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項目預算的概述
納入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等公開競爭研發項目實行預算管理,項目承擔單位需填報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預算申報材料。項目承擔單位應要求合作單位根據承擔的研究任務編報資金預算,然后由項目承擔單位審核、匯總提交項目預算。
經過預算評審確定的項目經費預算,將作為合同任務書簽訂、資金撥付、預算執行、財務驗收和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
項目預算由收入預算與支出預算構成。收入預算包括省財政資金和其他來源資金(含地方財政資金、單位自籌資金和從其他渠道獲得的資金等)。其他來源資金不得使用貨幣資金之外的資產或其他省級財政資金作為資金來源。支出預算應當分別按照《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16〕2150號)和《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16〕2152號)(以下簡稱“《資金管理辦法》”)等確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來源編列,并與項目研究開發任務密切相關。本指南主要規范省財政安排的科技計劃項目資金,其他來源資金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會計制度和相關資金提供方的具體要求編列。
第二節 項目預算的政策依據和編報原則、總體要求
一、政策依據和編報原則
(一)項目預算的政策依據
《關于改革完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實施意見》(皖辦發〔2016〕73號)、《關于整合優化省級財政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科財〔2016〕39號)和《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
(二)項目預算的編報原則
項目預算編報應符合政策相符性、目標相關性、經濟合理性原則。
1.政策相符性。預算科目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應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財經法規及《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2.目標相關性。預算應以其任務目標為依據,預算支出應與項目研究開發任務密切相關,預算的總量、結構等應與設定的項目任務目標、工作內容、工作量及技術路線相符。
3.經濟合理性。預算應綜合考慮同類研究開發活動的狀況及國內、省內相關產業行業特點等,與同類科研活動支出水平相匹配,并結合項目研究開發的現有基礎、前期投入和支撐條件,在考慮技術創新風險和不影響項目任務的前提下進行安排,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編報總體要求
承擔單位(合作單位)對項目資金管理使用負有法人責任,按照“誰申報項目、誰承擔研究任務、誰管理使用資金”的要求,科學、合理、真實地編制預算,在明確項目研究目標、任務、實施周期和資金安排(包括間接費用分配)等內容的基礎上,對儀器設備購置、合作單位資質及擬外撥資金等進行重點說明。
承擔單位對直接費用各項支出不得簡單按比例編列。承擔單位(合作單位)已形成的工作基礎及科研條件等前期投入不得列入項目資金預算。在同一支出科目中需要同時編列省財政資金和其他來源資金的,應在預算說明中分別就省財政資金、其他來源資金在本科目中的具體用途予以說明。
若項目承擔單位、合作單位之間存在關聯關系,或項目負責人與合作單位之間存在關聯關系的,應予以披露。項目承擔單位在預算編報、資金過程管理以及財務驗收等工作中應重點予以審核、把關。
承擔單位應采用支出預算和收入預算同時編制的方法編制項目預算,平衡公式為:資金支出預算合計=資金收入預算合計。項目預算期間應與項目實施周期一致。
第三節 項目預算說明的主要內容
一、對承擔單位前期已形成的工作基礎及科研條件,以及相關部門承諾為本項目研發提供的支撐條件等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二、對本項目各科目支出主要用途、與項目研發的相關性、必要性及測算方法、測算依據進行詳細說明。若在同一科目既有省財政資金預算又有其他來源資金預算,應分別說明。
項目資金由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組成,各科目具體如下:
(一)設備費
設備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購置或試制專用儀器設備,對現有儀器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以及租賃外單位儀器設備而發生的費用。
鼓勵開放共享、自主研制、租賃專用儀器設備以及對現有儀器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避免重復購置。購置儀器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主要技術參數和用途,對項目研究的作用應重點予以說明。購置單臺套5萬元(含)以上的設備,需提供3家以上報價單。如果是獨家代理或生產,可提供1家報價單并予以說明。購置單臺套20萬元(含)以上的儀器設備,還需重點說明購買的必要性和數量的合理性等。試制5萬元(含)以上儀器設備需提供相應成本清單。
(二)材料費
材料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采購及運輸、裝卸、整理等費用。
預算合計達到5萬元(含)以上的大宗原輔材料、貴重材料等,應詳細說明其與項目任務的相關性、購買的必要性、數量的合理性等。
(三)測試化驗加工費
測試化驗加工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支付給外單位(包括承擔單位、合作單位內部獨立經濟核算單位)的檢驗、測試、化驗及加工等費用。
單次或累計費用在5萬元(含)以上的測試化驗加工項目,應詳細說明其與項目研究任務的相關性、必要性,以及次數、價格等測算依據,并詳細說明承接測試化驗加工業務的外單位(包括承擔單位、合作單位內部獨立經濟核算單位)所具備的資質或相應能力。
(四)燃料動力費
燃料動力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直接使用的相關儀器設備、科學裝置等運行發生的水、電、氣、燃料消耗費用等。日常水、電、氣、暖消耗等費用不在此科目編列,應在間接費用中解決。
(五)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
