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网-真人游戏官网

2021~2022學年第2期 總第92期

發布者:教務處處辦發布時間:2023-01-03瀏覽次數:177

教務處2021年工作總結

一、專業建設

1.積極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和申報

大力推動學校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內涵式發展。依據相關文件,明確了已獲批的26個(國家級6個、省級20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建設思路、任務和目標,各項工作進展有序。群策群力完成2021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信息采集表填報,組織各申報專業開展多輪評審和工作匯報,已推薦物流管理、工業設計和自動化等9個專業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時推薦金融學、產品設計和漢語言文學3個專業申報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逐步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最新文件精神,按照《合肥學院基層教學系部工作規程》(院教字〔2020〕17號)要求,教師積極參加了所在部門基層教學組織的各項活動。以項目建設強化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組織各項目建設單位和項目負責人,完成2020年度獲批的5項省級示范基層教學組織(教研室)和67項省級教學示范課的項目任務書提交,并且開展相關建設工作。

2020年度安徽省教育廳開展“雙基”標準化建設和示范創建活動中,我校有7個基層教學組織自查不合格。2021年7月教務處組織相關部門,針對自查不合格的基層教學組織開展了合格性檢查,確保在新一輪省級“雙基”檢查中順利通過,并力爭省級示范。對其余42個合格基層教學組織,實施“雙基”標準化建設檢查工作,對標省教育廳“雙基”建設標準,選樹一批先進基層教學組織作為校內示范,著力消除基層教學組織發展不平衡問題,努力加強全校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水平,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基層教學組織體系,為各項教學工作的有效落實提供組織保障。

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虛擬教研室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1〕10號)通知相關要求,我校組織開展虛擬教研室申報工作,教務處組織校外專家評審,推薦物流管理教研室參加省級遴選。

二、課程資源建設

1.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工作

根據《合肥學院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組織各單位持續推進學習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深刻領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點”,對標2021年學校教育教學發展重點任務清單,積極落實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重點工作任務,以更高的站位深入推進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組織全體教師參加課程思政培訓班以及線上培訓,全年共推送“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等課程思政線上學習材料30余篇,組織全校師生認真學習《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共計495位教師參加學習并取得結業證書,同時推薦李春娟、汪彩梅兩位教師申報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

以項目帶動課程思政建設,積極組織學校教師申報課程思政類教育教研項目,本年度推薦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示范中心1項,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0門。校級本科質量工程中,增設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項目,更好地提升教師整體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為激發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教務處舉辦了第二屆課程思政教學大賽,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推廣課程思政授課經驗,進一步推進我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積極組織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和申報

大力推動我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依據相關文件,明確了2020年度獲批的3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思路和目標。通過宣傳動員、報名征集并初步篩選后,全校共計39門課程進入一流課程申報培育計劃。教務處走進二級學院開展輔導培訓3輪,就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與申報進行專業解答,通過多種途徑將外校的優秀課程信息轉發給教師進行觀摩學習。學校共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5輪一流課程申報培訓,教務處邀請校外專家組織評審,推薦21門課程參加省級一流本科課程遴選。目前我校7門課程獲省教育廳推薦,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組織教師申報省級課程類建設項目,促進優質課程資源建設,共推薦19門課程建設類項目申報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圍繞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要求,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培育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校內課程庫。

三、教育教學改革

1.推進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

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組織各項目建設單位和項目負責人,完成2020年度立項的127項省級和144項校級質量工程項目任務書提交。同時開展新一輪省級和校級質量工程項目年度檢查驗收工作,其中驗收70項、中檢162項。隨同項目檢查驗收,完成了各級質量工程項目2021年度建設經費撥付,共計撥付建設經費約823萬元,涉及約15種類型473個在研項目。積極組織申報本年度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經教學單位推薦,教務處組織校外專家評審,共遴選102項申報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其中提升專業服務十大新興產業項目1項、傳統專業改造提升項目2項、“四新”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4項、課程建設類項目19項,一流教材3項,一流師資11項、實驗實訓與實踐教學項目6項、課程思政建設示范中心1項、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0項、教學研究項目34項、教學成果獎7項、產業學院4項。

