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合肥市2025年度省市領導圈定課題招標公告已經發布,現將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名稱
1. 推進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研究
2.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研究
3. 加快推進合肥濱湖科學城實體化改革研究
4. 合肥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態勢與競爭優勢研究
5. 合肥推進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6. 合肥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打造特色消費中心城市研究
7. 合肥打造“種業之都”對策研究
8. 合肥建設全省文旅樞紐城市對策研究
9. 構建巢湖流域一體貫通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研究
二、申報條件
(一)黨政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社會智庫、社會組織等單位中有較高研究能力的專家學者均可申報。
(二)申報人應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1. 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
2. 具備完成課題研究的專業水平和時間保證;
3. 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無不良信譽記錄;
4. 課題組負責人必須是項目的實際組織者和承擔者,能擔負實質性研究任務,具備主持或承擔重大課題研究的能力和條件,具有相關的前期研究成果,且承擔過市級以上社科研究項目并已結項。
(三)申報人每年度只能申報一項省市領導圈定課題,同時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加其他項目申報。應積極吸納與本課題相關的合肥市黨政部門工作人員參與研究,以增強研究的現實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四)申報人應通過所在單位進行申報,不接受個人申報。
三、相關要求
(一)課題組須按發布的課題名稱進行申報、研究,不添加副標題,自選研究方向的不予受理。
(二)申報人在合肥市社科聯官網(https://www.hefei.gov.cn/ssxw/ztzl/zt/dqxx2024/sskl/index.html)下載《課題申請書》與《活頁》,按照要求準確規范填寫。
(三)課題研究時間原則上為6個月(少數難度較大確需延期的課題,由課題組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延期)。
(四)課題成果形式,原則上為專題研究報告或論文(含一般不少于2萬字的研究報告或論文、不超過3000字的咨政建言專報)。
(五)課題成果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方可申請結項:1. 得到省級以上領導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肯定性批示;2. 被市級及以上黨委、政府部門采納;3. 在省級及以上報刊以理論文章形式公開發表。
四、課題經費
(一)每項課題經費預算為9萬元。市社科聯按照《合肥市省市領導圈定課題管理辦法(修訂)》有關規定,分4次撥付課題研究經費。前三次按照研究進度與質量撥付到課題組負責人所在單位賬戶,由所在單位負責管理,專款專用,不得用于課題研究無關的開支;第四次根據成果質量和社會影響直接撥付給課題組。
1. 簽訂《立項協議書》后,撥付30%。
2. 中期評估結束后,對合格的撥付30%;對基本合格的,撥付15%,修改完善后經市社科聯審核同意的,補付15%;不合格的,終止研究并停止撥付經費。
3. 結項評審結束后,對同意結項的,撥付30%;對同意修改完善后再結項的,暫緩撥付,待第二次評審獲得結項后再撥付;對不合格的,終止研究并停止撥付經費。
4. 統籌使用10%的研究經費,建立課題研究激勵機制。課題成果呈報或發表時,須標注“合肥市社科聯課題”。對質量較高的研究成果,直接給予課題組如下激勵:
(1)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求是》等重點報刊刊發的,給予20000元激勵;
(2)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或省委、省政府等領導肯定性批示的,給予10000元激勵;
(3)被市級及以上有關部門采用或擬采用的(須提供佐證材料),或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發表的,給予5000元激勵;
(4)在相關領域產生良好社會效益或影響的,視情予以激勵。
上述激勵不重復累計,按最高等次兌現,截止期限一般為課題結項后6個月內。
(二)市社科聯分別于開題和立項后3個月,與各課題組聯合召開開題研討會和中期成果評估會,相關費用由課題組從課題經費中支出。
(三)凡因課題組主觀原因而導致課題項目被終止和撤銷的,市社科聯保留追回已撥付經費的權利,并依規實施信用懲戒措施。
五、申報時間和方式
請各單位在4月29日之前將《課題申請書》紙質版(一式三份)統一報送至科研處409室,《課題申請書》及《活頁》電子版(word版)打包發送至科研處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壓縮包文件統一命名為“課題名稱(單位+課題組負責人姓名)”。聯系人:高清,聯系電話:62158092。
合肥大學科研處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附件:
1. 2025年度省市領導圈定課題申請書
2. 2025年度省市領導圈定課題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