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又是一年考研季,合肥大學2021級生物工程2班的學子們在388萬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以52.63%的考研錄取率成功上岸。
一、青春如朝日,奮進正當時
“考研是一場與自己的較量,更是對初心的堅守。”“我想觸摸知識的邊界,探索更廣闊的天地。”“我想去更優秀的地方,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寥寥數語,卻道出了無數考研人心中那份純粹而執著的追求。
“每一個優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卻不一定有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叫作扎根。”這句話支撐著梅心怡在枯燥無味的考研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在得知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之后,梅心怡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下來,回顧四年的大學生活,回望這一年的復習備考路,她感慨萬分,“在合大的這四年,有過迷茫,也有過堅定,考研的日子里,每一本書、每一篇閱讀、每一道習題,都是我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每一次的難題解決,都是我對知識的征服,也是我對自己能力的認可。我深知,這條路并非坦途,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變得更加堅韌不拔。”
“你不需要跑得比所有人快,只需要始終向前。”作為班級的學習榜樣,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張笑笑表示,在合肥大學的四年時光,是她人生中最充實的階段。考研的征程中,她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也想過“躺平”,但心中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讓她堅持了下來,最終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談及考研經驗,她特別強調考研期間,“保持良好且穩定的心態”永遠是第一要義,少刷社交媒體上他人的進度帖,多關注自己的成長曲線,注意勞逸結合,每周給自己放個假,散步、看綜藝或約朋友吃火鍋。張弛有度的節奏,反而讓最后沖刺更有爆發力!”張笑笑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在省級、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中也屢獲佳績,現已被安徽大學錄取。
已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的李東升對于一年的備考時光也發出了感慨,他說“前幾天在學校操場上跑步的時候看到一句俗套的標語:青春逢盛世,正是拼搏時。若是一兩年前浮躁的自己可能還會不屑一顧,但現在的我卻在它面前駐足觀望。處于最美好年華的我們與這次可能改變命運軌跡的機會相逢,緊緊抓住它吧,年輕人!”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只要心懷堅定信念,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之毅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執著,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終能撥云見日,抵達夢想之巔,讓心愿之花絢爛綻放,夢想之果碩果累累。
碩果盈枝頭,齊心綻芳華
在合肥大學生物食品與環境學院,2021級生物工程二班如同一株蓬勃生長的基因工程菌,以38顆赤子之心為“質粒”,以團結奮進為“培養基”,在四載光陰中催化出令人矚目的集體能量。這個由黨員先鋒、科研能手、社團骨干共同構筑的班集體,始終以“聚似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為精神內核,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我們班像一臺精密的生物反應器,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酶’。”班長洪穎惠笑談(考取江南大學)。38名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各自獨特的性格與經歷,卻在生物工程二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找到了共同奮斗的目標與方向。班級干部以及6名黨員同學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們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班級樹立起一面面旗幟。在思想上,他們積極向同學們傳播正能量,帶領大家共同提升思想覺悟;在行動上,他們以身作則,無論是面對學業的挑戰,還是班級活動的組織,都沖在最前面,用自己的熱情與努力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那些在競賽場上屢獲佳績的同學,更是班級里閃耀的星辰。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創新的思維和不懈的努力,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嶄露頭角。在他們的帶動下,整個班級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大家相互切磋、共同進步,向著更高的學術目標發起挑戰。班級里還有許多積極投身社團活動和學生組織的同學,他們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展現著青春的活力與風采。他們將在社團和組織中鍛煉出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帶回班級,為班級活動的開展出謀劃策。無論是策劃一場精彩的主題班會,還是組織一次意義非凡的戶外實踐,他們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其中,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與意義。
班級整體積極向上,朝氣蓬勃,腳踏實地是生物工程二班始終堅守的信念,勤奮好學早已融入每位同學的日常。課堂上,大家互相交流實驗心得。遇到課業瓶頸,有人主動分享筆記,有人耐心講解思路。從專業課程的鉆研,到實驗項目的推進,他們用汗水和堅持證明:只要攜手同行,就能在追夢路上收獲成長與進步。他們不僅是自習室里的“釘子戶”,更是賽場上的“摘星者”:
2023年安徽省第十屆“挑戰杯”黑科技競賽省三等獎;
2023年安徽省第十屆“挑戰杯”紅色專項競賽省二等獎;
2022年安徽省大學生生物標本制作大賽省一等獎;
2023年安徽省大學生生物標本制作大賽省三等獎;
2023年第九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2023年第九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2022年中國大學生健康活力“云”系列大賽國家級一等獎……
硯底承星火,長箋寄春風
考研之路,是學子們獨自披荊斬棘的征程,卻也離不開學校、老師和輔導員的溫暖護航。那么,讓我們來一起看看21生工2班的學子想對學校和老師們說些什么吧!
