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動感,燈光炫魅。5月22日晚,由我校KR韓國語協會、ELF德語協會、日語俱樂部、漢宣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德日韓”文化之夜于我校一區致用禮堂圓滿落幕。我校部分外教應邀出席,全校近千名學生到場觀看。
禮堂燈光漸漸消暗,順著舞臺中央一束光線看去,4個五、六歲的小朋友在領舞的帶領下伴著節奏開始了一場熱辣的舞蹈秀。小朋友認真卻不太標準的舞蹈動作引得全場觀眾笑聲連連,氣氛頓時活躍起來。燈光全部亮起,四位主持人盛裝打扮,出現在舞臺上,分別用四國不同的語言向到場觀眾及外國友人表示熱烈的歡迎。

漢族文化超凡脫俗,豐富多彩,漢宣社帶來的舞蹈《月中吟》更是將漢舞文化清新、蒼勁的特點展現得“婉轉動人、直抒心志”。優美的舞姿、輕柔的轉圈,衣袖伴著微風輕輕揚起,無不令全場觀眾深深陶醉,隨著曲調緊閉雙眼,猶如置身于仙境。舞罷,五人在舞臺中央順勢圍成一個圈,另一人從圈中旋轉而出,如初春盛開的花朵,引得全場掌聲雷動。

走過古韻悠揚,古風悠長的漢朝,來到熱情奔放的現代,輪滑俱樂部為觀眾帶來輪滑表演。穿越障礙是速度與激情的碰撞,滑輪為舞是青春與夢想的交響,跨越人體是技術與信任的融合。隨著需要跨越的人數的增長,現場氣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黑白琴鍵之間指尖飛舞,伴以宛轉悠揚的演唱《致十年后的自己》,燈光浮動,在歌聲中描繪著十年后,幾許期待,幾許歡欣。而一曲融入現代舞元素的《十五的月亮為誰圓》,以其婉轉空靈的唱腔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其中,最聲勢浩大令人振奮的表演要數樂器合唱《貝加爾湖畔》了。鋼琴、口琴、小提琴、吉他、手風琴五種樂器加之男聲合唱,毫無瑕疵的融合配上動聽的旋律以及故事性極強的歌詞,將觀眾帶進了一個音樂的殿堂,也讓他們感受到漢文化之外西洋藝術的迷人之美。隨后,現場進行四國服裝走秀,中國的齊腰、齊胸襦裙、深衣直裾曲裾,韓國的韓服,日本的和服,德國的晚禮服在解說中一一亮相。四國服飾齊聚一臺,不一樣的文化滲透著不同的特點。

和著動感的節奏,留學生外教共同為觀眾獻唱,再次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最后,在大合唱《倔強》中,本屆“中德日韓”文化之夜圓滿落下帷幕。(宣傳部外事處 校新聞中心學生記者 董欣 孟凡林/文 王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