2.積極推進新工科、新文科項目建設和申報

依據相關文件要求,完成了我校立項的第二批國家級新工科項目《應用型高校新工科專業“模塊化課程池”建設的實踐研究》中期檢查任務,并按任務書要求組織校內委托項目的中期檢查工作。根據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廳相關文件要求,組織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申報工作,經校外專家評審,由經濟與管理學院、語言文化與傳媒學院等4個部門申報省級新文科項目獲學校推薦,最終經濟與管理學院陳江華教授主持的《借鑒德國先進教學理念  改造提升經濟工程專業實踐研究》項目獲首批國家級文科立項。

3.開展“雙元制”高等教育

立足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學校充分發揮與德國高校長期合作的優勢,面向合肥市重點產業鏈企業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緊盯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積極推進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并共同實施,與國外高校及世界500強企業合作,持續推進“雙元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先后與大眾集團、大陸集團、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聯盟(DHIK)、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等企業開展“雙元制”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進雙元制“大眾班”“大陸班”“軌道班”“精工班”“歐綠保班”建設,積極穩妥推進信息與計算科學雙元制中德合作專業建設。制定《合肥學院“雙元制”高等教育實施方案》,促進教育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實現產業、專業和就業“三業一體”。

1)大陸班

通過線上宣傳、線下宣講等方式,協調學校相關部門參與2021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雙元制)班(即“大陸班”)組建工作,目前,2021級共招生23名學生。2021屆大陸班畢業生25名學生全部優質就業,其中8同學進入大陸集團工作。4月23日,參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來合肥學院考察調研大陸班工作。

2)大眾班

7月16日,合肥學院和大眾安徽簽署《大眾安徽與合肥學院關于樣板中心現場工程師資質培訓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正推動“樣板中心現場工程師項目”,在校園選拔人才、為選拔出的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在校企合作框架下開展課程及學分置換、共同培訓學生等領域開展合作。

目前,項目已完成學生選拔工作并處于培訓階段,共選拔22名合肥學院的學生,其中,11名在校大四學生,11名已畢業學生。大眾安徽與每位同學(在校大四學生)分別簽訂《大眾安徽樣板中心現場工程師資質培訓項目培訓及費用支持協議》。根據專業、公司需求及個人意愿,參加項目學生分配至相應的專業方向崗位,培訓合格后,將入職大眾安徽,負責研發試制第一款新能源汽車。

3)軌道班

合肥學院和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戰略協議,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黨建共建等方面開展工作。4月,從2018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通信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專業,共選拔21名學生,單獨編班管理,成立第一屆“軌道班”,培養面向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的優秀專業人才,畢業后按照自愿原則入職合肥軌道集團相應崗位工作。

四、教育教學與教務管理信息化

1.推進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正方教務系統的業務流程升級及拓展應用項目本年度完成試用并正式運行。該項目完成軟硬件系統部署,系統各模塊進行試運行并逐步正式啟用。已正式啟用的模塊有:學籍管理、排課管理、選課管理、成績管理、教學評價管理、畢業設計管理、實習實訓管理、畢業管理、師資管理等9個模塊;正在試用并逐步完善的模塊有:教學計劃管理和考務管理,并將教學評價管理和實習實訓管理納入教務系統統一管理,同時優化管理流程,以信息化技術手段服務師生教務、教學過程。

2.整合改版教學信息化平臺

依托安徽省線上教學示范校項目建設契機對“合肥學院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升級改版,依據學校行政調整對平臺數據進行整合,按照學院新的行政架構對平臺進行數據歸類和管理。在平臺開設“課程思政”模塊,通過信息化技術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全過程,加強線上、線下教學深度融合;在平臺上線近百門在線校本課程,加強平臺內容建設,將我校優質教學資源在線服務學生。

