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新創業是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時代追求,也是中國夢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指出:“大學生要敢于創業、勇于創新,這也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所在。”國務院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列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19項重要督查內容之一。教育部明確提出:各高校要積極推動畢業生自主創業,力爭實現大學生創業人數和比例有明顯增長。并要求各高校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學生創業實踐和分類指導,建立健全創業成果和學分轉化教學管理制度,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我校一直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并通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取得了豐碩成果。為配合當前學校正在進行的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宣傳部在各單位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我校創業優秀典型進行了采訪,形成系列報道,這既是一次成果展示,也是一次示范引領。
春風拂面話創業 甘苦卓越唯創新
——建筑工程系2012屆畢業生秦天興訪談記
“哪里是創業喲,唯有創新,唯有創新才能生存和發展!”
學長的一句話,明了地回答了記者采訪他創業的話題,真的是先聲奪人、直擊人心——采訪前,記者也刷過很多創業報道,還就真沒有見過轉“創業”為“創新”的說道的。
春風拂面,在前往廣德縣的路上,記者對主人公的了解,只有“秦天興”三個字的字面認知,所以,對采訪這位素未謀面的同專業創業學長,內心里充滿了期待與忐忑。抵達目的地,見到秦天興,感覺他更像是位校園的學兄,笑起來是那種親切的、壞壞的模樣,穿著一身淺色的西服,顯得精瘦干練,似乎沒有我想象中那么成熟,滿眼青蔥滿眼綠,第一感覺是個精明強干、真誠真實、勤于思想的人。

創業,我是不死的小強
記者:“聽說,您從大學就開始創業,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您豐富的大學生活?”
秦天興嘿嘿的笑臉,轉而嚴肅起來:“現在回想起我的大學,過得真挺充實的。當年,我是以不錯的成績從廣德中學考入合肥學院的,我也是把考研作為大學的奮斗目標,認真學習、努力考英語四級、英語六級,六級我是考了四次的,大一、大二的成績都還不錯,是真心努力想考研深造的。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在校生電腦極少,同宿舍有倆同學買了電腦,我家是純農村的,沒有額外的經費資助,我就用生活費買了一臺電腦。通過接觸網絡,我最初的想法發生變化,心底里琢磨著一定要在學習的同時摸索著創業,是互聯網促使我走上創業的道路。大學里我就試水了多個創業方向,當時也是為了生活費、為了糊口,心想失敗了就再重新來過唄。嘿嘿,在創業上,我就是打不死的小強。”
起初,秦天興經朋友介紹,在合肥新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兼職經紀人,旗下有300多人的人才儲備,其中有省市歌舞團的著名演員、省市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在經紀工作中,秦天興有心發現出租舞臺設施和舞美裝潢是個很不錯的商機,說做就做,他開始為社會各單位做出租音響設施、幕布設計裝潢等舞臺服務,這是創業的起點,當時每單租賃服務可以賺將近千元。
“個人單打獨斗式的創業很是艱辛。”他回憶道,“記得有一次合肥八中舉辦一個語文朗誦比賽,我租給他們幕布和音響。工作結束后去學校拿酬金時,我身上只有1元錢坐公交車去。路上,我就在想,要是拿不到錢,我就得走路回學校了……”
之后,秦天興在合肥的繁華世家會所二樓租房裝修成舞蹈房,自己開了一個舞蹈培訓班,聘請舞蹈老師,向社會招生,教授拉丁舞、民族舞、街舞等,由于租金貴、工資高、學員少,秦天興幾個月就虧本結束了自己的二次的創業。緊接著,他又和兩個同學一起承包了繁華世家的室外游泳池。“當時會員游泳是20元一張門票,5000元換一次泳池里的水,跨3個月的暑期用了3池水。為了節省費用,特意和物業搞好關系,3池子水的最后1次水費是免收的。承包三個月后,不僅把前次創業的虧損扳回,還賺了錢。當時弄這個盈利性很強,但是成本撈回來后,考慮占用時間太多,后來我也就放棄了。”
