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外交流服務教育教學,國際合作服務三業一體改革
學校充分發揮近40年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優勢,學習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改革內涵。學校通過實施“大陸班”和“大眾學院”等項目,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高素質的人才。
1、積極推動雙元制本科專業建設。通過國際合作提升學校服務我省機械制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的能力,多方加強“大陸班”、大眾學院雙元制本科專業建設。2023年迄今,與德國埃姆登/里爾應用科學大學、大陸集團就人才培養、學生交流等事項進行多次磋商。2023年10月,大眾集團董事會成員、人力資源管理負責人柯利安與對外關系負責人施泰格博士分別率代表團訪問學校,通過積極策劃高層訪問,推動將大眾學院建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合作辦學、評估認證、師資培訓、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現代產業學院,創新探索專業-就業-產業“三業一體”融合發展路徑。
2、穩步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校際交流合作。2023年9月,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獲教育部順利招生第一屆學生。2023年9月29日,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簽訂共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協議,續簽物流管理專業合作協議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補充協議;與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DHIK)推進在智能科學與技術、車輛工程、移動交通等專業領域的合作;與英國德比大學簽訂合作意向書,推進師生交流和科研合作。2023年9月至今共有28名學生赴德國、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高校學習 2024年5月,學校分別與日本札幌大學、韓國順天鄉大學就校際教科研合作和具體交流項目開展工作會談,簽訂友好合作協議。隨著學校與更多國際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學生將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和課程,接觸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從而豐富自己的學習經歷,拓寬知識視野,培養跨文化交流與合作能力。
二、服務發展,高規格舉辦國際交流活動
學校承辦各類型高規格國際會議,既促進中外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共同發展,也對學校師生在國際視野的拓寬、專業能力的提升、創新思維的激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諸多方面產生了積極作用。
1、2023年9月29日、2024年5月29日,我校與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分別在德國和中國共同舉辦第十六屆、第十七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由安徽省教育廳與德國下薩克森州科學與文化部主辦、合肥大學與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承辦,自2008年起每年在中國與德國輪流舉辦。研討會的舉辦得到國內外眾多媒體的報道,進一步夯實中德教育交流合作平臺,高水平推動中德教育交流和引領中國應用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
2、2023年11月24日,承辦第三屆長三角雙元制教育國際合作研討會,研討會由長三角三省一市教育廳(委)共同主辦,已成功舉辦三屆,取得豐碩的成果和良好的聲譽,成為長三角國際教育對話、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品牌活動。
高規格國際會議及國際賽事的舉辦,既促進中外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共同發展,也對學校師生在國際視野的拓寬、專業能力的提升、創新思維的激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諸多方面產生了積極作用。
三、積極開展國際雙向交流活動,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校的國際化和特色化發展。
學校鼓勵并支持學生,赴國外高校進行短期或長期的學習和交流。同時,積極接收國(境)外學生來校交流學習及開展跨文化交流活動,實現雙向流動。通過校際合作及跨文化交流活動,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互補,不僅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還能促進學校的國際化和特色化發展。
1、積極組織學生赴國(境)外交流、學習。2023年9月至今共有28名學生赴德國、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高校學習。
2、開展各個層面跨文化交流合作研究活動。學校與韓國順天鄉大學合作舉辦了第十六屆安徽省順天鄉杯韓國語演講大賽,第八屆、第九屆合肥大學杯漢語演講大賽;自2023年至今,學校邀請59名來自漢諾威、奧斯納布呂克、埃姆登/里爾的學生,20名來自臺灣的學生來校開展夏令營、工業設計Workshop等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