3.配合做好教育數據共享建設

按照《合肥學院公共數據管理辦法》文件要求,推進學校數據共享和統一身份認證工作,對教務系統產生的教育數據進行數據共享,以視圖的形式將教務系統的教育數據在線提供給學校數據中心,供學校各業務部門按需求共享使用。以一卡通號作為教師身份ID清洗教務系統師資數據,在教務管理系統層面,支持校統一身份認證工作。

五、實驗室建設及安全管理

1.組織做好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

根據市級財政預算審批情況,使用市財政局預算撥款3900萬元,完成“設計創意產業和建筑與交通工程實驗實訓平臺”產教融合項目的儀器設備論證、執行等工作,已移交公管處實施,包括“基礎保障系統、互聯網線上線下服務中心、云計算服務中心、設計基礎設備、會展綜合實驗實訓中心、軌道交通試驗與測試中心;BIM技術實訓中心;建材技術創新中心;交通工程綜合實訓中心、5G全網綜合實訓平臺、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室升級改建、微波技術實驗室升級擴建、通信原理實驗室升級擴建、高頻電路實驗室升級擴建、大數據綜合實訓平臺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大數據采集及預處理實驗室”等;使用市財政局預算撥款1638.01萬元,完成“合肥學院智能制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教育強國項目的儀器設備論證、執行工作,其中236.8萬元的本科教學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第一批)”項目已移交公管處實施。

根據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項目庫,遴選并完成“本科教學實驗室安全建設、生物反應工程實驗室、本科教學實驗室門禁管理系統、化工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大學數學在線考試與發展性評價系統、開放式虛擬仿真教學及資源共享平臺、電子技術綜合創新實驗室、金工實訓設備更新、現代物流與供應鏈工程實訓中心、基于市場法的二手房交易價格評估與測度虛擬仿真平臺、全球商務運營綜合實驗中心、泥塑基礎實訓室、旅游綜合實驗實訓中心、智慧云網絡語言實驗室、智慧融媒體實驗實訓中心、留學生遠程互動教室建設、校園外語聽力考試調頻臺建設、多媒體教室建設”建設項目的申報、立項和執行工作,目前項目正待實施。

根據師范類專業認證要求,完成“師范生職業技能綜合實訓智慧平臺(第一期)”建設項目的申報、立項和執行工作,預算投入43.9萬元,目前已投入運行。

2.積極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

落實中國安徽省與德國下薩克森州共同舉辦“相聚云端 共話未來”高端云訪問活動成果,合肥學院、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及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關于聯合推動在合肥學院設立大眾學院的合作意向書》。采用線上線下方式,組織學校和大眾集團數次洽談合作意向書的各項內容,就“大眾學院”掛牌、建設目標、建設思路、建設內容(“雙元制”高等教育、開發校企合作課程、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打造實習實訓基地、建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建設資質評估和認證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樣板中心現場工程師項目)、管理方式、組織領導等事項基本達成共識。

積極指導籌建軌道交通現代產業學院,2021年4月,合肥學院、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一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和中鐵二十四局集團安徽工程有限公司四方共建“軌道交通現代產業學院”并掛牌,簽訂《合肥學院-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戰略合作協議》,以軌道交通類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群為主體,圍繞合肥軌道產業優勢,全面開展黨工團共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學研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深度合作,構建校企融合,協同育人模式。

組織開展先進制造現代產業學院參加省教育廳、教育部首批現代產業學院立項建設論證工作。

3.本科教學實驗室安全

根據各學期教學工作的開展,完成本科教學實驗室各學期“期初、期中、期末”三階段常規安全檢查。及時更新“實驗室建設與安全管理中心”網站內容,全面展示我校實驗室建設與安全工作進展和成效。   