由于把相當的精力都投入到創業,秦天興的時間不夠了,蹺課現象也不斷出現,學業步入了困境。“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萌生了退學的念頭,幸好系里輔導員韓道友老師指導和幫助了我。”直到現在,說起這事,秦天興都很慶幸自己遇到了既有原則又不乏靈活負責任的老師:“韓老師是一位做事很嚴謹的老師,發現我經常缺早操、蹺課業,他曾多次找我到辦公室談話,希望我遵守學校規定,把心思先放在學習上。當我提出想退學創業的時候,那時候國家政策還沒有休學創業的政策,韓老師沒有把我一棍子打死,而是建議我可以先以其他原由休學一年創業。這樣,在系里夏書記和韓老師的幫助下,我的休學手續順利地辦結。記得夏書記對我說,創業是件好事情,要把好事做好。也鼓勵我珍惜這次機會。”
講到休學的事情,他還特別講道:“我真的很感激學校,當時是跨學年休學,再次回到學校后,休學之前剩的半年學費、住宿費以及書本費都讓我轉接繼續使用,真的很感激,當時作為學生真的沒有錢呀。我也知道相關手續一定是很繁難的,但是我感覺學校和系里對我的教育和政策真的是很人性化的、很體恤的,讓我體會到真的是潤物細無聲。”
在休學期間,秦天興創辦了合肥八點鐘網絡傳媒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替企業建設和維護網絡傳媒網站。2012年,公司經營情況趨于穩定,秦天興結束休學銷假返校,開始努力學習專業課程,認真完成畢業設計。因為八點鐘網絡公司就在合肥,他經常公司、學校兩頭跑,事業和學業兩者兼顧。最后,在畢業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以優異成績完成畢業設計,順利畢業。現在談及這段經歷,秦學長還饒有興味地述說著怎么在自己的網絡公司里,徹夜地修改畢業論文、打印著畢業設計,望著自己有10多公分厚的畢業設計論文,信心滿滿……嘿嘿,當然還帶著那標志的壞壞的、得意的笑顏……這期間,聽著他述說的記者,內心里早就點了無數個“贊”了呢。
“網絡公司苦撐了一年半,由于當時的互聯網企業環境,虧損了15萬元,實在撐不下去了,也就關閉了。如果當年有50萬,我一定會一直堅持的,當然發展到現在也會是很不錯的。但是我畢竟是學生,真的沒有錢,沒有資本去燒錢喲。雖然,我在大學里的創業有點雜,也沒有什么大的成就,但是,卻為我之后的創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經歷,直到現在,我也都是很懷念那段奮斗時光和歷程。”秦天興眼神堅定地總結著。
創業中,我竭力追求創新
記者:“您覺得現在的公司兩年時間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有什么屬于‘秦天興’的特別之處?”
秦天興:“特別之處,我覺得就是牢牢扭住創新不松手,就像我小時候在家里放牛一樣,要牢牢扭住牛鼻子才能穩步前行,創新就是創業的牛鼻子。創業首先就是創新,創新是公司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沒有創新的創業很難成長,也注定不會有大的成就。這也是對我在校期間的創業甘苦的經驗總結。所以我就全身內心投入創新建材的生產和銷售。”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磨礪和積累,2014年,秦天興用500萬元現金,注冊了自己的安徽琢客建筑有限公司,主體業務是生產銷售新型建筑工程材料,其中的新型建材---“加氣塊”,是公司的主打產品,相較于普通的磚塊,它有容積大、重量輕、保溫好、抗壓強、高環保等等的特點,更能充分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現在,他的公司只有不到10人的固定員工,擁有10數輛重卡大貨的運輸車隊,以質量好、價格低、銷量大、服務好為口碑,將建材物貿貨運觸角延伸長達300~400百公里,打破了其他建材生產和銷售企業屬地供貨不超過100公里的藩籬,把供貨業務覆蓋整個滬杭寧長三角的全部區域,以技術創新的新型產品生產為基礎,推出和擴展自己的業務區域和產品門類。
“僅僅有好的生產和產品就行嗎?”秦天興帶著細細的思考說,“一定還要有業務創新、營銷創新,否則相關業務也會慢慢萎縮,企業也會慢慢走進經營的死胡同的。現在外面建筑企業還欠我的數百萬建材的欠賬,就是我血的教訓,直到今天,我還在通過法律路徑去追索,也牽扯了不少精力……創業真的不容易,不時地想到其中的艱辛,也真還是有暗自落淚的時候……”他是笑著說這話的。
“高質量、低價格、高售量、全現款”就是秦天興的建材企業的商務創新,將高質量的產品以微利價格賣給下家客戶,達到高售量,并用全現款打破建筑企業的貨款債務死循環。這樣,用現款反饋上游生產企業,救活生產企業的豐沛產能,壓低生產成本,降本獲利,以量代價,贏得“低價格”的高利潤,以此贏得從廠家的低價高量拿貨,再以微利價格打開市場,拓展業務領地。這樣,就進入了生產、供應、銷售、回款、再投入的一個良性循環,“救活了上家、救活了下家、盤活了自家”,形成大家三得利的多贏局面。賣給客戶低價格、高質量的產品,使下家客戶從自己的公司獲得實惠并能源源不斷地引來新客戶、拓展新品類,進一步推高售量。
