

9、制度建設和業務培訓

9.1積極調研,啟動《2019年教學管理文件匯編》編印工作

教務處結合主題教育工作計劃,在學校內設機構調整后,對二級學院進行實地走訪,調研,依據“放管服”原則和調研重點,對現有教學管理制度進行征詢意見,為《2019年教學管理文件匯編》編印工作做好充足準備。

9.2加強系部教務管理人員業務培訓

2019年上半年學期結束前,教務處安排工作人員對新進教務員進行了排課工作的培訓工作。通過學習,相關教務員熟悉了排課的流程及操作規范,保證了教學執行計劃的順利安排。201911月,結合第二次教學工作例會,對教學副院長進行了教學管理文件的培訓工作。

10、做好常規教學工作

10.1維護日常教學工作,完成全校課表編排和教室調度與管理

教務處(教務科)按照既定工作計劃,穩步推進常規教學運行,也為我校教學改革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教務科工作人員在保證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合理地調配教學資源,悉心為廣大師生服務。截至201911月底共安排了1500余項的教室借用,主要用于我校學生正當的社團活動、班會、培訓、企業招聘活動及一些教師的零時性教學活動。

10.2規范學籍管理工作。

及時做好學生學業中各類申請的處理,20192月新學期開學后啟動下一學期學生轉專業工作, 20199月處理留級等學籍處理。學生申請退學工作擬在期初、期中和期末各處理一次。嚴格執行教學管理文件的要求審核其材料,及時辦理學生緩考、免修、重修、補修等。按時按規做好了學生的學籍及學業申請處理,經統計截至201911月共辦理各類學籍處理文件,其中轉專業201人,退學42人,留級135人,學業中各類申請(緩考、免修、重修、補修)800余次。

10.3考試管理工作。

保質保量地完成下一年度包括各類型考試的組織及實施工作;組織實施一年兩次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工作。以及學校交辦的國家公務員等其他社會考試。順利完成各項常規考試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各類型考試的組織及實施工作,其中20196月組織完成了約8000人參加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工作;在安排好本校學生的考試之外,積極響應服務于社會的政策,根據學校的統一布置,組織實施了《省二級建造師》、《市直事業單位招聘》、《教師資格》、《省直公務員招聘》等考試,考場總數335個,人數達1萬余人

本學期期末階段的四六級考試及期末考試正在統計安排中。

10.4教學服務保障工作

10.4.1完成各教學單位報的教材進行審核、匯總,向為我校提供教材服務的供貨商發教材征訂單,督促其務必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履行職責。每個學期結束前完成下一學期各教學單位報的教材進行審核、匯總,向為我校提供教材服務的供貨商發下一學期教材征訂單,督促其務必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履行職責,開學階段與校圖書館相關人員一同檢查教材的到庫及發放情況。2019年暑期,與校公管處、圖書館共同制定了教材招標文件及評分標準,完成了我校2019-2020年度學生教材的招標工作。并在學校統一安排下,與校公管處、圖書館共同制定了我校學生教材發放及結算新的工作流程,并于20199月起正式實施。下一學期的教材征訂計劃工作正在進行中。

10.4.2多媒體服務外包招標工作及教室設施的維保巡查工作

協助校公管處對多媒體教室在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外包服務招標工作。對中標的公司、制定服務條例,進行監督,規范化管理。制定方案并督促多媒體維保團隊制定嚴格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規范并嚴格執行。做好期初、期中及期末三段的設備大檢查及維修工作,每個月下旬對所有的多媒體設備進行集中除塵清理。利用多媒體教室管理軟件完善現有設備的使用信息統計工作。

本年度對全校141間多媒體的所有設備進行檢查及維修,更換投影幕布19張,電腦維修和重新安裝軟件17臺,更換投影設備32臺,更換功放設備5套,應相關教師要求安裝專業軟件5次。通過QQ群、網絡電話及現場解決等方式及時處理相關教師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277次;安排人員完成學校指派的其他的諸如教師職稱考評、教師選聘、校外考試等事項的技術保障工作11次。

10.5 協調統籌安排,細致高效做好院領導班子年度發展考核工作

根據學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工作要求,教務處牽頭負責發展考核部分。教務處制定了發展考核工作工作要求及具體進度安排。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組織專家進行審閱,且經相關部門多輪碰頭、梳理、提煉和修改后,形成充分體現學校發展成果和實力的發展考核對照說明和具體檔案,經省委考核組實地考核,2018年度我校領導班子綜合考核等次為“優秀”,這也是學校連續第四次榮獲“優秀”等次。

10.6做好“輔修”“第二校園”管理工作

做好輔修教學管理工作,包括在校生確認、繳費、注冊及教學管理工作;繼續推進“第二校園經歷”校際交流工作。



[1] 2019年停招生物技術、公共事業管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秘書學、工程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應用心理學、朝鮮語、漢語國際教育共10個普通本科專業。


大发888城亚洲游戏| 大发888游戏平台 46| 百家乐官网是否有路子| 汇丰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庄闲和概率| A8百家乐娱乐平台| 沙龙开户| 属狗与属龙做生意好吗| 百家乐群1188999| 皇冠开户娱乐网| 百家乐存在千术吗| 百家乐官网揽子打法| 斗地主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必赢技巧| 蓝盾百家乐官网庄家利润分| 大发888娱乐城可靠吗| 百家乐压钱技巧| 百家乐官网赌场策略大全| 菲律宾太阳城88| 在线百家乐合作| 百家乐官网群html| 大发888娱乐官方下载| 澳门百家乐哪家信誉最好| 金公主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菲比国际娱乐| 德州扑克怎么分钱| 百家乐官网真钱送彩金| 上海玩百家乐算不算违法| 澳门百家乐官网有限公司| 大富豪棋牌游戏下载| 大连百家乐食品| 皇家百家乐出租平台| 电子百家乐官网打法| 百家乐官网合理的投注法| 百家乐官网注码调整| 澳门百家乐官网投注法| 水果机技巧规律| 网上百家乐软件大全酷| 多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信丰县| 大发888真钱娱乐 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