制定《合肥學院實驗室安全教育與準入制度》,須通過考試,才能進入本科教學實驗室學習。修訂《合肥學院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調整學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學校本科教學實驗室安全督查小組。邀請第三方安全檢測機構對重點學院的本科教學實驗室進行安全隱患檢查并形成書面報告。調研、申報并立項“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系統,將實現對本科教學用的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組織材化學院和生物學院開展實驗室安全建設,總預算投入87.1萬元。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開展本科教學實驗室安全專項檢查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檢查內容。各二級單位自查自糾,認真查找問題,制定、落實整改措施。學校組成檢查組,對各二級單位進行現場檢查根據檢查情況形成自查自糾報告,并上報相關部門完成2020-2021年度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年度報告并上傳系統。

開展“教學實驗室安全月活動”,主要有4項活動:(1)安全教育。編制并分發近4000份《合肥學院實驗室安全手冊》;(2)安全準入。開放“實驗室安全教育與考試系統11個二級學院,3600余名大一新生參加并通過考試;(3)安全宣傳。通過懸掛橫幅和擺放展板等方式普及實驗室安全知識;(4)安全檢查。排查本科教學實驗室特別是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對發現的問題做到責任到人、及時整改。

2021年度,目前學校本科教學實驗室無安全責任事故。

六、實踐教學

1.完善實驗教學體系

提高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比例,本學年開設實驗的專業課程共計430門,學校共開設實驗項目3161項,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占比超50%,實際占52.5%。其中演示性38項占1.2%;驗證性1358占42.9%;綜合性993項占31.4%;設計研究670項占21.1%;其它102項占3.2%。,實驗開出率為100%。為完善實驗教學體系,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制定了《合肥學院實驗項目類型認定辦法(試行)》;為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修訂了《合肥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學科競賽指導教師獎勵辦法》;為加強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修訂了《合肥學院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評選辦法》。

2.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管理

以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實踐性工作為基礎的畢業論文(設計)比例達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體系》中相關的指標要求。經統計,有3360名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共有720名校內指導老師參與指導。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來源分別為院外實習單位583項,社會實踐1720項,科研項目779項,教師自擬278項。實現一人一題,真題真做率達90%以上,2021屆學生100%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相似性檢測,對全校畢業設計(論文)進行盲審,按照5%的比例,共抽查164篇,其中盲審不合格2篇。

組織理工組和文科組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校外專家評審會。從各學院推薦的155篇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中評選出95篇獲獎,其中2021屆畢業生中17位同學的畢業設計(論文)榮獲校級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一等獎;31位同學榮獲校級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二等獎;47位同學榮獲校級本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等獎。修訂了《合肥學院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評選辦法》。

3.完善實習及實習基地建設

1)畢業實習

2021屆共11個學院的3360名同學以不同形式開展了畢業設計(論文)和畢業實習教學工作,在新冠疫情新形式下,各二級學院積極開展調研,主動聯系實習單位,同時開展線上、線下及相結合的畢業實習形式。

2021年3月18日,教務處與先進制造工程學院聯合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式畢業實習試點探索。本次活動由教務處、先進制造工程學院策劃協調,在校外實習基地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合肥哈工龍延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合肥哈工熱氣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畢業實習取得了圓滿成功,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典型畢業實習單位有哈工大機器(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華安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新東方培訓學校有限公司、北京領航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上海史泰博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實習單位。

2)認知實習

2018級認知實習教學工作因2019-2020學年教學安排及疫情的影響暫緩執行。2020-2021學年,各二級學院同時開展了2018級、2019級兩個年級的認知實習教學工作,其中2018級56個專業、2019級50個專業開展了認知實習。結合2021年的疫情防控要求,于2021年8月3日結束認知實習教學活動,同時要求在符合相關地區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二級學院應引導學生于2021年8月8日前有序離開實習單位。

3)實習基地建設

積極開展實習基地建設,2021 年校外實習基地為223個,其中新簽41個實習基地協議。督促協助各學院簽訂實習基地,特別是與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合作基地,建立和完善穩定地校外實習教學基地,促進實現產業、專業和就業“三業一體”。

