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辦學基本情況
中德合作物流管理專業是于2010年獲得教育部批準的安徽省第一個對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該專業引進德國先進的模塊化教學模式,50%專業模塊由德國專家教授授課,采用“三段式、雙本科文憑”的合作培養模式,旨在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國際化”現代物流人才。本專業學制四年,在國內3.5年,在國外0.5年,學生按規定完成學業,成績合格,符合雙方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由雙方院校授予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本專業為安徽省品牌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在安徽省列入本科一批招生計劃,于2018年通過了歐盟ZEvA認證機構專業認證。
截止2021年底,中德合作物流管理專業目前共有212名在校學生,2021屆畢業生56人,目前已經有七屆畢業生395人,共有105人同時獲得中德雙方文憑。該專業就業質量良好,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很多學生畢業后赴德攻讀碩士學位或留在德國工作。
2、學生培養
2021年上半年,與德方新任Lackner教授團隊進行多次會談,確定本學期德方在線課程的安排,確定合作辦學協議的細節以及德方補考等事宜,保障了17級中德畢業班學生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10月底,德方教學團隊與2012級新生召開了網上見面會,21級是畢業德語水平要求提高的第一屆中德物流學生,通過中德雙方教學團隊與同學們的充分溝通交流,對樹立良好的其班風、學風以及提高德語學習效率和興趣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德語教學質量是關系到中德物流乃至中德合作的重要基礎,吳校長和學校相關部門領導對此非常重視。截至2021年底,19級中德物流全班49人,其中12人已通過B2全科考試,2018級中德物流,總人數54人,通過B2考試20人,其中達到B2-72%水平12人,2017級中德物流,總人數56人,通過B2考試25人,其中達到B2-72%水平15人。
2021年,中德雙方方教師工作量飽滿,因疫情原因,原在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進行的18中德物流的六個模塊的教學活動,以及原在國內進行了四個德方模塊集中授課任務,均依托網絡上通過ZOOM、騰訊會議等遠程教學軟件順利完成了相關教學任務。
中德雙方教師還共同完成三個模塊課程的授課任務,其中物流項目實訓由德方教授負責、中方配備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按照物流企業給出的選題進行調研分析,提出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該實訓通過網上訪談、現場調研等多種方式,已于2021年12月完成,并于2022年3月通過德方的遠程答辯。2021年上半年完成2017級中德物流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教學任務。
三、師資建設
本項目2021年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2021年,中德物流教研室教師積極參加各類線上線下學術交流和培訓活動,包括“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教學與發展”研討會、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國際智庫研討會、安徽城市經濟協會年會、第四屆創新與知識管理國際會議等活動。
在教研科研方面,省級質量工程MOOC視頻公開課和校級質量工程模塊化教材等項目有序推進,制作完成了現代物流學所有章節的視頻錄制工作,編著完成了《德國應用科學大學企業項目實訓在中國的實踐》書稿,2021年,通過了“智慧倉儲產學研聯盟”課題的2021年考核工作,并獲得多項橫向和縱向項目。
在開展科研活動的基礎上,本專業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相關學科競賽,如指導學生獲得了2021第九屆全國物流管理挑戰賽三等獎、2021年“精英杯”企業經營分析與決策技能大賽二等獎。
四、 教學組織
2021年6月,按照德方課程和學校的最新安排,適當修訂了2021級中德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并組織教師赴當涂、蕪湖、巢湖和馬鞍山等地中學進行招生宣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做好19中德物流的出國工作,經過與德方多次協商,及時了解德方對留學生的進出境政策,并與國際處保持良好溝通,在11月底,14名符合出國條件的同學分別簽署了承諾書,其中6名承諾出國的同學正在辦理相關出國手續。同時為留在國內的19中德物流同學制定了教學計劃并獲得了德方的授權。2021年,因德國疫情嚴重,暫停了2018級中德物流學生的出國學習,同時,啟動延期出國預案,積極與德國高校溝通并制定德方課程的線上遠程教學方案,并配備了技術人員和助理教師,確保了教學計劃的高質量實施。
本項目組繼續加強中德物流班級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其班級的輔導員工作由經管學院副書記和專職教師擔任,保證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并為學生配備了專業導師,對學生的德語學習和日常學習狀況進行有效管理,逐步完善退出和淘汰機制,保證在大二進入專業學習和大三下出國學習之前的同學們能夠達到一定的德語水平,從而保證了德方教授課程的學習效果。2021年,2017級中德物流56名學生中,全部順利畢業獲得中方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其中15名同學獲得中德雙方學位證書。
五、項目管理
2021年2月1日,我校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在線簽訂關于全面開展經濟與管理類專業人才聯合培養的協議。標志著物流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進入了新階段。上半年本教研室還參與制定中德物流專業德語教學、專業教學及教學管理等老師的績效考評政策.