“運用網絡、擴大市場”則是秦天興的宣傳創新,通過微信、微博的新媒體進行宣傳,通過電子商務與客戶溝通。秦天興解釋說:“利用人脈做業務,進行本地化銷售,是傳統的銷售理念,其實建材產品的銷售決不能過于局限化。”通過網絡專業電商的宣傳,將市場區域不斷擴大、將經營品類不斷拓展,和客戶通過線上交流達成協議,在通過線下給予客戶真實實惠和周到服務,這才是最最貼切的市場宣傳,可以看出,我們其實是真正進入“O2O”了。
現在安徽琢客建筑有限公司不僅有數家固定的合作生產企業,每年的營業額達到3千多萬,去年實現純利100多萬。今年公司成功地以300萬現金入股的上游建材生產企業,謀求捆綁上市,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本市場,在做大做強生產和銷售平臺的同時,再把企業的觸角深入到互聯網,建成建筑業專業電商平臺。
“為了把每一分線都用到刀刃上,在跑市場的時候,往往我是舍不得坐15元的長途汽車,只坐5元的綠皮火車;常常是連夜趕回家,舍不得在外面住一晚快捷賓館……干什么呢?不就是想省兩個嘛?”秦天興笑了。
“不是去年父母緊盯著,我連房子、車子也不想買,不過最后還是花了百、八十萬買了,買了也就買了,事業慢慢做唄,有個立足之地也是對的。”
“其實創新也都是被逼出來的,不創新就得淘汰,嘿嘿……我做夢都想做大呢。多少才是個大呢?十幾個億?幾十個億?那也只是個起步呢……”秦天興又露出那經典的壞壞的笑。
創新中,我渴望謀取發展
記者:“你對個人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有怎樣的謀劃?”
秦天興:“這個方面,其實我還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短期目標是進駐合肥,合肥現在是上海現代國際大都市三個副中心之一,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說起來我后悔不已呢,2012年畢業就應該咬定合肥創業不松口,那樣的話,現在公司起來的會更快更大,這就不說了。然后再努力走出國門,‘一帶一路’來了,要走國際化商貿的路子,其實,現在我已經在試水國際貿易了,效果也很好的。
“大學畢業,沒有立即咬定在合肥創業,很是后悔。沒有抓住好的創業機遇,所以就想要彌補這份遺憾,希望在近一兩年把公司辦到合肥,打回老家去,合肥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母校也在合肥呀,那是我的學習和創業的故鄉。合肥與廣德相比是一個更大的市場和平臺,借著在合肥就讀四年大學,熟悉的環境、專業的人脈可以為公司開創帶來很多便利。
“進駐合肥只是時間和資源的積累,一旦有資金投入馬上就能實施。我是謀求穩扎穩打,希望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將‘加氣塊’打入合肥市場是第一步,然后再慢慢引進其他產品。”言語中透露著謙虛,當然還是不失那經典的壞壞的笑。
記者笑問:“我是您的直系學妹,畢業后能否投奔學長?”秦天興說:“你這是要逼著我快速發展呀,等學妹兩年后畢業的那時候,我公司要發展得足夠強大呢。”
秦天興還創立了“專業100”的建筑業專業電商,他希望運用這個更趨向于專業化的電商平臺把公司的生產、銷售、服務做得更好。首先采取自營、包銷模式,承包廠商產品,將一個產品做好,然后逐漸推出全品項其它建材產品;其次建立合作平臺,把產品服務擴大化,利用平臺聚攏專業人才,以此解決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第三,在營銷全品項的建材產品之外,建立建筑行業的設計、施工、監理、審計等等的全品項專業軟業務服務。這也是秦天興進軍合肥的前哨和基石,他信心滿滿地說:“我很想做一個合肥的建材業‘阿里巴巴’,我想做‘建材業的馬云’”。
“將國內好的商品推向國外,走入國際貿易,體會國內市場與國外的差別,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企業。”對于個人,秦天興希望有機會可以到德國進修建筑方面的有關知識。記者發現,在他辦公室的書柜上還有大學時的《結構力學》、《建筑概算》等專業教材,他笑著拿起書說道:“別看我一直是個打不死的創業小強,其實我倒還真的喜歡靜下心來學習的,就是現在這樣的忙,我還時不時地翻看這些大學課本,你瞧,這就是夏老師上課的書……這些書很實用,我伸手就能拿到,得空就看、得空就看……嘿嘿,我還想考研呢,還想到母校回回爐,還想通過母校去德國讀研……”
記者在采訪中,秦天興的手機頻頻來電,為了采訪順利,他都禮貌地拒接了。他看著手機說,自己現在平均每天通話可以達到8個多小時。他調侃道:“還是我公司規模不夠大,等到真正成功時,我的手機就可以成為擺設了,屬下的員工就能夠處理一切了,還是得繼續努力啊。”秦天興笑了……
“每個人都有近期或者長遠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
創業,我更想對母校說
記者:“可不可以給母校學弟學妹分享一下您的創業經驗和感觸?”