七、招生錄取

1. 加強招生對于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的聯動作用

在分析研判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主動對接地方經濟和產業結構,及時增加社會急需專業,調整與社會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專業,確定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專業56個,繼續暫停秘書學等9個專業招生,復招網絡工程等4個專業,新增智慧交通、網絡與新媒體2個新專業招生。

根據學校發展需要,統籌考慮更名大學各項指標,取消“四年一貫制、對口”招生,確定2021年招生計劃數為3700人,相比2020年,增加400人。面向23個省份形成“普通本科專業、中外合作、藝術類、專升本”的多批次、多種類的生源結構;在新高考改革文件指導下,依據學校各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科學設置14個試點省份的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2.創新招生宣傳方式

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對于宣傳工作做了統籌部署和具體要求,對照年初校招委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合肥學院2021年招生宣傳工作實施方案》,校招生辦與宣傳部、校團委、文傳學院共建合肥學院招生宣傳新媒體工作室,持續創新招生宣傳方式,多次召開招生宣傳推進會,充分調動二級學院宣傳積極性,成立學院專業宣傳工作機構,實行宣傳關鍵期的周報制和日常宣傳的季報制,壓實宣傳任務。具體宣傳內容如下:

學校層面:

線上:(1)學校招生信息網及時更新各板塊內容,開設在線留言板,同時通過招生辦微信公眾號平臺留言板塊回復考生咨詢,共回答考生留言近500條;(2)招生辦與宣傳部、校團委、文傳學院共建合肥學院招生宣傳新媒體工作室,三大微信公眾號平臺通力合作,在招生宣傳季陸續發布學校宣傳視頻2部及招生政策、招生宣傳活動安排、專業簡介(含新專業、國家一流專業)等系列主題推送40余篇;(3)依托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官方平臺,發布和推送學校和招生政策信息,單條推送最高閱讀量達5萬;(4)以線上直播和在線互動的方式開展了5場招生政策宣講,累計超3萬名考生和家長來到直播課堂觀看直播、參與咨詢;(5)參加教育部、安徽、河南、江蘇省等省市教育廳的網站十余場咨詢答疑。

線下:(1)編制《合肥學院2021年報考指南》、《合肥學院2021年招生大海報》、合肥學院2021年招生宣傳四折頁等各類招生宣傳材料,給2596個全國重點高中寄送招生簡章;(2)參加電視(第一時間)、電臺(安徽之聲)、報紙(市場星報、合肥晚報)、直播網站(中安在線)的訪談咨詢活動;(3)自6月23日起直至7月4日(安徽省志愿填報結束),連續11天無休,開設5臺電話熱線從早8點到晚六點半不間斷解答考生咨詢等等,共接聽近4000個電話;(4)高考志愿填報咨詢高峰期間(6月23日至27日),組織11批40余名招生宣傳員,由各二級學院院領導帶隊前往安徽省16個地市的67所高中。同時組織宣傳教師分赴阜陽、臨泉、馬鞍山、蕪湖、銅陵、宿州和蚌埠等地市,參加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組織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志愿填報活動共9個場次。

學院牽頭:(1)成立學院和專業宣傳組織機構;(2)學院網站信息及時維護更新82條;(3)開通學院專業咨詢電話11臺;(4)提供學院專業簡介;(5)制作專業動態宣傳PPT共56篇;(6)開設學院直播課堂11場;(7)積極安排專人實地奔赴優質生源基地高中10余次,開展線上線下交流活動20余次,發放招生資料2000多冊和張貼招生宣傳海報;(8)新建優質生源基地11個;(9)本年度年拍攝專業解讀視頻12部,已完成所有招生專業的拍攝工作。

從而形成以線上為主體,雙線齊下全平臺媒體矩陣宣傳機制。

3.完成招生錄取工作

依據教育部和各省招生文件,嚴格執行“集體議事、集體決策、會議決定”制度,2021年,召開4次招委會,對于招生政策進行集體審議,對招生章程和招生計劃等考試招生重大事項親自把關、親自協調,確保考試招生安全穩定。

