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5日,能源材料與化工學院“三葉草”志愿服務團隊赴六安市霍山縣開展“返鄉創業收入影響因素”專題調研。

團隊參觀了高山何飛茶廠、太平畈中藥材基地、霍山衛星石斛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青峰原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感受傳統行業的技術革新,切身體悟產業精細化的現實效果。
“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何家坊村村委委員何家樓放棄合肥高薪工作,扎根家鄉石斛產業。家中從事石斛種植的產業基礎更讓他能夠把握住鄉村振興的嶄新機遇。團隊在與何家坊村村委會的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到:當地正是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創業培訓,以及引導項目聚焦石斛加工與農產品電商,才得以形成“政策—產業—人才”的良性循環。

在霍山石斛博物館,從《神農本草經》的藥用記載到“九大仙草之首”的文化定位,再到地理標志保護與電商直播結合形成的“億元產業”,展現出“一片草帶動一個產業”的文化賦能奇跡。天下澤雨石斛文化體驗館內,楓斗、花茶、養生酒等系列產品,演繹著傳統藥材的現代商業轉化路徑。

太平縣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泛黃作戰圖與佛子嶺大壩的水利奇跡,則以“革命年代拼生存,當代拼發展”的精神傳承,為調研注入動力。團隊成員王晉綸在日記中寫道:“今日鄉村振興亦是新時代長征,創業者骨子里的‘闖勁’與革命先輩一脈相承。”

調研期間,團隊挨家挨戶發放問卷,從人才支撐、技術進步、政策支持等維度收集數據,深度挖掘創業者的鄉土情懷與現實挑戰。這次活動讓團隊深刻領悟到返鄉創業是“技術打底、標準護航、文化鑄魂”的系統性工程。(初審:韓鈺;復審:李妍妍;終審:張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