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9年大事記
一九八0年
一、6月21日,《光明日報》對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楊承宗教授提出的現有大學招收一部分自費大學生的建議進行了報道。7月12日,中國科技大學講師趙立人根據這個建議向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張勁夫呈交了利用在肥大學的潛力試辦“安徽自力大學”的意見材料,張勁夫書記在該意見上批示:要廣開就學門路。7月16日,中國科技大學以校字[1980]129號文件向安徽省人民政府上報了“關于創辦安徽自力大學計劃”的報告。
二、8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會議紀要第38號文件:批準設立“合肥聯合大學”,學校設立董事會,鄭銳任董事長,吸收合肥地區各大學擔負實際工作的熱心人士和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為董事會成員,安徽省人大副主任楊承宗擔任校長。學校實行收費走讀,試行學分制,學生修業期滿,考試合格者發給畢業證書,不參加統一分配,由人事、教育、勞動等部門向用人單位推薦,擇優錄用。
三、8月底,安徽省高教局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組織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安徽農學院、安徽工學院等在肥高校籌建“合肥聯合大學”。合肥聯合大學創辦之初,以科大為基地聘請教師、借用教室、實驗室。科大委派賈志斌、陳德躍、趙立人、賈榮書、謝永和等五人共同負責合肥聯合大學工作,賈志斌任教務長,陳德躍、趙立人任副教務長。
四、9月,合肥聯合大學董事會正式成立,合肥市委書記鄭銳任董事長,楊承宗、楊紀珂、王化東、王澤農、操震球、楊海波、陳韌、孫陶林、張瑞符、康文秀、杜炳南、錢臨照、蔡秉久、袁礦蘇、趙敏學、林琛、葛禹平、楊演、潘鍔章、盧崗鋒、蔡承祖、張允貴、王鶴鳴任董事。10月5日,在省高教局召開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鄭銳主持會議,會上討論了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學校體制、開學典禮等事宜。
五、10月11日,在安徽省科委禮堂舉行合肥聯合大學成立暨首屆新生開學典禮,安徽省委書記顧卓新、副書記蘭干亭、副省長魏心一、合肥市委書記兼董事長鄭銳、校長楊承宗等出席開學典禮。10月21日正式上課,首屆招生357名,學制為四年制本科。學校設中文系、理工系、英語系。
六、辦學初期(1980年一1983年),條件非常艱苦,先借用科大教室上課,后搬至科大附中及太湖路小學。
七、10月31日,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組干三[1980]156號文件通知:經安徽省委同意,楊承宗兼任合肥聯合大學校長。
八、10月,為了加強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建立了班主任制度,聘請中國科技大學14名有經驗的干部教師為首任班主任,并決定每星期日晚上召開班主任聯席會議,研究有關問題,提出改革建議。與此同時,學校試行專業主任負責制,聘請有真才實學的專家、教授擔任專業主任,第一批受聘的有合肥工業大學王春藻、莫開旺、邱國義,安徽大學的黃婉英,中國科技大學的潘啟富,安徽農業大學的江澤惠等。
九、10月,安徽省委書記顧卓新為合肥聯合大學題寫校名。
一九八一年
一、1月27日,在省委文教部會議室召開董事會第二次會議,董事長鄭銳主持會議,討論了《合肥聯合大學簡章》、辦學經費來源及招生事宜。
二、3月12日,合肥聯合大學全體師生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的“郭沫若獎學金”授獎大會。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張勁夫同志出席了會議,他在講話中勉勵合肥聯大同學們勤奮好學,積極進取,希望合肥聯大的同學們要有志氣,敢于同科大來一個比賽,甚至下決心“趕科大、超科大”。之前,張勁夫同志還在合肥聯大基建請求報告上批示:“聯大辦的不錯,反映很好。這一新生事物要給予支持。”
三、6月30日,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皖辦發[1981]48號文件關于學校領導體制問題的批復:合肥聯合大學是一所新型的地區性的綜合大學,實行省市雙重領導,以市為主。學校設董事會,負責決定大政方針。校長、副校長負責教學等組織領導工作。業務由省高教局管理。學校的黨團組織、干部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委請中國科大黨委代管。
四、8月28日,團中央學校部部長王熾昌同志來校作政治思想工作報告。
五、10月8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聯辦公助自費走讀的新型大學——合肥聯大紀事”一文,引起社會很大反響。
六、11月16日,原西南聯大創始人之一,國際著名物理學家任之恭教授來校作“關于中國培養大批人才問題”的報告,并召開座談會,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
七、10月11日,在合肥市南郊電影院舉行了校慶一周年大會,省市負責同志魏心一、潘鍔璋、王澤農、鄭銳、葛禹平以及省高教局、省建委、團省委等單位負責同志和兄弟院校領導及董事會成員出席大會,副省長魏心一在會上向首屆獎學金獲得者、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頒獎,合肥市委書記、校董事長鄭銳在大會上講話。
八、11月,學校首次征用土地19.13畝。
一九八二年
一、2月23日,在安徽省高教局召開董事會,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學校專業設置及基建規劃等議案,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教育基金委員會”,由潘鍔璋任主任。學校共設置了機械制造設計及工藝、工業民用建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環境監測、應用微生物、標準化、應用統計、秘書、圖書館、英語10個專業。
二、2月28日,召開校首屆團代會、學代會。
三、3月6日,國家科委副主任于光遠聽取了合肥聯合大學的情況介紹,對學校的辦學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四、3月12日,副省長楊紀珂來校為統計專業的學生作題為“專業與成才”的專題報告。
五、4月1日,省市有關領導在市委三樓會議室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合肥聯大的發展規劃和基本建設等問題。省人大副主任兼聯大校長楊承宗、副省長魏心一、合肥市委書記兼聯大董事長鄭銳、省高教局局長陳韌、合肥市市長魏安民、副市長葛禹平等出席會議。
六、4月24日,舉行了校首屆田徑運動會,81級中文一班獲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名。
七、5月,美籍華人徐經芳先生贈給學校604冊原版科技書。
八、6月8日和8月28日,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校長顧問錢致榕先生先后兩次來校進行訪問、講演,與理工系、中文系學生座談,并給予學校贊助。
九、8月27日,學校首次舉辦學生干部集訓班。校領導、校團委書記、機械制造設計及工藝、工業民用建筑、環境監測等專業班主任以及各專業學生干部參加了為期兩天的集訓。
十、9月7日,經省政府批準,安徽省高等教育局為學校申請獲得世界銀行貸款156萬美元。
十一、10月12日,教育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郝克明來校檢查工作,楊承宗校長介紹了學校創建過程、宗旨、性質等,郝克明介紹了全國其它自費走讀大學情況,并著重介紹了教育部副部長黃辛白在常州檢查工作的談話要點。
十二、12月25日,舉辦校首屆文藝匯演。
一九八三年
一、元月11日,在合肥市政府三樓會議室召開董事會,董事長鄭銳主持會議,省、市部分領導和董事出席會議,會議一致同意學校的辦學宗旨,接受世界銀行貸款,力爭在1983年建成教學樓,并研究了招生來源、學生去向等問題。
二、2月20日,鄭銳董事長主持召開合肥市有關部門領導會議,布置學校第一棟教學樓建設工作,并積極籌措資金、協調施工單位,限期完工。
三、4月19日,國家計委文教局局長孫鈺和文教局教育處楊慶蔚同志來校檢查工作,勉勵合肥聯合大學一定要堅持辦下去,確保教學質量,作好人才預測和定向培養工作。
四、5月7日至19日,教育部在武漢召開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我校作為自費走讀類型的高校代表,出席會議。
五、9月14日,舉行校第一棟教學大樓落成典禮,省、市領導及有關方面代表出席典禮。教學樓總面積490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1200名學生上課。15日,學校正式從中國科技大學、太湖路小學遷至黃山路新校址辦公及進行教學活動。
六、11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魏心一簽發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1983]158號文件,正式批準成立合肥聯合大學。在全國較早確定學校性質和辦學方向:“一定要繼續堅持聯合辦學的道路,堅持收費走讀,統一招生、不包分配、擇優錄用。以中國科技大學為依托,同時合理利用合肥地區各高校師資、設備潛力,把學校辦成一所多學科、多層次的全日制綜合性走讀大學。待遇與其它全日制高等院校相同”。
七、11月8日,中國科技大學委派伍潤生、韋錫波到校工作,賈志斌、謝永和等回科大工作。
八、12月3日,在合肥市委召開董事會擴大會議,鄭銳主持會議,會上學習了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1983]158號文件,認真討論了合肥聯合大學辦學中的有關問題及協助籌辦煙草學院、學校機構設置和建立領導班子等問題,同時討論了董事會成員調整問題。
九、1983年,學校第二次征地10.8畝。
一九八四年
一、3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辦函[1984]19號文件批復:經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調整校董事會成員。董事長鄭銳,董事(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王成福、王澤農、王鶴鳴、盧崗鋒、江孝鴻、劉永生、許建平、許崇璇、沈和湘、辛厚文、楊承宗、谷貴昭、何炳章、陳韌、孟慶隆、施偉國、趙學敏、岳人山、袁礦蘇、康文秀、黃榮宗、葛禹平、潘鍔璋、操震球、魏心一。
二、3月10日,張大為市長來校與師生座談,希望合肥聯合大學的學生為建設合肥作貢獻,并籌劃解決第一屆357名畢業生工作問題。
三、4月26日,在校電教室召開董事會,董事長鄭銳主持會議,會上肯定了聯大創辦以來的成績和經驗,研究了首屆畢業生推薦錄用和八四年招生等事項。9月18日,在合肥市委三樓會議室再次召開董事會,討論副校長人選及招生和畢業生推薦工作。
四、7月1日,在科大禮堂舉行首屆畢業生畢業典禮,357名應屆本科生全部順利畢業,70%的學生獲得學士學位,其中15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34人先后獲得“三好學生”光榮稱號,有18人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省委副書記楊海波、市委書記鄭銳、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管惟炎等到會祝賀,顧卓新、王澤農等領導同志和全國學聯、金陵職業大學、江漢大學等單位發來賀信賀電。合肥市委書記鄭銳在畢業典禮上作了題為“為四化建設培育人才,在改革中發展提高”講話。
五、8月27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字[1984]241號文件通知: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合肥聯合大學成立黨委,施偉國兼任黨委書記,伍潤生、陳德躍任黨委副書記,龔存玲、林啟錦、韋錫波任黨委委員,任命伍潤生任第一副校長,龔存玲任副校長。
六、9月30日,經校黨委研究決定,學校設置校辦公室、政治工作處、教務處、中心實驗室四個處級機構。
七、10月,經省委決定,魯先恕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副廳級)。
八、10月15日,學校以合肥聯合大學校字[1984]第30號文件《關于請求發給合肥聯合大學有關文件的報告》呈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之后,學校即收到各級黨和政府的有關文件。
九、11月20日,安徽省教育工會教工字[1984]30號文件批準,成立合肥聯合大學教育工會。
十、11月20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技大學名譽校長嚴濟慈、清華大學名譽校長劉達、中國科學院干部局局長任知恕在安徽省委副書記楊海波、合肥市市委書記、聯大董事長鄭銳陪同下,視察了合肥聯合大學。
十一、12月5日至8日,由浙江大學附屬杭州高等專科學校、廈門鷺江大學與合肥聯合大學三校發起、召集的閩、浙、皖地方走讀大學第一次校際協作會在合肥舉行,17所大學的三十位代表出席會議。
一九八五年
一、2月15日,一號實驗樓(現為“生化樓”)交付使用,建筑面積為4600平方米(1984年5月20日動工)。
二、3月22日,在合肥市委三樓會議室召開董事會,董事長鄭銳主持會議,副校長伍潤生、魯先恕、龔存玲列席會議。會議討論了聯合辦學、師資隊伍建設、集資興建學生公寓和畢業生推薦等問題,還討論了抓好技術開發,逐步實現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問題。
三、3月31日,安徽省政府與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簽訂協議,確定共建合肥聯合大學。同年5月16日,下薩克森州科藝部部長助理赫瑟和哥丁根大學教授羅斯納博士來校參觀訪問。
四、3月至11月,學校第三次征用土地100.02畝。同年,學生公寓、圖書館開工建設。
五、4月9日、4月17日、4月21日、4月24日人民日報分別以(《改革召喚快出人才》、《新格局與高效益》、《熱心家與香餑餑》、《利用“余熱”與保護“熱源”》)為題,連續報道了合肥聯合大學辦學經驗和事跡。
六、4月13日,召開中國教育工會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成立大會。會上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校工會委員會,許有森任工會主席。