2021年學校面向23個省市自治區分35個招生批次實際錄取3700人,其中省外實際錄取746人(含4個高水平;100個藝術);省內實際錄取2954(含40個國家專項;70個地方專項;100個藝術; 100個專升本;4個高水平)。

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理科普通錄取1842人,投檔最低分506分,高出本科第一批次控制線18分,投檔最高分549,錄取在軟件工程專業;文科普通錄取727人,投檔最低分574分,高出本科第一批次控制線14分,最高分為590,錄取在英語專業,總體而言,學校生源質量穩步提升。

 4.統籌做好特殊類型招生

 通過招委會集體研究,完成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簡章、“專升本”招生簡章、“專升本”擬錄取名單和高水平運動隊享受政策名單的制(確)定、上報和對社會公布的工作。根據安徽省教育廳文件要求,學校于4月組織“專升本”的考試工作,參加考生均是校外社會考生,社會關注度極高,為全面做好線下考試期間疫情防控及考務組織工作,學校制定了線下考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分管校領導親自帶隊多次實地演練,對考試各環節工作進行周密細致的部署,明確任務和崗位責任,確保考試順利完成。

八、教材管理

1.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工作機制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廳相關文件指示精神,專門成立合肥學院教材工作委員會和各教學單位教材工作分委會,并印發《關于成立合肥學院教材工作委員會的通知》(院黨委〔2021〕100號),召開2021年度合肥學院教材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教材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完成教育廳“教材建設規劃和教材管理辦法落實情況中期評估工作”。

2.積極開展教學專項審核工作

根據黨中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廳關于教材工作的最新要求,以及學校制定的《合肥學院教材管理實施細則》(院黨委〔2021〕79號),及時開展了各類教材專項審查工作,并無問題教材。2021年11月,通知各二級教學單位開展教育部第十三期馬工程重點教材任課教師培訓工作,我校教育學院和語言文化與傳媒學院共3名教師參與本次培訓,并獲取了培訓證書。

3.推動馬工程重點教材覆蓋率和使用率雙100%

根據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普通高校馬工程重點教材統一使用工作的通知,對我校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馬工程重點教材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為我校馬工程重點教材的使用率為100%。

九、常規教學工作

1.組織落實課表編排

根據學校各個專業教學執行計劃,利用教務管理系統、運用信息技術,組織二級學院進行教學計劃落實和排課工作。以確保本年度學期內全校課表及時、合理、科學編排。本年度共落實課程6463門次,其中重修課程63門次、公共選修課程140門次。

2.規范學籍管理工作

嚴格執行《合肥學院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及時處理學籍變動事宜(包括學籍信息變更、退學、留降級、轉專業等)。本年度共為322名學生辦理專業調整和編下手續,其中專業調整學生197名,編下學生125名;辦理學生申請保留學籍、休學和復學共計98人次;審核處理16名學生的退學申請;審核處理8名學生學籍信息變更申請;辦理學生在校生證明、學籍證明、預畢業證明和GPA材料共計1294余件;組織全校14350名學生進行學籍核對,完成老生10724人學年注冊、新生3626人的學籍注冊工作;完成3906名畢(結)業學生學籍歸檔。

3.核查、處理學業申請

嚴格執行教學管理文件的要求,及時審核處理學生學業申請,辦理緩考600余人次、開設重修補修63門次。

4.調停課及教室調度

對因組織考試,學生活動及臨時性的教學活動的教室借用申請進行及時審核處理,共審批教室借用申請2920條;對于申請理由、申請流程不規范等原因的教室借用情況,按規定未通過其申請,并進行了解釋工作,借用理由不充分、操作不規范退回超過400條,不通過借用的共100多條;本年度共審批教師調停課申請2364次,其中因課程沖突、學生沖突以及教師沖突退回約100多門次。

5.考試組織與管理

嚴格執行學校疫情防控要求,在順利安排我校本學期各專業的課程考試的同時,在各教學單位及行政部門的合作協力下,教務處于2021年6月13日、2021年12月18日牽頭組織完成了共計17507人參加的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考務工作。