秦天興:“談經驗有點大,我開始創業就是為了生存,沒有那么多的高尚,畢竟農家的孩子,學費的點點滴滴都是湊來的……”此時的秦天興眼含淚光,并沒有像剛剛談到創業、創新那樣的侃侃而談,讓記者感受到他的真誠和真實
“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說明大學生創業之路是正確的,現在大學生創業更方便了,教育部現在都有了創業休學政策了。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在面臨就業和創業要慎重選擇的時候,不能憑一腔熱血;創業不能盲目,要找準方向,要本著對自己和家人負責的態度。我之前的創業挫折,也是對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沒有一個好的定位。但是,無論你是什么性格的人,在學習階段,尤其是在大一大二的學習階段,一定要有創業的意識,要努力想自己的體內注入創業的基因和血液,因為,注定的,每個人將來都必將要靠自己的努力生存和過活的。”
同時,他又再次強調了創業要先求生存,再求發展。“‘求生存、求發展’是創業的核心。很多人創業失敗都是還沒有生存的根基,就夭折在襁褓中了。”
“創業成功后,要謹記回報國家和社會,要謹記回報母校。”
對于母校建筑工程系教學和課程的開設,他也提出了自己忠實的建議,建筑工程系相關專業的實踐性比較強,學生光學理論知識是肯定不行的,一定要加大實踐環節教學的力度,多多增強現場經驗,要增加學生去工地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要多邀請社會經驗豐富的畢業生返校和學生互動,邀請相關專業的成功人士多做講座交流,這樣對在校生學習和明確今后的創業方向會是莫大的幫助;專業方面的實踐實驗課時要適當地多增加一些,有些理論課可以適當地減少。
面對對于母校,他還一直強調要和母校多合作,通過所學專和跨專業的深入交流,實現互利雙贏,并且希望可以多種方式和途徑反哺母校、回饋母校、報答母校的教育之恩。
“回報母校,不在于多少。100億有100億的回報法,100萬也有100萬的回報方法,只要能盡己所能,就是赤子丹心!”
主人公語錄:
“哪有創業,唯有創新。”
“創新才能創業,創業才能生存,生存才能發展。”
“高質量,低價格,高售量,全現款。”
“產品只有在質量和價格上做出自己的優勢,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
“出差盡量坐5元的綠皮火車,用省下15元的長途汽車的錢;出差能趕回家盡量趕回家,省下快捷賓館的錢。”
“救活上家,救活下家,盤活自家。”
“創業,有了想法就要實現它,實現的過程很享受。”
“身體里有創業的基因,身體里有創業的血液,就是不死的創業小強!”
“真的想讀書,想靜下心來讀書考研,每每拿起書……心就靜下來了。”
主人公簡介:
秦天興,男,1988年出生于安徽省廣德縣,2007年就讀于合肥學院建筑工程系,大學期間就努力創業,為創業休學一年,2012年畢業。現創辦安徽琢客建筑有限公司,主營新型建筑材料的生產銷售、建筑業電商平臺等。
記者訪后記:
短短幾個小時的相處,秦學長的風采和音容,以及他的創業經歷和創業思想,給予記者的是一種足足的震撼和點燃的熱血,原來一個人在大學并不只是每年拿獎學金才算成功學子,我們大學生的體內其實更應該的是注入主動創業的基因和沸騰激越的血液。秦學長創業的思想、路徑和成績是一種確確實實的鼓舞和激勵,讓我們每個大學生(包括我自己)油然萌動開拓創業的大愿和更加刻苦吸取知識的動能。關于創業,秦學長有很多獨到的想法,這是他勤于思考、不倦思索的結果,是創業的基因早已包含在他的體內、涌動的熱血早已充盈在他的血管。記者為認識到如此勵志的秦學長而感到驕傲,也為我們學院培養出這樣的學子而自豪,也祝愿秦學長能早日成為建筑行業的馬云。(宣傳部 校新聞中心學生記者 裴麗娜 指導教師 徐毅 汪文忠)
本欄目歡迎大家提供線索,宣傳部將積極安排老師和學生記者跟蹤采訪報道。聯系人:汪文忠 聯系方式:0551-62158037 wangwzo@hfu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