七、9月11日,安徽省副省長王厚宏、副秘書長劉永年訪問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并與州長阿爾布萊希特簽訂共建合肥高等技術專科學校(合肥聯合大學)協議,確定1986年至1990年德方向學校提供300萬馬克儀器設備,100萬馬克培訓師資。
八、9月,副校長魯先恕代表學校給省長王郁昭、省委書記黃璜、徐樂義、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盧榮景等寫信,要求理順關系,解決學校規格問題。
九、學校首次面向全國、全省招生。共招收新生1166名,除合肥市考生外,還有本省其他地區和來自江蘇、遼寧、四川、湖南、內蒙古、黑龍江、云南、河北、貴州等九個省、自治區的考生。
十、10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楊永良、市委副書記、校黨委書記施偉國到學校與師生進行座談,座談會由龔存玲副校長主持。
十一、11月8日,安徽省委決定事項通知第九號文件正式確定合肥聯合大學為廳(局)級機構,校級干部列入安徽省管理的干部職務名稱表,由省委任免。由于校級規格的確定,12月16日學校以校黨字[1985]第7號文件批準校內設5個處、6個系、1個部,即:辦公室、政工處、中心實驗室、教務處、團委;中文系、經濟系、環境化學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科學技術系、機電系;基礎部。
十二、11月19日,中共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字[1985]270號文件通知:經安徽省委常委會議研究同意,楊承宗兼任合肥聯合大學校長,伍潤生任副校長、黨委副書記,魯先恕、龔存玲任副校長、黨委委員。
十三、1985年,學校與省稅務局簽訂委托定向代培協議。省政府以政辦[1985]28號文件《關于同意省稅務局委托合肥聯合大學定向培養稅務人才的批復》予以肯定。協議規定:1985—1995年間,學校每年面向全省稅務系統定向招收100名學生,實行有償培養。另外省稅務局一次性支援合肥聯合大學基建費70萬元(協議執行到90年,因情況變化而終止)。協議執行期間,共培養了500名具有大專學歷的稅務干部,為提高稅務干部文化素質,調整稅務干部結構,作出了貢獻,受到社會廣泛好評。此后學校還先后與金融、電力、煙草等系統簽訂了代培協議。上述舉措為學校擴大生源、優化畢業生就業崗位、提高知名度創造了條件。
一九八六年
一、3月7日,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專家代表團一行12人來校訪問,楊承宗校長向團長戈德克贈送了校史材料,3月12日,楊承宗校長和省教委副主任沈培新等陪同代表團成員在校內栽植了友誼松,增進了雙方相互了解,加強了合作。
二、5月,世界銀行專家Brookins、Rostron及Nightingale 3人視察合肥聯合大學貸款使用情況,認為合肥聯合大學是同類學校中世界銀行貸款使用較好的單位之一。
三、6月6日,應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科藝部的邀請,楊承宗校長、魯先恕副校長等一行7人在省教委副主任鹿世金率領下出訪聯邦德國,并簽訂了《會談聯合紀要》,確定5個重點共建專業。之后,代表團向省政府、省教委提交了訪問報告。
四、6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力群來校視察,在聽取伍潤生副校長關于學校工作情況匯報后,題詞“新事新辦”。
五、7月30日,一號學生公寓樓交付使用,建筑面積3018平方米(1985年12月25日動工),公寓管理實行承包制,學校提供住房和設備,學生按期交納租金,開始探索高校后勤社會化之路。
六、8月12日,合肥市編委合編字[1986]88號文件批復:經研究確定合肥聯合大學人員編制350名(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8.6,不含兼職教師),其中教師250名,師生比為1:12。在職人員按學生數的增加逐步配備,人員經費仍按省政府皖政[1983]158號文件批復第四條規定執行。
七、11月,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漢諾威大學發展規劃及結構研究所所長Geissler及副所長Back來校訪問,討論雙方合作問題。
八、11月8日,省長王郁昭對6月出訪德國代表團的訪問報告作了批示并主持召開會議落實配套經費1500萬元。
九、12月,學校進行職稱改革,聘任葉崇遠、巫昊、路培安為副教授。
十、11月底,學校派8位教師第一批赴聯邦德國進修,時間為1年。
一九八七年
一、3月13日,合肥聯合大學業余黨校成立。
二、3月至7月,聯邦德國贈送的大型精密儀器經緯儀、熱交換器、氣體調節裝置、超過濾裝置等設備到校。
三、4月14日,學校與聯邦德國霍爾茨明登高等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開展科技合作、信息交流、教師交流等活動,共同制定和執行科研計劃。
四、7月15日,安徽省委皖[1987]23號文件批復:經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學校仍維持原管理體制及隸屬關系,實行省、市雙重領導,以市為主,繼續堅持收費走讀、統一招生、不包分配、擇優錄用的辦學方向,鞏固和發展改革成果,要求省教委認真幫助學校搞好中德合作。
五、7月,從合肥工業大學聘請引進王春藻、韓繼生、魏祖堯、金樹德、李將霜、倪傳瑤等一批教授、副教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六、9月27日,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議會代表團在議長Bianke率領下來校訪問,了解第一批儀器到貨情況,并進行了座談。
七、12月14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政辦[1987]79號文件《關于合肥聯合大學管理職責分工問題的通知》就學校管理體制、組織人事、計劃招生和畢業生使用、經費與物資、教學和后勤管理、外事等方面工作,明確了省與合肥市的管理職責,解決了多年來分工不明問題。
八、12月28日,合肥聯合大學校黨字[1987]13號文件:經校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職業教育研究所(處級),隸屬省教委和學校雙重領導。
九、8月26日,學校派10位教師第二批赴聯邦德國進修,時間為1年。
一九八八年
一、3月,校廣播站成立(校團委負責)。
二、3月8日,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代表團再次來校進行友好訪問。
三、3月16日,杜宜瑾副省長來校視察工作,聽取了學校負責人關于學校工作情況的匯報,參觀了學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購置的儀器設備,并對學校工作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3月19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1988]41號文件通知,李之樸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龔存玲任黨委副書記;伍潤生回中國科技大學工作,不再擔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五、3月21日,安徽省教委教工農字[1988]07號文件,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在學校總編制內增設成人教育中專部,并開設工業與民用建筑、家用電器、機械制造三個專業。
六、3月26日,學校對7個教學組織進行了重新命名,定為:中文系、經濟系、建筑工程系、化學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基礎部。
七、5月28日,安徽省教委副主任朱仇美主持召開辦公會,副主任鹿世金、金輝、沈培新等參加,聽取校領導李之樸、龔存玲、魯先恕關于辦學情況和中德合作問題的匯報,并下發了會議紀要。
八、6月1日,世界銀行專家組一行三人Brookins、Sparrow、 Jones來校第二次視察。
九、8月26日,下薩克森州州長阿爾布萊希特來校訪問(參觀座談)。
十、9月20日,國家教委副主任滕藤來校視察,希望合肥聯合大學辦成移植聯邦德國教育經驗試點學校。
十一、11月11日,學校派6位教師第三批赴聯邦德國進修,時間1年。
十二、11月17日,安徽省外辦主任王杰與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辦公廳負責人納斯簽訂協議,明確了安徽省與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友好合作項目,凡赴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進修培訓的教師、管理和經濟人員都必須通過在合肥聯合大學工作的德籍教師的德語考試,此項工作由合肥聯合大學負責。
十三、12月10日,二號學生公寓交付使用,建筑面積3018平方米(1987年12月25日動工)。
十四、12月12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1988]370號文件通知:楊承宗任合肥聯合大學名譽校長,王季琨任黨委委員、副書記、校長,林啟錦任黨委委員、副校長。
十五、12月21日,市委書記陳光琳、副書記施偉國送王季琨校長到職,并和學校其它校領導進行座談,陳光琳在會上談了加強領導班子團結的重要性,希望互相配合,把合肥聯合大學辦得更好,市委盡力幫助和支持學校工作。
一九八九年
一、4月14日,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來校視察,在聽取校領導匯報后,詳細察看了中心實驗室,強調要充分發揮現代化儀器的作用。
二、“六·四”期間,學校形勢穩定、秩序井然,無重大事件發生。
三、7月29日,合肥市編委合編字[1989]33號文件批復:同意合肥聯合大學設辦公室、政治工作處、人事處、教務處、教學設備處、招生推薦辦公室、總務處、經濟系、機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化學工程系、中文系、信息工程系、基礎部、圖書館、工會、團委。同時設立校直屬科級機構保衛科、基建科、科技開發部。校辦公室內設正科級機構外事辦公室、財務科、檔案室。在此基礎上,校領導進行了分工。
四、8月15日,學生食堂交付使用,建筑面積1594平方米(1988年12月15日動工),食堂實行承包經營,學校提供場所和大中型炊具設備,由總務處根據“管而不包”的原則進行管理,繼續堅持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路子。
五、10月1日,學校400門NJ905縱橫制自動交換機開通使用。
六、11月8日,省教委教人字[1989]6l號文件批復: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建立“安徽省德語培訓中心”,為安徽省與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長期合作打下了基礎。
七、10月26日,校中心實驗室建制撤銷。
八、1989年,聯邦德國贈送的大型精密儀器物理檢測儀、多點測試儀、質譜儀、圓度檢測儀、通用試驗機、硬度試驗機、微機開發系統、邏輯分析儀等到校。
九、12月7日,學校派6位教師第四批赴聯邦德國進修,時間為1年。
一九九0年
一、1月19日,合肥聯合大學校黨字[1990]第1號文件,經校黨委研究決定:設立黨委工作部、學生工作處、職業教育系;撤銷原政治工作處、招生推薦辦公室。
二、2月14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1990]41號文件通知,省委決定,龔存玲不再擔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2月19日,組干[1990]49號文件,省委同意,王季琨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李之樸不再擔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職務。
三、6月4日至7月11日,王季琨校長一行5人出訪聯邦德國。
四、8月6日,綜合樓(現為教學二樓)交付使用,建筑面積4964平方米(1987年12月18日動工)。
五、9月10日,國家教委計劃司徐敦潢副司長一行3人在省教委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視察我校。
六、10月16日上午,合肥聯合大學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在新落成的小禮堂隆重舉行。出席此次大會的省市領導及知名人士有:省委副書記楊永良、省委常委、副省長邵明、我校名譽校長、著名科學家楊承宗教授、市委書記陳光琳、省教委副主任金漢杰等數十人。王季琨校長以“改革探索前進的十年”為題,作了慶祝講話。
一九九一年
一、2月25日,國家教育委員會教計[1991]32號文件批復:經研究同意撤銷合肥外語專科學校建制,將其改為合肥聯合大學外語部,其年度招生計劃列入合肥聯合大學總數內,不再單列。
二、3月1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合政人[1991]6號文件,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1991]第009號任免通知,姜貴榮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3月12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1991]57號文件通知,姜貴榮同志為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委員。
三、5月31日,安徽省教委和省新聞出版局同意創辦《合肥聯合大學學報》(工科綜合版),內部刊號為AHK一295。同年12月,《合肥聯合大學學報》(綜合版)第一期正式出版。
四、7月,省委書記盧榮景致函國家教委黨組副書記滕滕,提出根據安徽職教事業發展的需要,請求國家教委批準合肥聯合大學試辦本科職教師資班。國家教委教計[1991]123號文件批復:經研究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在學校層次仍為專科的條件下,試招四年制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職教師資班。學生人數列入本科層次,專業不列入本科專業點。
五、11月12日,安徽省新聞出版局正式批準校報《合肥聯大報》為安徽省內部報紙,刊號為AHB—136。
六、12月7日,學校派10位教師第五批赴德國進修,時間為1年。
一九九二年
一、2月28日,學校派7位教師第六批赴聯邦德國進修,時間為1年。