根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整體要求,5月22日完成了考生人數約為3000人的安徽省省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的考務工作,11月28日承接了考生人數約為3000人的中央機關及直屬機構錄用公務員考試。

6.教學檢查與教學工作例會

組織開展三段式常規教學檢查和總結工作。期初教學檢查主要檢查教師、學生對于教學紀律、相關管理規定及各二級學院對于教學計劃落實等情況;期中教學檢查主要檢查各教學單位對于課堂教學、教學保障、教務管理工作等情況,結束后,根據各二級學院按要求遞交的檢查報告,在期中教學工作例會上進行有關教學管理問題與教學保障問題的總結與反饋;期末教學檢查主要檢查各教學單位教學計劃的實施情況,以及下學期的排課準備、教材征訂,期末考試安排及各類文檔材料的建檔儲存等情況。

本年度召開教學工作例會6次,主要安排下一階段任務布置、教學檢查總結與反饋等會議內容。根據問題總結內容實施制定解決方案、向相關部門反饋信息聯動工作等措施,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7.多媒體教室的運維與升級工作

針對即將達到報廢年限且使用效果差的多媒體教室、錄播教室、中控室設備(投影、計算機、中控、功放、多媒體講臺配件),制定了設備(含配件)更新及項目申報方案,對全校公用教室的電波鐘進行了全面檢查,申請經費增補了80個電波鐘,另更換了19臺投影,35個投影燈泡,20臺電腦,安裝了50次教學軟件。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我校教師的教學效率及課堂效果,進行了新增50間多媒體教室、更新18間教室設備、互動錄播教室改造、教學監控管理系統設備補充升級、校園外語聽力考試調頻臺建設等項目的建設方案制定工作,協助公管處編制招標文件,撰寫招標需求制定。

本年度處理121間多媒體教室問題 591余次:二期處理教學保障315次 其中投影問題110次,網絡問題45次,電腦問題77次,音響問題60次 軟件問題23次。智慧教室借用保障160節次。一期處理教學保障276次 投影問題31次網絡問題20次 電腦問題94次 音響問題29次軟件問題27次 八號樓觸摸一體機問題75次 其中開機故障36次,音響問題11次,系統故障5次軟件問題14次,網絡問題9次。

8.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

繼續進行國家級“卓越計劃”的落實,2021年7月,為合肥學院2021屆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4個專業的170名同學頒發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證書,分別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29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33人、軟件工程專業35人、自動化專業73人。

9.學歷學位審核工作

按照教育部學籍學歷注冊和管理工作視頻會議要求,落實畢業生身份核查和學歷照片校對制度,做好畢業生畢業審核工作。2021年度截止目前共有4008人申請畢業(本科3842人,專科166人),經審核3869人畢業(本科3714人,專科155人),139人結業(本科128人,專科11人),畢業率為96.53%;本科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3699人,授予學士學位,本科學位授予率為96.28%。組織2022屆預計畢業生3871人進行畢業圖像采集并進行身份核查和照片校對。根據教育廳統一部署完成學籍學歷專項檢查工作。

10.國內第二校園管理工作

繼續推進“第二校園經歷”校際交流工作。與廈門理工學院續簽協議,繼續校際交流合作,本年度遴選5名同學在合作學校交流;另新簽訂寧波工程學院,計劃下一年度開展交流合作。

 

十、制度建設和業務培訓

1.開展業務培訓

2021年,教務處牽頭并組織各類業務培訓12場。其中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5場關于一流課程建設和申報工作培訓會;5場教學管理培訓主要圍繞學籍學業管理、排課、信息統計數據填報等業務開展培訓,促進各教學單位的教務管理工作人員進一步熟悉并掌握相關業務,提升業務能力,更好的保障各單位的教學運行;同時,在大型考試前組織監考教師的考務培訓,讓各位教師充分領悟考試規則、熟悉監考流程,保障考試的順利進行。