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費、資料費、專用軟件購買費、文獻檢索費、查新費、專業通信費、專利申請及其他知識產權事務等費用。
購買單價5萬元(含)以上的資料,應說明其購買的必要性和數量的合理性等。購買單價5萬元(含)以上的專用軟件,應說明專用軟件的主要技術指標和用途,購買的必要性和數量的合理性等,并需提供3家以上報價單。如果是獨家代理或生產,可提供1家報價單并予以說明。。委托外單位開發的單價在5萬元(含)以上的定制軟件,應說明定制軟件的用途,定制的必要性、數量的合理性等。
(六)會議/差旅/國際合作交流費
會議/差旅/國際合作交流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差旅費、會議費和國際合作交流費。本科目預算超過直接費用10%的,應分類分別進行測算。
會議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組織開展學術研討、咨詢以及協調項目等活動而發生的會議費用。
差旅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科學實驗(試驗)、科學考察、業務調研、學術交流等所發生的外埠差旅費、市內交通費用等。
會議費、差旅費按照會議、差旅類別對次數、人數、標準等等進行分類說明。高校、科研院所應按其內部制定的管理辦法測算會議費、差旅費,并提供管理辦法作為附件。其他單位參照省關于會議費、差旅費的相關開支標準進行測算。
國際合作交流費:是指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研究人員出國(境)及外國專家來華的費用。根據國際合作交流的類型,分別說明相關活動與項目研究任務的相關性、必要性。出國(境)費用應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測算,外國專家來華工作發生的住宿費、差旅費,應參考國內同行專家的標準編報。
(七)勞務費
勞務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支付給參與項目的研究生、博士后、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的勞務性費用。
承擔單位應有健全細化的勞務費管理辦法。勞務費應根據相關人員參與項目的全時工作時間、承擔的任務等因素據實編制并進行說明。編列研究生、博士后等人員的勞務費,應結合本地區和本領域科研單位的研究生、博士后平均發放水平據實測算。編列訪問學者勞務費用時,應對其承擔研究任務必要性、投入工作時間的合理性及費用標準予以重點說明。
項目聘用研究人員應當由承擔單位通過勞務派遣方式或者簽訂勞動合同、聘用協議等方式為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及科研輔助人員勞務費開支標準,可結合其在項目研究中的工作情況,參照當地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以及當地相應的社會保險補助編列,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具體可參考國家統計局上一年度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中關于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相關地區城鎮單位人員平均工資統計數據,其社會保險補助納入勞務費科目中列支。
勞務費預算不設比例限制。承擔單位為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不得編列勞務費;承擔單位為企業的,除為項目實施專門聘用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編列勞務費。
(八)專家咨詢費
專家咨詢費: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專家咨詢費標準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九)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上述支出范圍之外的其他相關支出。其他支出應當在申請預算時詳細說明并單獨列示,單獨核定。
對項目研究過程中必須發生但不包含在上述科目中的支出,如財務驗收審計費用、在農林業等領域發生的土地租賃費及青苗補償費、在人口與健康領域發生的臨床試驗費等,可在其他支出編列,應詳細說明與項目研究任務的相關性和必要性及測算依據。
(十)間接費用
間接費用:是指承擔單位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主要包括:承擔單位為項目研究提供的房屋占用,日常水、電、氣、暖消耗,有關管理費用的補助支出,以及激勵科研人員的績效支出等。單位在申報間接費用預算時,應統籌安排,處理好分攤間接成本和對科研人員激勵的關系??冃еС霭才艖斉c科研人員在項目工作中的實際貢獻掛鉤,績效支出在間接費用中無比例限制。
間接費用實行總額控制,按照不超過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體比例如下:
100萬元以下的部分為30%,100萬元(含100萬元)至300萬元的部分為25%,300萬元(含3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為20%,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的部分為15%。
三、相關利益關聯關系情況,需對項目承擔單位、合作單位之間,以及項目負責人與合作單位是否存在利益關聯關系進行說明。
第四節 項目預算申報材料上報要求
項目申報單位在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網上填報項目申報書時,一并填報項目預算申報材料(詳見附件1、2),紙件預算申報材料須通過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打印,各方簽章齊全后上報。上報的紙質件應與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最終提交版本一致。
附件:1. 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預算申報材料
(1)項目預算表
(2)設備費-購置/試制設備預算明細表
(3)測試化驗加工費預算明細表
(4)承擔單位研究資金支出預算明細表
(5)預算說明
附件2 .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預算申報材料填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