二、4月21日,安徽省教委教人字[1992]32號文件批復:經研究,同意成立合肥聯合大學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處級建制。
三、4月24日至25日,校第八屆運動會在科大西區運動場隆重舉行,本屆運動會共破兩項校紀錄。
四、6月5日,合肥市編委合編字[1992]30號文件批復:同意我校設立計算中心,處級建制。
五、6月12日,德國駐滬領事館總領事艾恩德博士訪問我校。
六、7月8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2]第21號文件,校黨委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勞動服務公司。
七、7月,經省教委批準,學校增設新型建筑材料、旅游經濟專業,將應用中文專業調整為現代秘書專業。
八、9月19日,聯邦德國下薩克森州卡爾·威廉·布盧姆和迪特·文策兩位教授來我校訪問。此次訪問主要考察了解下薩克森州贈送我校儀器的實際使用情況,旨在增進和加強我校與下薩克森州的友好合作關系。
九、11月2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2]第38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實習工廠。
十、11月26日下午,國家教委常務副主任朱開軒在安徽省教委鹿世金副主任陪同下視察我校。聽取了王季琨校長的匯報,參觀了信息系、建工系和機械系實驗室。
十一、12月10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2]81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教務處設教務科、師資科、教材科和電教科;校辦公室增設秘書科;黨委工作部設校刊編輯部;團委按團章的規定設置若干部;圖書館設采編部、期刊部和流通部;各黨政職能部門可設若干主任科員和副主任科員;各系(部、中心)設辦公室;按團章規定設置團總支(科級建制)。
十二、12月14日,接省委組織部組干字[1992]434號文件通知:省委同意,王祝生同志擔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
十三、12月19日,合肥市編委合編字[1992]60號文件批復:同意我校設立保衛處,撤銷保衛科。
十四、1992年,我校信息系主任巫昊發明的“應變式振膜氣體密度計”被評為92年安徽省發明成果金獎。
十五、1992年,為解決德國400萬馬克無償援助的配套資金及學校征收土地、興建教學實驗樓資金問題,省委書記盧榮景同志致信財政部遲海濱副部長,鄭銳致函張勁夫同志,請他請財政部王丙乾、遲海濱、項懷誠三位部長給予支持。張勁夫同志對此信作了重要批示,特批400萬元人民幣用于學校建設發展。
一九九三年
一、1月8日,安徽省教委人教函字[1993]004號文件批復:經研究,同意設置合肥聯合大學成人教育處。
二、3月1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3]8號、9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及合肥聯合大學旅游系。
三、4月3日至4日,國家教委高教司工科處劉志鵬處長來我校視察工作,勉勵我校爭取成為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學校。
四、4月12日,原世界銀行貸款專家組組長布魯金斯教授第三次訪問我校,在半個月時間里,布魯金斯教授參觀了學校有關系的實驗室,并與學校師生座談,舉辦學術講座。
五、5月11日,基礎部周正中教授和信息系巫昊副教授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證書。同年,建工系王春藻教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證書;校長王季琨教授榮獲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府特殊津貼”證書。
六、5月,省教委召開會議決定:“安徽省高等學校計算機水平考試辦公室”在合肥聯合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掛牌。
七、5月30日,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皖紀字[1993]36號文件批復:經省紀委研究并報省委批準,同意中共合肥市委關于成立合肥聯合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意見。
八、6月3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字[1993]第11號文件,經研究并報市編委批準,我校有關機構作如下變動:撤銷黨委工作部;成立黨委宣傳部;人事處更名為組織人事部;原黨委工作部的黨辦職能劃歸校長辦公室;組織、干部管理職能劃歸組織人事部;宣傳、統戰職能劃歸宣傳部。
九、6月20日,國家教育委員會教高司[1993]109號文件通知:合肥聯合大學無線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被確定為高等工程專科專業教學改革第一批試點專業。高教司將在5年后開始對該試點專業評估驗收。
十、6月29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3]第32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成立科技處,科技開發部隸屬科技處;校報編輯部、思想政治教研室隸屬宣傳部。
十一、7月17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3]第35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撤銷辦公室財務科,成立財務處。
十二、7月19日,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1993]第52號文件任免通知:孫業藩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
十三、7月24日,接安徽省委組織部組干字[1993]327號文件通知:孫業藩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委員、副書記,侯廷騮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書記職務。
十四、9月,我校化工系丁明副教授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十五、10月6日,安徽省教委教人字[1993]79號文件批復:經研究,同意合肥聯合大學恢復外國語言文學系。
十六、10月16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字[1993]第63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校辦公室下設的科級機構外事辦公室,現為校獨立科級機構。
一九九四年
一、3月17日,省高校校報第七屆年會在我校召開,來自全省26所高校的新聞工作者參加了會議。會議評選出好新聞49件,我校入榜3件。
二、4月9日,在校圖書館二樓會議室,召開了全校工改聯絡員會議,我校工資制度改革全面展開。
三、5月15日,中澳合資合肥伊聯機電有限公司成立簽字儀式在我校舉行。公司由澳大利亞福伊企業工程公司和合肥聯合大學實習工廠共同投資20萬美元建立。
四、5月21日,校第九屆運動會在科大西區運動場召開,此屆運動會是建校以來規模最大、參賽運動員最多的一次運動會。
五、6月25日,校圖書館附樓竣工,建筑面積585平方米(1993年11月底動工)。
六、6月30日,我校4個集體、4名個人首次獲得“全省高校教學先進單位”和“全省高校優秀教務工作者”稱號。
七、1994年,安徽省高校舉行首次計算機水平考試,我校292人獲得等級合格證書,其中35人獲得優秀證書。
八、1994年,徐悲鴻教育基金首次向我省高校頒獎,我校有兩名學子獲此殊榮。
九、11月4日,第三次中德合作四院校校長協作會議在我校舉行,合肥聯合大學、杭州應用工程技術學院、南京機械專科學校、寧波高等專科學校以及各校的校長和院長們分別在會上通報了一年來各院校與德國進行合作交流的情況,交流了各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舉措及做法。會議期間,四院校校長還參觀了德國下薩克森州在我校援建的各類實驗室。
十、1994年,我校《廢分子篩廢鋁氧的綜合利用研究》項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一九九五年
一、2月15日,中共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一[1995]38號文件,經市委常委會議研究同意:楊義青、王祝生、侯廷騮三位同志為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委員。
二、3月6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一[1995]41號文件通知:接省委組織部組干字[1995]42號文件通知:省委同意,王季琨同志不再擔任合肥聯合大學校長職務;提名楊義青同志擔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同日,接省委組織部組干字[1995]52號文件通知:王季琨同志不再擔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書記、委員職務。
三、3月13日上午,新任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齊配先生訪問我校,孫業藩、楊義青、林啟錦副校長接待了德國客人。
四、3月25日,來自美國馬里蘭州的布朗先生,在我校接受了校董事會董事聘書和經濟系名譽教授證書。
五、1994年,學校出臺了《合肥聯合大學委培生、自費生貸學金實施辦法》。1995年4月,首批貸學金發放到位,貸學金總金額6500元,15名新生獲貸學金。
六、5月30日,我校與韓國簽訂教育文化合作協議,副校長楊義青和韓國李根珠理事長在合作書上正式簽字,雙方就“互派留學生、在中文旅游系設優秀學生獎學金、共同建立中韓國際學術教育交流中心”等事項在協議書上簽字。這是繼中德教育文化合作后,我校再次與國外簽訂的教育文化合作協議。
七、10月11日上午,我校隆重集會慶祝建校15周年。原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合肥聯合大學名譽校長、著名科學家楊承宗教授,原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合肥聯合大學董事會董事長鄭銳同志,安徽省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委副主任劉倫光,合肥市委副書記龔存玲、車俊,市人大副主任李之樸,副市長朱維芳以及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的其它負責同志應邀參加了慶祝活動。副校長楊義青同志在報告中回顧了我校 15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八、我院蔡敬民講師主持申報的“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研制和性質研究”獲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這是我院首次獲該項目資助。
九、12月9日上午,校首屆教職工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此次大會歷時三天,通過了五項提案。
一九九六年
一、1月11日,合肥聯合大學記者團成立并召開了首屆年會。
二、1月18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一[1996]20號文件轉發省委組織部組干字[1995]508號文件通知:省委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林啟錦同志退休。
三、1月20日,我校校友陳評、周林立當選為安徽省首屆“十佳”新聞工作者。
四、5月14日至17日,國家教委專家組一行4人對我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改工作進行期中考查。
五、5月26日至28日,安徽省成人高等教育專家評估組一行對我校成人教育進行了評估,評估合格。
六、6月12日至29日,省教委副主任伊為民、外事處處長黃元訪、我校副校長姜貴榮、外辦主任孫建安一行4人應邀出訪德國下薩克森州,與下薩克森州科學文化部洽談共建合肥聯合大學合作交流計劃,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東弗里斯蘭應用科學大學簽署了有關合作辦學、合作科研協議書,同時還訪問了萊法州美因茲應用科學大學。
七、7月17日,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一[1996]196號文件通知:接省委組織部組干[1996]212號文件通知,省委決定:侯廷騮同志不再擔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委員、校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委員職務。
八、9月中旬,“陳香梅教育獎”在安徽飯店舉行首次頒獎儀式,我校5位教師獲得該項獎勵。
九、10月31日下午,明愛(倫敦)學院總務長郭明智先生、米德塞克斯大學亞太研究事務主任安乃特教授和哈頓學院國際交流事務主任來恩斯小姐一行3人來校訪問,這是英國高等教育代表團首次訪問我校。校領導孫業藩、楊義青、姜貴榮會見了代表團全體成員,并就雙方學校間的師生交流和聯合辦學進行了探討。
十、12月19日,我校副校長楊義青和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布魯姆教授在深圳共同簽署了題為《繼續加強合肥聯合大學與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合作》的協議。
十一、1996年,學校經市人大、市政府批準,第四次征用土地71.2畝。至此,合肥聯合大學共征用土地201.2畝。
一九九七年
一、1月15日,根據《安徽省機關檔案管理升級評分標準》的要求,省檔案局考評組對我校檔案管理升級工作進行了認真考評驗收,我校檔案管理以96.2分晉升為省檔案管理一級先進單位。
二、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皖政辦秘[1997]62號文件批復:合政[1996]173號文件、合政[1997]6號文件悉,根據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意見,現就合肥聯合大學領導體制問題批復如下: .