2.健全制度建設和規范工作流程

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文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針對教學管理工作困點難點,教務處2021年新制定《合肥學院教材管理實施細則》《合肥學院學生學業分級預警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合肥學院本科生<勞動教育課>實施方案》等7文件,修訂《合肥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管理辦法》《合肥學院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評選辦法》《合肥學院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等6個文件,文件制(修)訂工作將進一步完善我校新時代現代大學治理新架構,為學校放管服改革工作做好充足準備。

以制度為抓手,梳理辦事流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教學管理文件學習,規范各類教學管理流程(如學生學籍信息變更、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實驗室建設等各項事務的工作流程),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和實效。

十一、積極配合全校職能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1.學校發展重要材料編制工作

根據學校發展工作需要,牽頭組織制定《合肥學院“十四五”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發展規劃》。聚焦安徽十大新興產業,依托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參與制定《合肥學院服務支撐“三地一區”行動方案》編制工作。

2.全校教師工作量核算和職稱材料審核工作

根據人事處的要求及相關課時核算文件,教務處于2021年全年共組織制定了兩個學期的全校教師工作量的預報與核報的詳細工作方案,針對核算中存在的合班系數、課程調節系數以及新開課系數認定不規范等問題,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反饋給教學單位修改并予以解釋,順利完成了我校1000多名教職工教學工作量的預算和核算,共核算約34萬課時;同時還完成了全校外聘教師教學工作的核算認定工作。完成了94位參評高級職稱教師和60多位參評中級職稱教師上課課時、教學項目和教學獲獎等核定工作,有力地保證了我校職稱評定工作的順利進行。

3.各類活動保障與數據采集工作

積極配合各學院、學生處、外事處完成本學期企業宣講會、畢業生招聘、留學培訓等工作的場地安排及設備保障工作。同時根據學校統一安排,歷時兩個月高質量地完成了全校教學數據采集匯報工作,確保了我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準確和完整。

4.教材征訂與招標工作

2021年學期末,教務處會對各教學單位報的教材進行審核、匯總,向為我校提供教材服務的供貨商發教材征訂單,督促其務必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履行職責。2021年6月配合公管處進行教材招標工作并負責了下一學年教材招標需求的撰寫,后與公管處、圖書館共同實施教材招標工作。

5.院領導班子年度發展考核工作

根據學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工作要求,教務處牽頭負責發展考核部分。教務處制定了發展考核工作基本方案和工作要求及具體進度安排。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和各教學單位,組織專家進行審閱,且經相關部門多輪碰頭、梳理、提煉和修改后,形成充分體現學校發展成果和實力的發展考核對照說明和具體檔案88盒,供進校實地考察專家查看和審閱。經省委考核組實地考核,2020年度我校領導班子綜合考核等次為“優秀”,這也是學校連續第六次榮獲“優秀”等次。

 

 


瑞丰娱乐场| 太阳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发牌视频| 黄金城娱乐场| 电子百家乐作假| 澳门百家乐官网游戏玩法| 百家乐麻将筹码币| 百家乐官网赢谷输缩| 德州扑克高级技巧| 百家乐e78| 黄金城百家乐官网下载| 有破解百家乐官网仪器| 球探网即时比分| 百家乐娱乐场真人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有几种打法| 宝博娱乐城开户| 千亿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彰化县| 威尼斯人娱乐城真钱游戏| 百家乐官网赚水方法| 百家乐官网如何必胜| 永利赌场|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 百家乐庄闲必胜手段| 真人百家乐官网赌法| 玉溪市| 百家乐中的小路怎样| 百家乐赢钱皇冠| 百家乐官网翻天在线观看| 百家乐官网巴厘岛娱乐城| 大发888 打法888游戏| 澳门百家乐有没有假| 做生意的风水朝向| 代理百家乐官网试玩| 百家乐官网赌场策略| 百家乐官网赌场游戏平台| 百家乐官网用什么平台| 百家乐官网园zyylc| 大发888娱乐城 建账号| 百家乐官网备用网址| 请问下百家乐官网去哪个娱乐城玩最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