6月8日至6月30日期間,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對評估超過五年以上的中外合作專業進行自我檢查,在陳秀校長的領導下,我教研室經過與教務處、財務處和國際處及質量監控處等部門多次協商分工,于6月30日整理并提交了共16分相關文件材料等,順利完成自我檢查工作。
本專業團隊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招生宣傳工作,2021級考生咨詢和報考非常踴躍,其理科和文科錄取分數線分別為495和562分,超出省內一本分數線7和2分,招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同時,本專業認真做好國內班學生的教學管理,嚴格做好項目的教學質量管理,做好畢業生畢業材料的審核工作,對不符合中方或德方畢業要求和學位授予條件的同學,嚴格按照中德雙方規定給予結業或延緩畢業的處理,保障了本項目的高質量發展。
六、財務狀況
1. 依法建立健全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和資金管理制度(《合肥學院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合肥學院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進行統一管理。
2. 相關收費項目和標準嚴格按照安徽省物價局、安徽省財政廳和安徽省教育廳核準的標準執行。收費按照學年以人民幣形式收取。所收取的費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和改善辦學條件,沒有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
3. 根據學校財務管理系統,本合作專業2021年度應收金額為322.5萬元。由于部分學生暫時存在欠費等問題,實收金額為242.5萬元。2021年支出238.65萬元。收支相抵結余3.85萬元。
七、教學質量監控
本專業嚴格中德雙方學校和教育部國際司的教學管理制度和中外合作辦學辦法,全過程保障中德物流本科專業的教學質量:
2021年,繼續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了企業項目實訓的準備工作,包括與德方溝通協商具體實施時間,確定企業、學生和導師,并加強了對企業實訓報告的合作企業及選題的確定、撰寫過程監控工作,出臺了查重率等實訓項目管理辦法。
2021年,隨著本專業新協議的簽訂,對德語水平的要求將逐年提高,不可避免的存在德語或專業課不達標的同學,為此陸續開設了國內班,同時,根據學校規定,按照學分、學時和內容相近的原則,為未能出國的國內班同學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并做好相關老師的配備和協調工作,按照學校教務處的規章制度,保質保量完成規定的學業要求。
經管學院配合外語學院、教務處、國際交流處、國教院、中德學院等單位,并為本專業各年級配備輔導員和班主任,加強與學校及學生家長的聯系,搜集學生對德語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德語學習獎勵機制,校級領導經常檢查德語學習的早自習或晚自習,做到齊抓共管,進一步加強了對德語教學質量的監管力度。
八、社會評價
1. 2017級共有56名學生順利畢業,其中有4人在國內高校攻讀研究生,1人國外高校攻讀研究生。其余同學就業質量也較往年有所提高,聘用公司包括如國軒高科、大陸馬牌輪胎、麥德龍合肥店、京東物流公司等,近年來本專業特色進一步凸顯,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 本專業的中德雙方教學團隊高度重視和維護學生的切身權益,分別配有兩名專門的項目助理,解決學生在國內外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并充分考慮和積極解決學生在德語學習和專業學習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強調德語水平考試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出國前的德語水平,同時,對未出國的同學積極安排重修或置換,保證了所有同學的相關權益,力爭全部同學都能順利畢業。
3. 本項目實施至今,沒有發生一起社會投訴事件。
九、辦學特色等
本項目采用3.5+0.5培養模式,具有全面引進德國教學模式,國際一流教學水平;費用較低廉和學制較短;中德兩校授予雙學位,可進一步國外深造;受到國外基金會、高校、跨國公司大力支持等辦學特色。
本項目面向全國招生,并列入安徽省第一批本科招生計劃,通過了歐盟ZEvA機構專業認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專業發展態勢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