詹曼妮(共青團員,已被武漢大學錄取)
我想對我們的輔導員楊林老師說:山高水長有時盡,唯我師恩日月長。感謝在我求學路上,老師的辛勤指導和付出,得遇良師,三生有幸。
2、郜文祥(共青團員,已被南京師范大學錄取)
考研的過程是一條充滿挑戰和未知的道路,我深感壓力和困惑。然而,學院老師的悉心指導和無私奉獻讓我看到了希望,也讓我更加堅定地走在這條道路上。同時,我也想對學校表示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使我們能夠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學校的各種活動和機會也讓我們有機會拓寬視野,提升自我。
3、陳驚鴻(中共黨員,已被北京工業大學錄取)
在合肥大學的四年,非常感謝我的輔導員楊林老師。作為負責學院學生會的團委老師,在我擔任院學生會執行主席的日子里,從活動策劃的構思,到執行細節的打磨,老師給予我充分的信任與鼓勵,非常感謝您的辛勤栽培,讓我在工作中不斷成長。在考研調劑的艱難時刻,楊老師始終牽掛著我的情況。他耐心傾聽我的焦慮,結合我的實際情況給出專業建議,與我一同分析院校,用堅定的話語驅散我心中的陰霾。師恩難忘,銘記于心。
4、李成杰(中共黨員,已被福建農林大學錄取)
我很感謝我們院的趙歡老師,她總能在嚴謹的學術脈絡中編織妙趣橫生的邏輯,這讓我印象尤深,也因此在畢業指導老師選擇中主動找了趙老師,而后論文的指導工作中,她也讓我感受到一個指導者所具備的責任擔當和一名老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這對我以后的求學生涯有很大的幫助。
5、陳帆(共青團員,已被上海大學錄取)
回首大學四年,母校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學習環境,更用深厚的學術底蘊和溫暖的校園文化滋養了我們的成長。感謝母校為我們搭建了追逐夢想的舞臺,圖書館的燈火、教室里的討論、實驗室的專注,都成為考研路上最堅實的后盾。特別感謝每一位老師的悉心教導和無私付出。是您們用淵博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點燃了我們的求知熱情,是您們在迷茫時的點撥、挫折時的鼓勵,讓我們在考研的征程中始終保持信心與勇氣。無論未來走向何方,我將永遠銘記"合肥大學人"的身份,愿母校桃李芬芳,再創輝煌!
6、魯凌峰(共青團員,已被合肥工業大學錄取)
感謝母校四年的培育和滋養,以其厚重的學術底蘊、豐富的育人資源和包容進取的校園精神,為我提供了堅實的成長基石。也十分感謝母校各位老師對我的幫助,不僅教授了我知識,還教會了我一些人生的道理,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母校的關懷、老師們的心血,這份恩情,我銘記于心。未來,我定當堅守初心,砥礪前行,以優異成績回報母校和老師們的培育!
7、谷文珺(共青團員,已被合肥大學錄取)
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我無比感謝大學期間各位老師傳授知識時的認真負責,讓我打下牢固的知識基礎,使我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不至于慌亂;也無比感謝輔導員楊林老師的幫助與鼓勵,讓我能夠保持平穩的心態面對這場考試。
8、漆小蘭(共青團員,已被合肥大學錄取)
考研這段負重前行的時光里,母校的關懷無處不在。清晨七點的圖書館總為我留一盞燈,泛黃的課桌見證過無數個與晨曦相擁的夜晚;宿舍樓下的加油便利貼,讓孤軍奮戰的路上始終回蕩著回響。感謝母校合肥大學在我考研時期的支持與鼓勵。
青春不老,只因奮斗不止;中國常新,緣于青年永進!合肥大學2021級生物工程2班的學子們用四年時光書寫了屬于他們的青春合大,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合大青年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不懈奮斗中,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奏響一曲曲壯麗豪邁的青春樂章!
(擬稿:陳驚鴻一審:楊林 二審:晉松 終審: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