1、同意將合肥聯合大學領導體制調整為由合肥市主管和領導。領導體制改變后,合肥聯合大學的教育教學行政管理仍由省教委歸口管理與指導,同時仍享受和省屬全日制高等院校相同的待遇。
2、省教委原每年撥給合肥聯合大學的教育經費保持不變。
3、合肥市要加強學校的領導,加大投入,努力把合肥聯合大學越辦越好。
三、9月1日,德國下薩克森州議會議長霍斯特·米爾德率下州議會和政府代表團一行11人,在省教委副主任伊為民、省外辦副主任陶光銀、省教委外事處處長黃元訪的陪同下訪問我校。
四、9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1997]47號文件批復,根據工作需要,經研究決定:干興初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
五、9月5日,中國共產黨合肥市委員會合[1997]37號文件通知,接省委組織部組干字[1997]300號文件通知,省委決定:鄒淦泉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書記;干興初、余家國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
六、12月28日,學校制定合肥聯合大學三年發展規劃(1998—2000年):加大改革力度,加強管理,加強產、學、研工作,增加基建投入,繼續發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力爭到2000年,將學校建成在校生達3000人以上、師資隊伍達350人規模的以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有特色的綜合性大學。
一九九八年
一、3月,安徽省德語培訓中心(設在我校)在停辦幾年后恢復辦學。
二、3月27日,合肥市委常委會討論合肥聯合大學經費投入和管理體制問題,會議決定:經費投入由市財政撥給。成立市高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教委。
三、4月1日,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委主任陳賢忠、省教委副主任徐根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校黨委書記鄒淦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炳章、副市長王林建等一行來我校調研。
四、5月,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龍貝格一行來我校參觀訪問。
五、5月5日至6日,合肥市科委組織專家對本市98年度重點科研項目(工業類)進行評審,共確定19個項目立項,其中我校蔡敬民副教授主持申報的“酶法制備寡木糖及其在保健食品工業上應用”項目,是我校首次獲市科委立項的科研項目。
六、7月,學校召開教學委員會,專題討論計算機課教學問題,實施“學歷+證書”教學計劃(此后,機械、旅游等專業相繼實施這一計劃)。
七、7月20日,我校在合肥保健食品總廠舉行“廠校共建”簽字儀式暨“合肥聯合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掛牌儀式,這是合肥聯合大學首批教學實習基地之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校黨委書記鄒淦泉出席了儀式。
八、8月,男女學生公寓維修一新,在合肥高校中率先給每間學生宿舍安裝校園201卡電話,共安裝了540部話機。
九、9月,由校長辦公室編印的《信息簡報》創刊。
十、9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合肥聯合大學學報》為公開發行刊物,刊號為CN34一1182/G4。
十一、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字[1998]53號文件通知,經研究決定:吳智洋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中共合肥市委組織部組干一[1998]255號文件通知,吳智洋任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委員。
十二、11月14日,省教委領導陳賢忠、金輝、徐根應及市人大主任鄒淦泉、市委副書記許道明、市長助理張雪平等在市人大進行座談,探討籌建合肥大學有關事宜。
十三、11月15日,由我校舉辦的合肥市首期職業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班的103名教師圓滿結業。
十四、12月,職業培訓中心大樓交付使用,建筑面積5515平方米。
十五、12月28日,國家教育部專家組一行7人抵達我校,對信息工程系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改試點進行為期三天的評估驗收。結果為:有特色專業,評估合格。
十六、12月30日,德國學術交流中心中國辦事處主任施耐德一行3人訪問我校。
十七、1998年底,學校完成了實物分房,提前實現了人均住房面積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80%的目標。
一九九九年
一、1月28日至30日,日本久留米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科技代表團一行3人來校訪問。
二、4月12日至14日,德國下薩克森州東北應用科學大學教授拜爾一行4人應邀來校參觀訪問,副校長楊義青教授會見并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領域交換了看法,達成了有關方面的共識。
三、4月15日,副省長蔣作君、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坦、省教工委副書記陸勤毅、時任合肥市市長助理張雪平率省計委、省財政廳、省人事廳、省勞動廳及省、市教委等部門負責同志就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問題來我校調研。
四、4月16日,省人大副主任朱維芳一行在校黨委書記鄒淦泉陪同下來校視察,就學校建設發展中的有關事項征詢了學校和有關方面的意見。
五、4月30日,基礎部組隊參加的199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兩個參賽隊分獲賽區三等獎和成功參賽獎,此次是我校首次組隊參加這項大賽,首戰告捷。
六、4月30日,成教院牽頭與合肥英語之角進修學院等六所院校達成合作辦學協議。
七、5月2日至5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代表團訪問我校,雙方就下一階段合作達成協議。
八、5月3日至5日,中德合作院校交流協作會議在我校召開,參加會議的有杭州應用工程技術學院等六所高校。
九、5月8日至9日,學校舉行第十屆田徑運動會,這是建校以來、比賽項目最多的一次體育盛會。本屆運動會共打破5項校紀錄,創3項新紀錄。
十、5月19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1999]第14號文件,經校黨委研究決定,撤消合肥聯合大學設備處。
十一、5月19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1999]第18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處級建制,原成人教育處建制保留),成人教育學院與成人教育處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個機構。
十二、5月24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9]第19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撤消合肥聯合大學科技處,成立合肥聯合大學科技產業處。
十三,5月24日,合肥聯合大學校內字[1999]第20號文件,經校黨委研究決定,化學工程系更名為化學生物工程系(簡稱生化系)。
十四、6月22日,市政府領導來校現場辦公,協商解決校園內二里河治理問題。副市長厲德才同志主持會議。市計委等有關部、委、局辦及郊區和常青鎮政府有關負責同志、校黨委書記鄒淦泉等校領導參加會議。會議決定,關于該段二里河治理資金問題,合肥聯大自籌100萬元,其余由市二環指揮部出資。
十五、7月9日,合肥市代市長車俊主持召開市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我校副書記、副校長干興初列席。會議聽取了市長助理張雪平關于組建合肥大學有關情況的匯報,同意組建合肥大學,定位為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以市政府名義向省政府積極申報。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組建合肥大學所需經費1.2億元由市財政在五年內解決。
十六、7月,新建兩棟學生公寓樓交付使用,總建筑面積7762平方米。
十七、8月,實習工廠交付使用,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
十八、8月,根據學校與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的合作協議,學校派遣經濟系、機械系4名學生赴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學位。
十九、9月16日至29日,對全校1170名新生進行了軍訓,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是建校以來第一次開展新生軍訓工作。
二十、9月22日,安徽省高校設置專家評審論證會在安徽日報社迎賓樓召開。會議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三校合并組建合肥大學。合肥大學定位為以本科為主,多學科、多層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并報教育部審批。
二十一、9月24日至26日,韓國韓瑞大學代表團一行4人應邀來校訪問,雙方就兩校間今后互派留學生和開展學術交流簽訂了合作協議。
二十二、10月26日,系處級以上干部“三講”教育動員大會召開。根據中央和省、市委文件精神和統一要求,此次“三講”教育歷時兩個月。
二十三、11月6日,化學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丁明副教授主持的省“九五”攻關項目“云母粉表面膜改性與云母鈦珠光顏料的制備”通過了安徽省科技委員會主持的鑒定會鑒定。
二十四、11月16日至24日,應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邀請,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干興初等組團訪德,取得圓滿成功。
二十五、1999年,計算機工程系被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正式批準為安徽省NIT培訓基地。
二十六、截止1999年底,合肥聯合大學成批和零星派往聯邦德國及其它歐美國家進修的教師共69人。
二000年
一、1月3日,合肥市副市長張雪平主持召開了合肥大學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張東安、何炳章等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認為,將合肥聯大、合肥教院、合肥師范三所學校優化整合,組建合肥大學,是合肥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需要,是科教興市及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體制改革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為合肥人民辦的一件大實事。會議決定,成立專門辦事機構合肥大學籌備辦公室,負責籌備合肥大學的具體工作,辦公室設在合肥聯大。
二、1月,校教務處副處長方康年主持省教育廳科研課題《新型減速器及強化處理的研究》,該課題組研制的“螺旋減速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三、2月13日至22日,校黨委副書記余家國及有關系主任組成代表團,出訪日本考察,與久留米高等專科學校進行學術交流、校際合作洽談,并參觀考察該市近郊的高新技術企業、福岡市九州大學、東京國立機械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四、3月4日,德國下薩克森州教授代表團一行4人來校訪問,共商中德第二輪合作事宜,邀請我校3名教師赴德講學和參與科研。
五、3月5日,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部長奧帕曼博士率領的16人代表團訪問我校。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與我校就下半年派遣留學生赴德國學習、教師參與合作科研等有關合作領域達成協議,簽署了我校學生赴德學習國際商務與管理專業的合作備忘錄。
六、4月,學校完成8#教工住宅樓(3700平方米)的驗收、交付使用工作。
七、5月,由校基礎部組織學生參加的199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揭曉,我校分獲賽區三等獎及成功參賽獎等四個獎項。
八、5月,計算機工程系被批準為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的考點。
九、5月,學校新圖書館開工建設。
十、7月5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2000]第17號文件,經研究決定:計算機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合并組建計算機信息工程系,組建后的計算機信息工程系成立系黨總支委員會(正處級)。
十一、7月10日至16日,校團委組織學生成功開展校首次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十二、7月,生化系皇甫立霞、吳克兩位副教授被評為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
十三、7月,我校完成的省“九五”攻關項目“云母鈦珠光顏料制備”與中國科技大學新材料公司達成產業化協議,我校以25%的技術股參加該項目的投資生產。
十四、8月,我校向德國東福里斯蘭/奧登保/威廉港應用科學大學派出了32名留學生,開啟了我校大規模的學生國際交流。
十五、8月24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字[2000]第21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計算機網絡中心,正處級建制。該中心負責全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多媒體(含電教)輔助教學和計算機網絡建設及管理等。
十六、8月,我校7項科研項目獲省級科研立項,其中教務處楊久志副教授申報的“具有勵磁的倫代爾(ludell)汽車發動機研究”是我校首次獲得的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十七、8月,生化系丁明教授等研制的“小環境快速降溫氣霧劑”獲國家發明專利。
十八、9月16日,安徽省高校設置評審專家論證會召開。一致同意合肥聯大、合肥教院、合肥師范三校合并組建本科層次的合肥學院,上報國家教育部審批。
十九、9月16日,我校應邀赴京參加為期30天的“國際教育交流展”,以圖片、錄像和文字形式,展示我校15年來與德國下薩克森州共建合肥聯合大學的合作成果。
二十、9月,新學生食堂2076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十一、10月11日,學校隆重舉行建校20周年慶典大會,前來祝賀的有省市領導、兄弟院校領導、校歷屆領導和參與合肥聯大創建的老同志、校友代表及其他各屆人士計80多位。
二十二、10月16日,中共合肥市委合[2000]28號文件通知,劉立成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嘯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委員;免去吳智洋同志合肥聯合大學黨委委員職務。
二十三、10月16日,中共合肥市委合[2000]29號文件通知,陳嘯同志任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免去吳智洋同志合肥聯合大學副校長職務。
二十四、10月23日至27日,日本久留米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柳謙一教授一行來校訪問,并給師生作了多場專題學術講座。
二十五、10月,學校首次設立“教材建設基金”,制定出臺了《教材建設經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資助6名教師參加國家統編教材的編寫。
二十六、10月30日,應德國奧登堡—東福里斯蘭—威廉哈芬應用科學大學校長的邀請,原我校副校長吳智洋隨市經濟友好代表團對該校及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增進了校際交流與合作。
二十七、11月10日,學校舉行首屆優秀課堂教學獎頒獎大會,19名教師獲獎。
二十八、11月19日至26日,應韓國大田教育廳和韓瑞大學的邀請,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干興初等一行4人組團隨省教育廳代表團訪韓,取得圓滿成功。
二十九、11月,經省高校暨專業設置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土木工程、英語三個專業升為本科,并于次年起招生。
三十、12月,蔡敬民副教授等申報的“從海洋生物篩選酶制備低分子量巖藻多糖的研究”課題獲準為中國科學院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青島)第七批開放研究課題,經費4萬元,這是我校第一次在國家級實驗室獲得科研立項。
三十一、12月,我校蔡敬民副教授主持的“微生物木聚糖酶制備及性質研究”獲安徽省1999年度“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標志我校在政府設置的“自然科學獎”上實現零的突破。
三十二、12月,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和旅游管理兩專業分別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重點教改試點專業和省級教改試點專業,并提供12萬元的經費資助。
