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情系鄉村,筑夢安吉”合肥大學旅游與會展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浙江省安吉縣鄣吳鎮,開展為期兩天的實踐活動。在這里,團隊成員一同了解制扇工藝、體味古鎮文化,在浸染歷史文化風韻的同時也為古鎮帶來了獨特的青春氣息。
活動伊始,團隊來到了章立新扇藝工作室。順著石板路向前走,工作室就這樣靜靜佇立在郁郁蔥蔥綠葉之下,推門而入,章先生安靜地忙著手頭上的工作,在他的手下,每一把扇子都是文化的傳承,都是歷史的低吟,蘊含著對扇文化的追求與傳承。第二站來到藏在巷子里的文化與藝術圣地——楊記扇莊,小巷中不起眼的小小門頭里別有洞天,楊一東先生展出他的珍藏,兼顧美觀與實用、雅與韻的扇子緩緩出現在同學們眼前,扇莊還在互聯網上直播,身體力行地弘揚扇文化。經此,同學們真正感悟到“懷袖雅物”的深刻內涵,也探尋到了扇文化獨特魅力。
接下來,同學們來到吳昌碩修譜大屋,大屋門樓重檐斗拱,青磚雕成的四時花卉圖案,跨過門檻,淡淡的木質氣息撲面而來,瞬間將人拉進詩意盎然的年代,院內青石鋪就的小徑被歲月磨礪地光滑如鏡,古樸的窗欞雕刻精細的花紋,陽光透過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為靜謐的空間增添幾分溫暖與生動,這里的一磚一瓦都訴說著歷史,引領同學們走向塵封的故事。
下一站,同學們探訪了吳昌碩故居。白墻、黑瓦、拱橋,古樸雋秀;飛檐、翹角、雕梁,造型精致,這座極具江南特色的民居,隱于車水馬龍之中,仿佛歷經悠悠歲月,不曾改變。門前的“狀元橋”走出了以“吳氏父子四進士”為代表的許多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如今,故居經過修繕,還原了其風格本貌,重現了昔日莊嚴、肅穆的風采。大師已去風骨在,故居猶存墨香韻。
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不僅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與成長,也為安吉縣鄣吳鎮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學們紛紛表示,會把這次社會實踐的經歷和收獲帶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撰稿:李詠琪 初審:董敏 復審:李娜 終審:孫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