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闊步奔小康
【編者的話】
安徽日報今起推出“記者走江淮·十八大精神在基層”專欄,反映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新體會、新舉措、新成效、新期待。
“丁書記,你急急忙忙的是要到哪里去? ”“現在小崗村正在建設美好鄉村示范村,我到工地看看工程進度?!?1月22日一大早,十八大代表、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丁俊步履匆匆,邊走邊和村民打著招呼。自從11月17日回到小崗村以來,丁俊一刻也沒有閑著。
介紹大會盛況、宣講大會精神、解答大伙關心的問題、檢查工程進度、謀劃下一步發展,丁俊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結合小崗的美好鄉村建設實際,讓小崗人全面準確及時學習領會十八大給農村和農民帶來的“福音”。
在友誼大道及兩側房屋改造工程建設工地,工人們正加緊拓寬路基、鋪設下水管道。 “丁書記,你剛剛從十八大會場回來,可有什么好消息給我們帶回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緊握丁俊的手,充滿期待。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加明確了今后的工作重點是‘三農’工作,各項政策會進一步向農村傾斜。 ”丁俊興奮地說?!鞍侈r民是越來越有盼頭嘍!”嚴金昌的臉上樂開了花。
在“大包干”紀念館門前,很多村民圍住丁俊,追問關于十八大的話題。丁俊干脆就在現場拉呱開了:“我們小崗是‘大包干’的發源地,在這次報告中再次明確了要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好農民的權益,尤其明確了要把土地轉讓的收益分配重新調整,最大化保護農民的權益,這讓我們農民更放心了。 ”
【百姓心聲】
在小崗,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現在就盼著收入再高一點,文化生活再豐富一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農民都很期待!
——小崗村村民耿加堂
聽到這里,最關心土地問題的“大包干”帶頭人、村委會主任關友江不住點頭。
在小崗村敬老院、衛生服務中心、石馬新區,“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走共同富裕道路”……一句句擲地有聲、充滿感情的話語讓小崗人倍感溫馨和鼓舞。 “大包干”帶頭人、現住在敬老院的嚴立學特別激動:“村里還給俺們交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看病能報銷,連孩子考上大學都有獎勵,這都得感謝黨的好政策。今后俺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好。 ”說到這里,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掌聲。
小崗村從今年年初開始美好鄉村示范村建設,成立了創發公司,規劃實施了32項重點工程,包括村莊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民生工程等方方面面,目前已有10多個項目建成,其余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給我們基層的黨員干部以極大的鼓舞和動力,我一定要帶領小崗人學習好、貫徹好十八大精神,以十八大精神為引領,把小崗美好鄉村建設好,讓群眾口袋鼓起來,早日實現小康! ”丁俊說,到今年年底,小崗村將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羅寶、郭如亮)
資料來源:2012年11月27日《安徽日報》
編后按:丁俊,1988年畢業于合肥聯合大學經管專業,分配到安徽省財政廳工作。2010年2月,丁俊接過沈浩的接力棒,到小崗村擔任村黨委第一書記、鳳陽縣委常委。兩年多來,他團結帶領小崗村廣大黨員群眾,踐行“現代農業示范村、城鄉統籌先行村、制度創新實驗村、文明和諧新農村”建設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力開發旅游業,把小崗村領上發展的快車道。他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加強村“兩委”班子和工作機制建設。制定完善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規章制度,健全了以“四議兩公開”為主體的民主決策機制,村里工作走向科學化、規范化軌道。2010年以來,他帶領小崗村先后獲得中國鄉村紅色遺產名村、全國文明村鎮等榮譽。丁俊本人也榮獲安徽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去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8400元,比2010年凈增1700元,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幸福村”榮譽稱號。今年2月,丁俊在小崗村書記任上第一屆任期將滿之時,應村民的挽留,繼續留任小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