二00一年
一、2月7日至9日,韓國韓南大學校長申言杓博士和國際交流部主任張海東先生來訪,與我校簽訂了合作協議,內容包括雙方在2001年派遣留學生、教師交流、生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二、2月16日,國家教育部張保慶副部長在省教育廳和合肥市相關領導陪同下來我校視察。
三、3月9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2001]第5號文件,經研究決定:建立校直機關黨的總支委員會,正處級。
四、3月26日,奧登堡/東弗里斯蘭/威廉港應用科學大學校長雅德姆斯教授、副校長普特教授,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校長安德雷斯教授、邁納斯教授等一行來訪。校領導就我校與上述兩校的合作交流進行了會談,并簽署合作協議。
五、4月1日至6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布魯姆教授來訪并進行講學。校領導干興初、余家國與布魯姆教授就兩校的進一步合作與交流進行會談,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會見了布魯姆教授。
六、4月12日,郭萬清代市長在張雪平副市長等同志陪同下來我校視察,聽取了校領導關于學校近年來建設發展狀況及今后五年規劃的情況匯報,并表示合肥市政府仍將和省教育廳一道,繼續支持合肥聯大的建設與發展,幫助學校解決當前存在的困難和突出問題。
七、4月13日,美籍華人、合肥聯合大學1987屆新聞專業畢業生、現任美國華蓮公共關系公司常務主任李鐵君女士來訪。17日,合肥市人大主任、校黨委書記鄒淦泉親切會見了李鐵君女士。19日,李鐵君女士為我校學生作了《美國見聞》的專題報告。
八、4月24日,學校舉行授予趙誠惠女士“優秀外籍文教專家”稱號頒授儀式,隆重表彰趙女士5年來為促進中韓高校間合作辦學作出的積極貢獻。
九、5月23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2001]第14號文件,經研究決定,成立藝術設計系,撤消工業設計教研室。
十、5月24日,德國下薩克森州議長羅爾夫·威爾施泰德、副議長布里吉特·利特芬等一行共10人來訪。德國客人一行參觀了校史展及德訓班,并了解了赴德留學生學習情況。
十一、5月27日,校二屆一次教代會暨五屆一次工代會歷時三天,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十二、6月13日,韓國原州市市長韓尚澈一行3人來訪。
十三、6月17日,以陳德祺教授為組長的教育部專家組一行五人,對我校申報國家級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的旅游管理專業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我校旅游管理專業積累了較好的辦學經驗,建議教育部高教司將該專業列為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十二、6月18日,校韓語優秀獎學金頒發暨韓文圖書捐贈儀式在中文系、旅游系多媒體教室隆重舉行。參加頒發暨捐贈儀式的有合肥市教委領導,韓國瑞山市教育廳金炯淳廳長,韓籍教師趙誠惠、樸南圭以及學生代表共50余人。
十三、8月8日上午,省長許仲林在市長郭萬清、市人大主任鄒淦泉等省市領導陪同下,來到合肥聯合大學看望聯系省人大代表、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干興初同志,在訪談中,干興初同志就我校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了建議。
十四、9月1日,中文旅游系趙康年副教授獲安徽省教育廳“全省優秀教師”表彰獎勵。
十五、9月3日,學校舉行了隆重的新圖書館開館儀式。
十六、9月,本年度我校高考招生生源充裕。共招生2210人,其中本科900人(含對口升學160人),專科1310人(含對口升學180人)。
十七、9月5日至6日,以江漢大學校長李進才為組長的教育部專家組一行6人,受教育部的委托,對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在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并基礎上組建合肥學院進行了實地考察。專家組充分肯定了學校20多年來所取得的辦學成就,認為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兩校合并組建合肥學院已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規定的標準,同意提交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
十八、9月15日,“合肥高等學校職業技能鑒定所”在校計算機信息工程系成立。
十九、9月17日,中共合肥聯合大學委員會校黨[2001]第19號文件,經研究決定,設立合肥聯合大學人民武裝部(正處級建制),與保衛處合署辦公。
二十、10月2日至14日,應德國下薩克森州東弗里士蘭—奧登堡—威廉哈芬應用科學大學、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的邀請,在省委教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陸勤毅同志的率領下,校黨委副書記余家國等一行4人對下州五所應用科學大學進行了工作訪問。
二十一、10月15日至21日,應韓國韓南大學的邀請,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立成同志率代表團一行3人對韓國韓南大學、韓瑞大學等進行了訪問。期間,代表團還拜會了大圣學院董事長金博士、瑞山市新聞社白承億社長和瑞山市教育廳金炯厚廳長,并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
二十二、10月17日,日本關西學院院長田中彰子女士及學生科科長安英杰先生來訪,就開展中日文化及教育交流、互派留學生、聯合培養精通日語的IT人才等進行了友好商談。
二十三、10月25日至28日,韓國韓瑞大學校長咸基善先生一行5人應邀來訪,雙方回顧了1999年兩校建立校際關系以來所進行的各種卓有成效的合作,同時就明年的合作交流進行了磋商,并簽署了協議。
二十四、11月2日,學校2000至2001學年度優秀人員表彰大會在黃山路禮堂舉行,有關校領導和羅頓機構副總經理張清(88屆校友)出席了會議。共有1544人次受到表彰,其中,7人首次獲羅頓獎學金。
二十五、11月,經省教育廳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通過,我校新增7個本科專業,即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化學工程與工藝、土木工程、工業設計、漢語言文學、經濟學,于次年秋季開始招生。
二十六、12月6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加布里爾率代表團一行27人,在外交部外交協會副會長辛福坦和省、市外辦領導陪同下來校訪問。
二十七、12月中旬,我校征兵試點工作圓滿結束。此為首次從高校在校大學生中征兵,省市征兵辦經省教育廳批準,確定我校與安徽大學為今年省征兵試點高校。
二十八、12月,中國人民建設銀行首次在我校開展助學貸款。此類商業性貸款,今后每學期一次。
二十九、我校計算機信息工程系接受對外友協的委托,首批選派30名2002年應屆畢業生作為赴日研修生。
二00二年
一、2月4日,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一期征用土地171.45畝。
二、3月11日,根據中共合肥市紀委、組織部、財政局、人事局、國有資產管理局《關于在籌備合肥學院過程中嚴格控制提拔干部、凍結機構編制和進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學校研究決定,對我校國有資產進行全面清查。
三、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發函[2002]4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并組建合肥學院的通知》,經研究,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并組建合肥學院;同時,撤銷合肥聯合大學和合肥教育學院的建制。并明確合肥學院系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學校應逐步過渡到以實施本科教育為主;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等。
四、3月22日,我校正式聘請德國下薩克森州東北科技應用大學巴亞教授為我校建工系名譽教授。
五、3月25日,在與交通銀行合作的基礎上,學校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簽訂銀校合作協議,貸款4000萬元,為合肥學院新區基建工程的順利完工提供了資金保證。
六、4月,校圖書館與中國科技大學圖書館簽訂資源共享協議,科大向我校提供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極大地豐富了我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
七、4月3日至8日,德國下薩克森州東弗里士蘭—奧登堡—威廉哈芬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普特一行4人應邀來訪,雙方就2002年我校擬派該校留學的學生交流計劃交換了意見。期間,代表團考察了我校的德語教學情況,并與鄒淦泉書記一起出席了記者見面會。
八、4月15日,我校首位海外培養博士蔡敬民教授獲得德國耶拿大學理學博士學位,返校工作,他還向學校無償捐獻了價值數十萬人民幣的實驗器材和貴重試劑,這些物品對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研究水平和辦學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九、4月20日,我校組織首批校級教學研究和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的結項、評審和驗收工作。共提交研究項目7項、重點課程建設項目6項,專家評審后均同意結項并給予充分肯定。
十、4月,機械系向美國AUTODESK公司申請ATC授權獲得批準,該公司按年度對我校ATC培訓中心業績予以審核。
十一、5月14日,學校召開教學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重點研究、討論有關教學管理文件的制定及教師進修等有關事宜,審議并通過了我校2002年度教師進修計劃及教材建設基金第二批資助的建設項目。
十二、5月21日至23日,在合肥市政府的安排下,我校黨委副書記余家國等一行應邀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校院領導一起參加了在韓國大田市舉辦的“世界科技城市聯盟”(簡稱WTA)研討會。
十三、5月,我校經濟系教師陳蕾在“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中榮獲三等獎。
十四、6月2日至14日,校領導干興初一行4人應邀對德國東福里斯蘭應用科學大學、格廷根應用科學大學及下薩克森州其它四所應用科學大學進行工作訪問,并看望了正在下州各高校學習的我校留學生,受到霍爾茲明登市長、威廉哈芬市長的友好接見,訪問取得圓滿成功。
十五、6月10日,經濟系主任阮應國教授被合肥工業大學學位委員會聘為產業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30日,阮教授受聘擔任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
十六、6月,成立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領導小組,先后數次組織學習了安徽省、教育部關于后勤社會化改革工作的相關文件、材料,并結合學校下一步“后改”工作實際,做出校“后改”工作的計劃安排。
十七、6月,通過科研合作我校正式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從海洋微生物發現活性先導化合物》子課題項目的部分工作,由蔡敬民教授承擔該課題組組長。
十八、6月24日,學校成立大學生心理咨詢與輔導中心指導委員會。
十九、7月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02]79號文件,《關于同意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并組建合肥學院的批復》,省政府同意在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合并的基礎上,組建合肥學院,同時撤銷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的建制,鑒于合肥師范學校已先期并入合肥聯合大學其建制也一并撤銷。并明確合肥學院系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7000人。
二十、7月,學校校園網二期工程建設正式啟動。此項建設涵蓋了宿舍區、化工樓、藝術系等處的布線施工,并對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用戶管理作了進一步完善。8月底,布線施工和管理系統整合工作基本完成。
二十一、8月19日,中共合肥市委合[2002]73號文件,經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合肥學院領導小組,組長許道明,第一副組長張雪平,副組長干興初、林存安、丁元生,成員鄭永紅、陳嘯、張錦恒。
二十二、8月31日,合肥學院秋季招生錄取工作順利結束,共錄取新生3070人,其中本科生1225人,專科生1845人。今年是我院更名、升本后首次招生,同時也是第一次實行遠程網上錄取,招生種類、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二十三、9月10日,在中日邦交三十周年來臨之際,首屆中日兩校——中國合肥聯合大學與日本久留米國立高專專科學校校際間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研討會內容主要集中在生物與化學等學科領域,各自匯報、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十四、9月13日至18日,下薩克森州東北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互赫斯穆特為團長的四人來訪,就兩校2003年的具體合作計劃進行磋商,并就教師進修、博士生培養、派遣留學生等達成較為一致的意見。期間,代表團一行得到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同志的會見。
二十五、9月14日,德國希爾德斯海姆/赫爾茲明登/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教授Nelles博士一行二人來我校進行學術訪問,就有關我校環境保護學科建設和教學計劃的完善,與我校共同協商并達成一致見解,同意由Nelles教授倡議的在歐盟委員會申請“中德雙方共建合肥聯合大學環境保護學和環境保護專業教學計劃的可持續建設”教學研究項目。
二十六、9月23日,根據教育部及安徽省教育廳的文件精神要求,我校對1991—2000年共5715名畢業生的學歷證書進行了電子注冊。
二十七、9月23日,經研究決定,成立合肥聯合大學學報編輯部(正處級建制),與職教研究所合署辦公。
二十八、11月20日,我校聯合選區正式投票選舉活動隆重舉行,農工民主黨黨員、中文系趙康年副教授當選合肥市蜀山區第一屆人大代表。
二十九、11月20日,教育部專家組一行兩人在省教育廳有關領導陪同下,來我校進行畢業生就業工作調研,重點了解近幾年我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和針對畢業生就業中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我校對國務院下發的國發辦[2002]19號文件的落實情況。
三十、11月30日,以校黨委副書記劉立成為團長的安徽省教育代表團一行7人,對德國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技大學進行為期12天的訪問。
三十一、12月9日,校征集在校大學生入伍試點任務圓滿完成,通過宣傳教育、思想發動、報名登記、體檢政審、系里推薦,經蜀山區人武部批準,共18名同學參軍入伍。
三十二、12月16日,經濟系夏露同學作為我校唯一代表參加安徽省第十一次團代會。
三十三、12月17日,韓國駐上海領事館領事李豐奎、樸贊鉉來訪,受到校領導干興初、余家國的親切會見。
三十四、12月,丁明教授承擔的“九五”攻關項目《云母粉的表面包膜性和云母鈦珠光顏料的制備》與安徽氯鹼集團合肥天辰塑料有限公司達成技術入股轉化意向,學校產業化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十五、12月31日,我校扶貧捐贈儀式在宿州市蛹橋區欄桿鎮西李村舉行,校領導干興初將飽含我校師生對貧困群眾深情厚意的15臺拖拉機、8套旋耕機和1.2萬元種羊款捐贈給當地群眾,并援建該村科技文化室。
二00三年
一、1月15日,合肥學院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定了《合肥學院南區配套項目建設和管理有關問題的協議》,管委會根據我院后勤服務社會化的要求,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負責為我院提供公寓、餐飲、醫療、郵電、銀行、書報店、商業服務等社會化配套服務項目,以滿足我院后勤社會化需要。
二、2月28日,學院三校區80余名中層以上干部舉行首次會議,市委副書記、市教育工委書記、學院領導小組組長許道明作重要講話,學院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干興初代表領導小組成員講話,副市長、學院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張雪平主持會議。
三、3月至5月,學院首次參加專升本招生錄取工作,共招收英語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學生176人。
四、3月,我院41位學生赴德國留學,6位赴韓國韓南大學留學。
五、3月9日至23日,德國漢諾威大學副校長霍恩率領的代表團一行4人來訪。
六、4月,三校區全體師生眾志成城抗擊“非典”。
