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安徽行知聯盟在我院南艷湖校區舉辦 “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評估與社會需求”的報告會,報告會由麥可思公司創建人王伯慶博士主講。出席此次報告會的有安徽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左其琨、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鮑勇、高教處調研員陳從玉、高教處處長儲常連、副處長張庚家,行知聯盟成員單位主管教學的校級領導和教務處、學生處負責人等100余人。我院黨委書記陶登松、院長蔡敬民出席會議。
報告會伊始,王伯慶博士圍繞全國大學生就業問題展開詳細闡述。他以數據展示了2007屆到2010屆四屆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月收入、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離職率以及畢業生對母校的推薦度等,他說大學生要學會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就業方向。“創業教育是終生教育”,他強調,不鼓勵畢業生一畢業就創業,應該向美國大學生一樣工作幾年再創業,積累足夠的經驗。他還指出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教育全球化,未來就業市場供需關系還會朝著大學生有益方向發展。
隨后,王博士從高校質量建設與問責制度、質量監測與年度報告等方面論述了大學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的必要性。他說,質量問責是高等教育的收費化和大眾化的必然結果,學會對質量進行定義,尋找一個測量質量的方法,在硬件、教師素質、教學模式、課程標準、就業質量等方面提高教育質量。接著,他著重以新華大學的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為例,分析了其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現狀滿意度、職業吻合度等,突出了針對就業實際確定本專業培養特色的重要性,并建議高校應該建立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系統,形成多維度的數據參照系,設立學習門檻,進行新生適應性調查,提高優秀人才競爭力。
據悉,王伯慶博士有18年在中美兩國開展教育和研究的經歷,是中國高等教育跟蹤評估系統的開發者和《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的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