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我校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新大學生活動中心北一樓會議室與圖書館報告廳B同時舉行。本次賽事分為理工組和社科組兩個賽道,集中展示了我校學子在科技創新與社會調研領域的最新成果。

本屆比賽自2024年11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共收到參賽作品351件,經過院級選拔、校級初評和校外專家評審,最終30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晉級決賽。
決賽采用“路演展示+現場問辯”的模式,與省賽保持一致。參賽團隊通過抽簽確定展示順序,以PPT演示、視頻展播、實物模型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呈現項目成果。在展示環節中,各參賽團隊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生動的案例演示和嚴謹的邏輯論證,全面呈現了作品的創新理念、技術突破和應用價值,充分展現了我校學子敏銳把握社會需求、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問辯環節中,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的8位資深專家組成評審團,立足學科前沿和產業實際,從創新性、可行性、社會價值等多個維度對參賽項目進行了專業細致的考察和點評。理工類項目評審重點關注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的結合度,社科類項目則著重考察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平衡性。理工類項目評審突出“前沿引領與需求導向”相結合的理念,強調技術創新與實際應用的有機統一;社科類項目評審則注重“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平衡,倡導基于實地調研的實證研究。評委們專業的提問與建設性的建議,既為項目優化提升指明了方向,也彰顯了賽事“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的辦賽宗旨。

作為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平臺,“挑戰杯”競賽已成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載體。通過賽事組織,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更促進了理論與實踐進一步融合,助力學生深入了解國情社情,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據悉,校團委將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對晉級作品開展深度培育。通過排位賽選拔、專家“一對一”指導等方式,持續優化項目質量,全力備戰即將到來的安徽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力爭在更高平臺上展現我校學子的創新風采。(學生宣傳員:臧海青 謝文韜 金緣 孟雪琴;初審:李雯雯;復審:李妍妍;終審:張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