七、4月,學院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工作領導小組從整體上制定本科專業5年發展規劃,對現有的15個本科專業進行梳理,投資建設,對擬建的10個本科專業進行研究,規劃目標。
八、7月10日,南滟湖校區教學群樓交付使用,建筑面積50819平方米(2002年7月8日動工)。
九、6月25日,中共合肥市委合[2003]24號文件通知,經市委研究同意成立中共合肥學院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接中共安徽省委皖[2003]114號文件通知,省委決定:丁元生、林存安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劉立成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蔡敬民、鄭永紅、陳嘯、丁明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經市委研究決定:張錦恒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
十、6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2003]32號文件通知,蔡敬民、鄭永紅、陳嘯、丁明任合肥學院副院長;干興初、余家國、王祝生任合肥學院督導員(保留副廳級待遇)。
十一、6月30日,合肥市委領導來我院宣布中共合肥市委合[2003]24號文件,關于合肥學院領導班子的任職決定,決定由丁元生主持院黨委工作,蔡敬民主持院行政工作。新的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分別由院黨委副書記丁元生、林存安,副書記、紀委書記劉立成,副院長、黨委委員蔡敬民、鄭永紅、陳嘯、丁明,黨委委員張錦恒組成。
十二、7月5日,中共合肥學院院黨[2003]第1號文件下發,召開三校區原中層以上負責人會議,強調樹立大局意識,嚴格組織紀律,加強各項管理工作。
十三、7月,我院留德博士、副院長蔡敬民教授成為我院首位獲教育部“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共4.5萬元人民幣)的受助人。
十四、7月20日,凍結三校區原有財務支出帳戶。
十五、7月29日,印發合肥學院院內[2003]5號文件和中共合肥學院委員會院黨[2003]5號文件,宣布50名中層干部任用名單。
十六、8月,完成文科系、教輔及有關處室向南滟湖校區的搬遷工作。
十七、8月26日,安徽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車俊和市委副書記孫志剛、副市長張雪平以及市直有關部門領導視察了新組建的合肥學院和學院南滟湖校區建設,聽取了學院工作匯報,并作重要講話。
十八、8月30日至31日,2783名寧國路校區和黃山路校區老生搬遷至新建的南滟湖校區學生公寓。
十九、9月1日,合肥學院新賬戶正式起用。學院南滟湖、黃山路校區按時開學、上課。全院開展三校區資產清理、交接和資產整合調配工作。
二十、9月,我院鐵通數字電話虛擬網開通,實現三校區四個區域通話免費服務,并可直接撥號打進打出外線。
二十一、9月,我院副院長蔡敬民教授主持的“酶法制備功能性低聚木糖的生產工藝”項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中國發明專利證書。
二十二、9月9日,合肥市人大副主任甄長琢、何炳章一行8人視察我院南滟湖校區。
二十三、9月14日,中共安徽省委皖[2003]185號文件通知,趙良慶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免去其安徽行政學院(安徽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委員職務。9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2003]47號文件通知,趙良慶任合肥學院院長,免去其安徽行政學院(安徽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職務。
二十四、9月,我院德籍外教奧拉夫·云克獲省第六屆“黃山友誼獎”。
二十五、9月,我院52名學生赴德國三所高校學習,13名學生赴韓國韓瑞大學留學。
二十六、9月,合肥學院成立后首次面向全國13個省招生3001人,其中本科段1401人,專科段1350人,對口招生250人,共錄取外省考生260人。新生報到率為88.6%。
二十七、9月,學校配合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恒置業公司完成南滟湖校區8幢學生公寓、餐廳及動力中心等的后勤社會化建設。
二十八、9月,學院南滟湖校區計算機網絡中心三個125座學生用機房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十九、10月21日,《光明日報》C2版半個版以《改革鑄造特色,開放成就優秀—合肥學院致力建設國際化應用型高等學校紀實》為題,對我院進行全面宣傳報道。
三十、10月22日,召開首次教學工作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新建本科院校教學工作會議精神。
三十一、10月20日至11月27日,學院舉辦首期黨校培訓班,共338名學員結業。
三十二、10月,我院21名學生獲2003年度國家獎學金。
三十三、10月29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副校長邁耶教授一行4人來訪。
三十四、11月8日,《合肥教育學院學報》、《合肥聯合大學學報》分別榮獲2002—2003年安徽省高校學報優秀期刊一等獎。
三十五、11月8日,韓國駐滬總領事樸相起一行3人來訪。
三十六、11月17日,洛陽大學專程組團到我院考察“升本”前后工作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況。
三十七、11月19日,國家、省語言文字委員會檢查團對我院的語言文字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做出評價:領導垂范、制度健全、落實有力、成效顯著。
三十八、11月30日,學院《高教時訊》首期編輯發行。
三十九、11月,學院申報旅游管理、會計學、小學教育、藝術設計、生物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德語七個本科專業,全部獲省教育廳組織評審通過,其中旅游管理、會計學、小學教育三個專業獲國家教育部評審備案。
四十、12月10日至15日,德國漢諾威大學校長雅德崔姆斯、副校長霍恩一行2人來訪。
四十一、12月11日,學院在對黨總支和黨支部委員會進行選舉等工作基礎上,產生15個黨總支委員會和1個直屬黨支部委員會。
四十二、12月22日,中共合肥學院委員會院辦發[2003]20號文件,經院黨委研究決定,成立合肥學院黨校。
四十三、12月下旬,各基層工會組織成立。
四十四、12月,投資280萬元的南滟湖校區校園網基本建成,實現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樓和六個系的教學樓網絡全部連通。
二00四年
一、2月6日至7日,合肥學院首屆年度工作會議舉行,近80名中層以上干部參加。
二、2月12日,市長郭萬清、副市長張雪平及市財政局、人事局、規劃局和市經濟開發區等部門負責同志視察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
三、2月18日,我院成立合肥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
四、2月25日,中共合肥市委下發合發[2004]2號文件,副院長蔡敬民教授、經濟系阮應國教授被授予合肥第4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同年,蔡敬民教授還獲安徽省科技廳“優秀青年科技基金”項目資助,這是我院首次獲此項目支持。
五、3月4日,市委副書記孫志剛、肖義舜一行對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的建設、教育教學及學生后勤社會化服務等情況進行調研。
六、3月至6月,舉辦合肥學院首屆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
七、3月7日,合肥學院與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首次聯袂開展產品造型課程設計。
八、3月8日至11日,歐盟一亞洲鏈環保合作項目開題儀式在我院舉行,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教授主持開幕式。該項目由德國Hildesheim/Holzminden/Goettingen應用科學大學,中國合肥學院,奧地利Leoben礦山大學,泰國Chulalongkon大學共同申報,獲項目經費39萬歐元。蔡敬民教授為中方主持人。該項目是歐盟在亞洲的第一個環保教育項目,也是我院的第一個歐盟項目。
九、3月8日,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合肥市副市長張雪平來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調研。
十、3月17日至21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Blumendorf教授一行來訪,就教師與學生交流工作進行商談。
十一、3月23日至31日,德國希爾德斯海姆一格廷根應用科技大學資源管理學院院長Thren教授來院考察交流、商談系科合作,考察了寧國毛竹產區,并與省林業廳、合肥學院共同簽定了竹資源經營與竹纖維研究合作協議。
十二、3月28日至4月6日,丁元生副書記一行訪問韓國培材大學、韓瑞大學、韓南大學三所高校,并簽訂新的合作交流協議。
十三、5月,我院與德國下薩克森州合作建設的生物工程專業經省教育廳專家組評審為省級示范專業。
十四、5月10日至11日,我院生物工程等4個專業接受省教育廳組織的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專業評審專家組實地考察,順利通過授予權評審,我院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十五、5月13日,新聞出版總署新出版[2004]598號文件批復,同意《合肥學院學報》(社科版)更名,新編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刊號為CN34—12821C。
十六、5月13日,我院與合肥商業銀行簽署“銀校合作協議”。
十七、5月,舉辦合肥學院首屆社團活動月,36個學生社團開展了30多項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直接參與學生達3000余人,觀眾逾萬人次,形成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十八、5月20日,合肥學院組建成立大學生藝術團。
十九、5月31日至6月14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技大學Blum教授夫婦訪問安徽及我院,并與我院達成了新的合作交流計劃。
二十、6月,合肥市人民政府授予合肥學院“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稱號。
二十一、6月8日,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部長Stratmann博士率團來訪,簽署了省州教育合作聯合議定書。期間,德國鋼琴家、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技大學音樂學教授Mokrosch夫婦在我院舉辦了專場鋼琴演奏會。
二十二、6月9日,我院外文系學生吳婷作為安徽省唯一代表,參加北京2004雅典第28屆奧運會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央視等數家媒體相繼播出專訪。
二十三、6月13日至26日,鄭永紅副院長隨合肥市人大教育代表團訪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二十四、6月14日至18日,韓瑞大學咸基善校長一行來訪并達成新的合作交流協議。6月21日,韓國駐滬教育領事李元午來訪。
二十五、6月16日,北京大學2004年暑期社會實踐(碩、博連讀生)考察團一行在市委組織部同志陪同下,來我院進行社會調研。
二十六、7月10日,美國英語協會代表團一行來院考察。
二十七、7月至9月,啟動實施合肥學院處級干部、科級干部競聘上崗工作,共60名處級干部、74名科級干部聘用上崗。
二十八、8月2日,合肥市編委合編[2004]8號文件,經研究:一、同意合肥學院機構定為正廳級規格,經費形式財政全額撥款,為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二、核定合肥學院內設處級機構31個,其中:黨政管理機構12個,分別為:辦公室與黨委辦公室合署、組織部和離退休工作處合署、人事處、財務處、監察審計處與紀委合署、宣傳部與統戰部合署、教務處、學生處、總務處、科技產業處、外事處與國際交流中心合署、保衛處與武裝部合署;教學機構15個,具體教學系、部的設置由學院確定;教輔機構3個,分別為:圖書館、計算機中心、教學實驗中心;專職科研機構1個;基層黨總支和工會等群團組織,按照有關規定設置。三、核定合肥學院事業編制總數為932名,其中黨政管理機構人員編制134名,教學機構人員編制652名,教輔機構人員編制100名,專職科研機構人員編制46名。
二十九、8月10日,我院高招錄取工作順利結束,共錄取本、專科學生3812人,這是我院歷史上招生數及本科招生最多的一年,也是我院首次本科招生人數超越專科人數。
三十、8月18日,副院長陳嘯教授的“安徽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調整與就業問題研究”項目獲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這是我院首次獲此立項。
三十一、8月19日,安徽省教育廳教社政[2004]3號文件,《合肥學院學報》(社科版)和《合肥學院學報》(自科版)被評為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
三十二、8月25日,韓國駐滬總領事樸相起一行三人來訪。
三十三、8月26日,經安徽省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評審,我院生物系張潔取得教授資格,另有9名教師取得副教授資格。
三十四、9月,南艷湖校區圖書館流通部數據庫建設順利完成,圖書館全面實現文獻資源的計算機管理。
三十五、9月,我院網絡工程專業(專科)申報成功。
三十六、9月,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Hoehn來訪。
三十七、9月9日,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車俊在市委秘書長林存安,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正亞等陪同下來我院南滟湖校區,向我院教職工致以節日的慰問和良好的祝愿。
三十八、10月,機械系教師王學軍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三十九、10月21日至24日,院長趙良慶教授出席在北京由中國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中美地方/州立大學校長會議。
四十、10月26日至11月8日,院長趙良慶教授一行赴德國、奧地利七所高校訪問。
四十一、11月7日,由合肥學院、《合肥晚報》社共同主辦的“頤高數碼杯”安徽省暨合肥地區高校首屆大學生記者論壇在我院南滟湖校區舉辦,《中國青年報》等14家新聞媒體和在肥的32所高校新聞社團以及我院系、部門領導等嘉賓和代表約200多人與會。
四十二、11月15日,成立合肥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
四十三、11月15日,德國格廷根市政府人力培訓部主任Lüers夫婦在張雪平副市長陪同下訪問學院。
四十四、11月23日,合肥學院學術委員會成立。
四十五、12月,在安徽省第七屆設計藝術大展中,藝術設計系選送的四個課題分獲金、銀、銅等獎項,并被收入《中國藝術設計年鑒》。
四十六、12月4日至6日,下薩克森州東弗里士蘭—威廉哈芬應用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Koester教授一行來訪。
二00五年
一、1月1日至2月28日,學院公開征集學院院徽、院訓、院歌,收到院內外設計作品14件。9月,經評選公示正式啟用院徽、院訓。
二、1月5日,學院召開2006—2010年發展規劃編制領導小組會議,院領導趙良慶、丁元生、蔡敬民、陳嘯與會。會議要求規劃編制以建設合格本科院校為目標,以發展建設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彰顯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特色。
三、學院制定出臺《合肥學院2005年高層次人才引進(引智)工作實施辦法》,2005年共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50余人,其中,博士8名、教授4名。
四、1月15日,韓國韓瑞大學博士金鎮宇教授來訪,雙方達成韓語培訓相關協議。
五、1月17日至21日,我院秘書專業學生參加市兩會會務服務,獲得好評。這是落實我院與市人大、市政協共建實習基地協議具體舉措。
六、2月5日至7日,在德國生物界享有盛譽的Siefert教授首次訪問我院,對我院生物系學科建設和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七、2月9日,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派遣德語語言專家Drossmann先生和Heyer女士來我院工作。2月15日至28日,歐盟亞洲鏈項目成員Neff先生來我院工作。
八、2月18日,韓國韓瑞大學、韓南大學等高校32位留學生來我院學習漢語。
九、2月26日至3月31日,德國東弗里土蘭—威廉哈芬應用科學大學教授Winter博土夫婦應邀來我院講學。
十、3月,我院5項教學成果獲2005年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1項被省教育廳推薦參加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比。
十一、3月11日,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研討會召開,研究會下設秘書處和5個專題研究會、14個基層研究會,會員近百名。
