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引領廣大青少年堅定跟黨走、建功新時代,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2023年5月,合肥學院紅色專項實踐團前往合肥市廬江縣龍橋鎮凌安村進行走訪調研。
經過長途跋涉,實踐團來到了廬江縣凌安村。凌安村屬丘陵地貌,天氣悶熱,但這絲毫不能阻擋實踐團成員們的熱情,他們不懼辛苦、克服困難,臉上洋溢著青春活力,精煉團結地開展了一系列走訪調研活動。
聆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上午,實踐團走入凌安村抗美援越老兵王遺長家中進行慰問。對于實踐團的到來,王遺長有些興奮,他向實踐團展示了參軍期間獲得的功勛,以及一些抗美援越時期的照片。他還取出了一根來自越南的藤杖,為大家分享其中的故事。
“我叫王遺長,今年87歲,1956年開始在黃屯小學教書,1960年8月參軍入伍,加入的是海軍航空兵,也就是海軍中的空軍……”實踐團成員們對王遺長老兵進行了專訪,他在回顧往昔中,將自己的參軍故事娓娓道來。棄文從軍,舍家為國,這是專屬于王遺長老兵的紅色故事。聽到他親口講述保家衛國的故事時,我們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也要牢記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更要厚植愛國情懷,勇于肩負保家衛國的重任。
“你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要認真努力做為社會有貢獻的人”王遺長老爺爺在采訪的最后寄語青年,希望當代青年們珍惜和平,希望青年一代都能成人成才、立志立德,做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心懷紅色血液,瞻仰烈士豐碑。下午,實踐團成員瞻仰了當地的烈士陵園。在烈士陵園,陵園負責人講解了烈士們的故事后,大家懷著崇敬的心向著紀念碑默哀。在烈士紀念碑前,實踐團成員莊嚴地敬禮,表達致敬。“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作為后輩,我們應心懷感恩,銘記歷史,銘記他們的付出,不懈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整合紅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瞻仰烈士陵園后,實踐團一行人來到了凌安村村史館,村書記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凌安村的建設與發展。參觀村史館后,實踐團采訪了凌安村村書記,通過書記的回答,我們了解到,凌安村政府大力支持和發展紅色資源,紅色資源是凌安村發展的重要一環。

同時我們也采訪了一些村民與小朋友。受訪村民均表示,凌安村的發展離不開本地紅色資源,自己平時也會關注村鎮紅色教育的宣傳,自覺學習相關知識。受訪小朋友表示,希望未來能夠成為一位對社會有用之人,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們要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本次紅色專項社會實踐活動教育意義深刻,實踐團成員通過尋訪紅色足跡、聆聽紅色故事汲取前行力量,培養了良好的精神素養,必將在紅色精神的傳承與發展中續寫新的輝煌。同時,此次紅色專項走訪調研活動,為凌安村的建設發展也提供了創新的思路方法,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了一份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