十二、3月19日至4月1日,學院舉行首屆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十三、3月25日,我院參加中央電視臺《LG移動電話金蘋果》節目錄制。
十四、4月6日,副院長蔡敬民教授獲第六屆安徽青年科技獎。這是我院首次獲此獎項。
十五、4月6日至9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Blumendorf教授、Hoehn教授、生物系 Frister教授、外辦主任Bluemel女士先后來訪,商談科研、教學和我院選派赴德留學生等事宜。
十六、4月17日,我院獲批教育部“教育電子政務試點工程”項目,我省獲此項目的高校僅有3家。
十七、4月29日,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副校長Bernd Lhmann教授一行來訪。
十八、5月,經教育部批準,我院新增7個本科專業,分別是信息與計算科學、環境工程、工程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對外漢語和學前教育專業。經省教育廳批準,我院新增5個成人教育本科專業。
十九、5月12日,應我國外交學會邀請,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Wulff率政府代表團來我院訪問。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合肥市副市長張雪平及我院領導與Wulff州長舉行友好會談,共同栽下一棵象征21世紀友誼常青的雪松。Wulff州長聽取我院與下州合作的專題報告,在南艷湖校區禮堂發表演講,并為中德合作環境技術轉化中心揭牌。此前,省長王金山和Wulff州長簽署框架性協議,明確把中德環境技術轉化中心設在合肥學院。代表團來訪期間,院長趙良慶教授還與柏林水務國際、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代表和王小郢污水處理廠代表簽署合作協議。7月25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Wulff先生致函院長趙良慶教授。Wulff表示,5月參觀訪問合肥學院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下薩克森州政府將繼續支持德國高校與安徽高校合作交流。
二十、5月13日至15日,合肥學院第一屆教職工、工會會員一次代表大會在黃山路校區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合肥學院“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合肥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等重要文件,選舉產生院第一屆工會委員會委員、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委員、第一屆教代會5個工作委員會委員。
二十一、5月24日,韓國韓瑞大學總長咸基善博士一行來訪。雙方就互派學生、教師進修及家庭教育國際研討會等事宜交換意見,并簽署合作協議。
二十二、5月25日,副院長丁明教授與德國海爾布隆技術中心教授E.Pruckner博士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在我院聯合設立“中德過程—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二十三、6月,我院首獲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德國國際交流和發展中心(GTZ/CIM)項目12萬歐元資助。該項目由德國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教授Nelles博士和我院教授蔡敬民博士共同申請。
二十四、6月1日,院長趙良慶教授赴美參加中美大學校長論壇。論壇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和中國駐美大使館聯合舉辦,主題為“在變化的世界中建設朝氣蓬勃的高等教育”。中國60余所、美國40余所大學100多名校長出席論壇。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
二十五、6月24日,韓國韓南大學國際交流院院長鄭圭泰教授一行來院訪問。雙方商定在教師交流、互派留學生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二十六、6月30日,2005屆本科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院黃山路校區舉行,646名學生獲學士學位。今年學士學位授予專業增至8個,涵蓋工學、文學、經濟學三大類別。
二十七、7月,我院完成新生錄取工作。29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15個省(自治區)招生,錄取本、專科學生4015人,為近年來本科招生最多、生源質量最好的一年。我院目前有在校生11000余人,本科生近70%。
二十八、7月,我院蔡敬民教授主持的“木聚糖酶分子特性及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獲2004年度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優秀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二十九、7月,我院張潔教授的《發酵工程與設備》、陳秀教授的《高等數學》、王昆侖教授的《在系統編程技術》獲批“2005年度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實現零的突破。
三十、7月5日至19日,副院長蔡敬民教授率教學代表團一行7人,訪問德國、瑞士7所高校。訪問期間,與4所大學建立友好學校關系,并達成教師進修、學生攻讀學位、共建專業等一系列協議。
三十一、7月11日,學院召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大會,正式啟動我院“先教”活動。12月8日,我院召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學院先進性教育活動,集中測評滿意度為96.8%,隨機抽樣調查252人,滿意度為97.2%,基本實現“師生滿意工程”的預期目標。
三十二、8月,我院2位教師入選“安徽省高等學校‘十五’優秀人才計劃”,其中張潔入選“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吳茜茜入選“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
三十三、9月,經安徽省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評審,我院化工系朱仁發、生物系肖厚榮、藝術系楊大松取得教授資格,另有13名教師取得副教授資格。
三十四、9月30日,學院校友追蹤系列報道《激浪行天》叢書第一分冊出版發行。叢書由副院長陳嘯教授任主編,邵一江、薛茜禾任副主編,計劃編寫10冊。
三十五、10月,我院電子系學生組隊參賽作品《懸掛運動控制系統》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二等獎。
三十六、10月,《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獲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我院成為省內唯一擁有兩刊號學報的新建本科院校。
三十七、10月15日,學院普發文件采用電子介質,進一步推動辦公自動化,節約辦學成本。此前3月,學院取消紙質通知。
三十八、10月18日,中韓德“新時期青少年教育和體驗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院舉辦。市委副書記肖義舜、市人大副主任李碧傳、省教育廳外辦主任耿尊芳、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昌根等領導和來自韓國韓瑞大學、德國呂內堡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及我院四所高校的3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研討會系我院成立以來首次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
三十九、10月19日,德國呂內堡大學Colla教授一行來訪,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學院教授、博士,合肥學院名譽教授Peter Brosch來訪。10月29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Blum教授及其夫人來訪。10月30日,德國東弗里士蘭—威廉哈芬應用科學大學代表團一行來訪。
四十、10月29日,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任海深在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林建陪同下,來我院看望省人大代表蔡敬民教授和鄭小能副教授。
四十一、11月8日,教育部在洛陽召開全國新建綜合性本科院校教學工作會議,我院蔡敬民副院長及教務處、院辦負責人參加了會議,蔡敬民向到會的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匯報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吳部長充分肯定了我院的辦學思路,希望我院發揚與德國應用科學大學長期合作的辦學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四十二、11月16日,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黨委副書記、院長趙良慶關于合肥學院基本情況和“十一五”發展規劃的匯報。會議批準了《合肥學院“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金龍要求各級部門要支持合肥學院建設和發展,把合肥學院辦成合肥人民滿意的大學。
四十三、11月,我院選送的合唱作品獲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普通組全國三等獎,工業設計作品獲美術組全國二等獎,學院獲得省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
四十四、12月1日至2日,我院擊劍代表隊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重劍比賽項目男女冠軍,男子重劍比賽第二、第五名,女子重劍比賽第七名,并包攬男女重劍甲組團體亞軍。戴清、孫俊偉被授予全國高校“優秀教練員”稱號。教育部指定我院為全國唯一一所高校擊劍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基地。12月15日,副市長張雪平、市體育局局長汪杰專程來學院,親切看望在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上載譽歸來的我院擊劍健兒。新華社安徽分社、《安徽日報》、《新安晚報》、《合肥晚報》、《安徽青年報》以及省市電視臺等媒體全程報道。
四十五、12月8日,德國魯克管理顧問公司Heinz—Guenter Luck先生和GTZ德國技術合作公司項目專員郭忠華一行2人來訪,雙方就校企合作達成共識。
二00六年
一、1月6日,我院與韓國漢拿大學簽定友好交流合作協議。
二、1月18日召開了引進人才工作座談會。會議由副院長蔡敬民教授主持,我院引進的教授、博士及各系系主任和有關職能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三、1月24日至26日,亞太地區海洋生物工程學會主席、亞太地區藻類學會主席、中科院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秦松研究員來我院進行學術訪問。
四、2月14日,韓國大進ALMAX株式會社社長兼韓國漢城大學校董金泫洙、韓國國政咨詢委員李京澤和漢城大學數碼中小企業大學院主任教授朱亨根一行來訪。
五、3月,安徽省教育廳教秘高[2006]7號文件,我院與韓國韓瑞大學對外漢語專業(韓語方向)合作辦學項目共同培養2+2雙學位人才獲得安徽省教育廳批準,將于2006年秋季正式開始招生。
六、3月21日,美國北亞里桑那大學副校長葛禮詩(Liz Grobsmith)女士、歷史系教授梁剛章博士來訪。
七、3月,我院將試行本科學期制改革,在傳統的8個學期基礎上,新增加一個“認知性實踐”環節。屆時,我院部分學生在讀完大學二年級后的6到9月份,將轉入“認知性實踐”環節的學習。
八、4月20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霍恩和韓國順天鄉大學國際交流本部本部長李春世教授、博士及一行分別來訪。
九、4月21日,合肥學院下發院政辦[2006]48號文件《關于進行公共體育課改革的決定》,實施體育課程教學俱樂部制改革,學院共成立14個體育教學俱樂部,俱樂部主任由學生擔任,各俱樂部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和競賽。
十、4月26日,我院召開圖書館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
十一、5月11日,合肥市市長吳存榮、副市長張雪平、市政府秘書長謝剛、教育局局長劉正亞一行來到我院視察南滟湖校區,察看二期建設用地情況。
十二、5月12日,中共安徽省教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程藝陪同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部分委員來院調研。
十三、5月17日,由合肥學院、德國哥廷根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安徽省環境科學學會共同舉辦的“亞歐環境技術與知識轉化國際會議”暨安徽省環境科學學術年會在合肥學院南滟湖校區召開。之前,召開了歐盟亞洲鏈合作科研項目“可持續資源管理技術和學科建設”結題會。
十四、5月,我院從本學期起逐步實施“N+2”學生學業考核改革。
十五、5月,我院首屆學生評教工作啟動, 257名學生被聘為“合肥學院學生評教員(兼教學信息員)”。
十六、5月22日至6月2日,院長趙良慶教授率團訪問日本和韓國部分高校。
十七、6月7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市市長費柏一行來訪。
十八、6月23日,韓國韓瑞大學咸基善總長來訪。7月6日,韓國Hanbat 大學總長薛東浩一行來訪。
十九、7月,德國當地時間7月7日,我院首批派往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學生獲學士學位順利畢業。
二十、7月19日,德國羅伊特林根大學副校長Stephan Hofer一行來訪。
二十一、7月24日,合肥學院后勤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動員暨貫標大會召開。
二十二、8月7日,美國阿肯色州副議長Mrs. Janet Johnson、阿肯色州前議長Mr. Herschel clereland。中央阿肯色大學副校長Mr. Jack Gillean 、中央阿肯色大學國際部主任Mr. Jim Brosam一行4人來訪。
二十三、8月,由趙良慶院長擔任課題組長、管理系組織申報的合肥市軟科學招標項目——“合肥市建設節約型城市模式研究”競標成功,這是我校在申報合肥市軟科學項目上的一次突破。
二十四、8月,原合肥聯合大學(現合肥學院)首任校長楊承宗教授九十五華誕紀念文集隆重出版。
二十五、8月26日,經安徽省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評審,岳梅、楊本宏、王俊、魏朱寶、包建華、李德才取得教授資格,13名教師取得副教授資格。
二十六、9月18日,我院黨校首期高知群體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開學。
二十七、9月26日,副院長蔡敬民會見了德國巴登-符滕堡州Heilbronn科技大學教授兼我院化學與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布魯克納(Pruckner)教授。
二十八、10月14日,合肥學院與美國北亞里桑那大學在北京京倫飯店簽署了“美國北亞里桑那大學與中國合肥學院關于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協議”。
二十九、10月28日,我院第一屆教職工、工會會員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
三十、10月29日,中國合肥國際友好城市文化藝術節“歡樂友誼之夜”在合肥學院隆重舉行。
三十一、10月28日至30日,德國東弗里士蘭—威廉哈芬應用科技大學外辦主任MEN、工程學院院長Koster和經濟學院院長Scherhag來訪,并就“2+3”合作辦學問題進行交流。
三十二、11月7日,2006年高雅藝術進校園——中國京劇院合肥學院專場演出在我院南滟湖校區禮堂隆重開幕。
三十三、11月23日,“面向21世紀新農村建設中韓學術研討會”在我院隆重召開。
三十四、11月25日,韓南大學副校長崔榮根來訪,就籌建韓語培訓中心等事宜進行商談。
三十五、11月,我院藝術設計系副主任謝海濤副教授當選為合肥市民革副主任委員。
三十六、我院與德國羅斯托克大學共同申報的德國DAAD合作項目第一期獲批準,該項目德方主持人是Nelles教授,中方主持人是蔡敬民教授。
三十七、11月,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經濟學教授、奚偉德有限公司董事長奚偉德先生被聘為合肥學院客座教授。
三十八、12月16 日, 合肥學院隆重召開第一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
三十九、12月,我院教育系鄭小能副教授當選為五屆民進合肥市委會副主委,中文系周鸝副教授當選為五屆民進合肥市委會常委。
四十、2006年,引進博士、教授 23 名。
四十一、副院長蔡敬民教授獲“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合肥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副院長陳嘯教授獲“合肥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數理系陳秀教授獲“省級教學名師”。
二00七年
一、1月19日,學院第一次科研工作會議在黃山路校區禮堂隆重召開。
二、1月25日,學院南滟湖校區二期征用土地284畝。
三、1月22日至26日來自德國下薩克森州希爾德斯海姆應用科技大學的Leimer教授為建筑工程系2006級土木工程專業“2+3”班學生舉辦了關于建筑保溫、防潮為主要內容的Workshop活動。
四、2月6日,韓國順天鄉大學徐教一總長一行來訪。
五、3月6日,德國下薩克森州駐中國上海辦事處代表麥樂思先生來訪。3月17日,日本東京青年會議所綠化合作代表團一行30余人來訪。
六、3月,經教育部批準,我院2007年秋季本科招生增加3個專業,分別是:朝鮮語專業、財務管理專業、新聞學專業。
七、4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省教育工委副書記張榮國、合肥市副市長張雪平等陪同下視察我院。在聽取了合肥學院情況匯報后,她說:“我覺得你們的特色很明顯,尤其是在國際合作方面走的這條路。我們國家就需要這樣一種學校”,“我覺得你們的辦學思路、辦學定位、很有特色,很有創意,非常好”。
八、4月23日,第六屆中德合作項目匯報展在院南滟湖校區主樓大廳舉行。
九、4月27日, 合肥市友好城市——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市市長McCarthy一行15人來合肥學院訪問。
十、4月28日,“合肥學院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圓滿結束。
十一、4月,我院被授予“2006年度全省保密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優秀單位”、“2006年度全省電子政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十二、5月14日,德國駐滬總領事阿爾布萊希特·海頓一行2人,在安徽省外辦李紅洲、合肥市外辦副主任曹建社的陪同下,訪問學院。
十三、5月19日,德國安哈爾特應用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機械制造—經濟工程學院主任Schwarz教授和Kerston教授一行2人來訪。5月20日,瑞典西瑞典省教育部門Mikael Cullberg一行五人來訪。
十四、5月21日,我院與奧地利Fachhochschule Kufsteien應用科學大學簽定了《學生交流、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全面合作協議》。
十五、5月25日,院開展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教育系列活動。
十六、6月15日,我院南滟湖校區二期建設暨學生宿舍項目開工典禮。
十七、6月16日,德國希爾德斯海姆應用科技大學建筑工程系教授Leimer博士來訪。6月21日,韓國濟州漢拿大學RFID產業團團長、漢拿大學計算機信息應用系主任金炯洙教授率領漢拿大學師生代表團、濟州島政府官員、企業界成員一行29人訪問我院。
十八、6月21日,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擊劍分會2007年度工作會議及掛牌儀式在我院舉行。
十九、6月25日,2006級經濟系學生黎國介在2007男子重劍世界杯最后一站——阿根廷賽場上榮獲男子重劍亞軍。2006級經濟系學生焦云龍在2007年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上獲個人第三名。
二十、7月10日,美國東康涅狄格州立大學林建忠教授來訪。
二十一、7月,學生黎國介入選中國第二十四屆世界夏季大學生運動會代表隊。
二十二、8月29日,德國下薩克森州Hildesheim/holzminden/Gtting應用科學大學Holzmindn校區建筑工程系主任、教授Weppler博士來訪。
二十三、8月,應安徽省教育廳邀請,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副校長霍恩(Falk Hoehn)教授來合肥學院工作,霍恩教授此次將以副院長的身份在學院工作一學期。10月26日上午,省教育廳廳長程藝在我院南艷湖校區,為霍恩教授頒發聘書。
二十四、9月7日,世界500強企業德國大陸輪胎公司代表團來訪,并與我院部分德籍教師、留德返校的教師進行了座談。11月23日,德國大陸輪胎股份公司駐中國人力資源總監Friedrich-Wilhelm Falkenreck,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Klaus Kreipe一行來我院商談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事宜。
二十五、9月9日,西班牙global helios公司總裁Descals一行在西班牙華人協會顧問陳小棟先生的陪同下訪問合肥學院。
二十六、9月,由我院組織的2007德國威廉港應用科技大學暑期夏令營全體隊員圓滿完成預定的任務并順利回國。
二十七、經安徽省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評審,吳纓、江芳取得教授資格,13名教師取得副教授資格,2名取得高級實驗師資格。
二十八、10月13日,韓國韓瑞大學總長咸基善一行5人來訪。10月14日,德國下薩克森州文化部督學 Klaus Bierschenk先生來訪。10月17日,奧斯納布呂克大學校長羅林格教授來訪。10月19日,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代表Martine rubio、Verdu Martin一行3人來訪。10月,德國下州科文部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Gafert女士一行4人來訪。10月28日,德國希爾德斯漢姆大學藝術代表團一行 8人來訪。
二十九、10月14日至17日,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決賽中,合肥學院“BV”創業小組的《安徽晟光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業計劃書》參加此次比賽,獲得全國銀獎。同時我院獲得全國“高校優秀組織獎”。
三十、10月,學院德籍教授米歇爾?萊勒斯博士榮獲安徽省第十屆“黃山友誼獎”。
三十一、10月,我院主辦的《安徽省大學生記者論壇》獲2007年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
三十二、11月3日至1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中,我院代表隊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再創佳績,共獲得五枚金牌、兩枚銀牌和三枚銅牌。
三十三、11月8日,中共安徽省委皖[2007]192號文件通知,陶登松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委員、書記。
三十四、11月12日,召開“做一名優秀的應用型大學系主任” ——教學系主任專題培訓報告會,副院長霍恩教授做報告。
三十五、11月19日,我院電子系學生竇寶成的參賽作品《狗吠二次報警系統》在第十屆“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三等獎。11月19日,我院學生羅通、王森、宋鐸參加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本科組二等獎。
三十六、11月20日,藝術設計系04級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汪余平設計的兩副作品——睡眠遮光眼罩和電話亭,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三十七、11月20日,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共同主辦的2007年“高雅藝術進校園”——中央歌劇院安徽巡演第三場在我院南滟湖校區禮堂演出。
三十八、11月22日,我院和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結為友好學校。
三十九、11月22日,蔡敬民教授獲得安徽省人才開發資金項目資助,這是我院首次獲此項目立項。
四十、11月23日,合肥學院第二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委員會召開。
四十一、11月,《合肥學院學報(社科版)》榮獲第二屆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朱子研究”欄目榮獲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欄目。
四十二、11月14日,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合政辦[2007]2號文件《批轉合肥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實施細則的通知》精神,我院在職在編工作人員共887人,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部參加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共261人,其離退休費自2007年12月起由合肥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心統一發放。
四十三、12月6日,合肥學院第一次后勤工作會議在黃山路校區禮堂隆重舉行。
四十四、12月13日,由我院承辦的“2007旅游教育與旅游管理亞太國際論壇”在梅山飯店召開。
四十五、12月4日至15日,院黨委書記陶登松率合肥市代表團先后出訪德國、意大利兩國。
四十六、12月14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Margarete Hellmann教授、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德國中心項目代表Stefan Glenz先生率代表團一行考察我院。
四十七、12月16日,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系、粉體工程研究所所長蓋國勝教授,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院長董懷教授來我院化學與材料工程系進行實地考察并簽署合作協議。
四十八、12月18日,“中國安徽——德國中心”在我院成立。省教育廳廳長程藝、省外辦主任李永勝、合肥市常務副市長張曉麟、院黨委書記陶登松共同為“中國安徽——德國中心”揭牌。
四十九、12月22日,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留瓦克分校代表、美籍華人巴林教授來我院進行友好訪問。12月23日,英國特許語言學會香港分會主席李錦昌教授一行3人應邀為我院外語系作為期四天的語言教學指導工作。
五十、12月,合肥學院當選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擊劍分會副主席單位。
五十一、教育系陳芬萍副教授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生物系吳茜茜副教授獲“全省模范教師”稱號、管理系李道芳副教授、外文系侯繼紅講師獲“全省優秀教師”稱號。
二00八年
一、1月11日至13日,由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主辦、合肥學院承辦的“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立項會議在合肥舉行。來自26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所院(校),600多名全國各地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獨立學院的院(校)長及專家、教授與會,共同商討“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立項項目框架。之后,“十一五”國家課題“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確定。合肥學院共有23個項目獲立項,其中有10個重點項目,是綜合類項目總牽頭單位和“地方綜合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子課題牽頭單位。
二、1月23日,院黨委召開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和全院處級以上干部大會,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
三、1月30日,合肥市副市長楊增權、市政府副秘書長項賢峻等一行來院調研。
四、2月4日,安徽省人事廳黨組成員、省外國專家局局長葛余清,常務副局長許維榮,副局長劉英等領導親切看望了合肥學院外籍專家、“國家友誼獎”獲得者趙誠惠女士,“黃山友誼獎”獲得者樸南圭先生等。
五、2月25日,我院中韓合作項目(漢拿大學1.5+1.5)首屆46名學生啟程赴韓國漢拿大學學習。
六、2月26日,院領導陶登松、趙良慶、蔡敬民等率相關系部負責人赴滁州博西華家用電器有限公司,與該公司商務行政總經理任克先生(德國代表)簽定合作協議。
七、3月14日,我院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定“產學研”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教師實訓、大學生就業和科研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八、3月17日,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來院巡展。
九、、3月23日,召開新一屆合肥學院教學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工作會議。評選2006-2007學年度院教學質量獎、教學管理優秀獎;審議2007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審定2008年度院教學研究立項項目。
十、4月14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維芳等一行到合肥學院調研指導,充分肯定合肥學院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
十一、4月14日,瑞典西瑞典省代表團首次訪問合肥學院。
十二、4月16日,中德(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德國漢諾威科技應用大學設計與傳媒合肥學院)第七屆Workshop合作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十三、4月18日,我院成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十四、4月25日,2008年“高雅藝術進校園”——安徽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在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禮堂進行專場演出。
十五、4月,我院榮獲“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稱號。
十六、4月,我院化工系劉俊生老師的項目“新型雜化荷電鑲嵌膜的制備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基礎研究”首次獲得省教育廳重大項目立項資助,這也是省教育廳首次設立重大項目。
十七、5月12日,合肥學院首批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
十八、5月,學院積極開展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活動。
十九、5月26日,“中國安徽·德國中心”與德資企業奚偉德快可美(合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語言培訓項目落實。
二十、6月5日至6日,由我院承辦的第二屆亞歐環境技術與知識轉化國際會議在安徽飯店舉行。150余名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環境保護者與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維芳、合肥市副市長楊增權、省科協副主席梁壽南、黃山友誼獎獲得者Michael Nelles教授、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Bernd Bilitewski教授、省教育廳副廳長江春、省外專局局長葛余清、省環保局副局長殷福才及合肥學院領導出席會議。
二十一、6月20日,韓國漢拿大學國際交流中心所長梁萬基博士等一行來院訪問。
二十二、6月26日至7月4日,副院長蔡敬民教授在德國羅斯托克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并與該校校長Thomas Strothotte教授簽署建立友好學校的合作協議。
二十三、6月,我院蔡敬民教授與德國羅斯托克大學Nelles教授共同申報的德國DAAD合作項目第二期獲批準,此項目主要是資助雙方互派專家學者進行短期合作交流項目,開展環境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教學交流活動,項目周期為兩年(項目資金6萬歐元)。
二十四、6月,我院首次獲省教育廳高校專項科研重點項目立項資助。副院長蔡敬民教授主持申報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社會資源保障機制研究”項目獲批立項。
二十五、6月,我院榮獲“2007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先進單位”稱號。
二十六、7月6日,德國威廉哈芬應用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Prof.Dr.Koester先生一行來院訪問。
二十七、7月6日,合肥市淮南商會會長、安徽信誼集團董事長常先磊先生率淮南商會副會長、秘書長等來院座談,并簽訂了《合肥學院與合肥市工商聯淮南商會校企合作協議書》。
二十八、7月,院黨委書記陶登松、院長趙良慶分別陪同合肥市委副秘書長劉錫成以及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赴長沙學院、蚌埠學院等校考察學習,并形成了《關于赴蚌埠、長沙市屬高校的考察報告及合肥學院有關情況匯報》,報送市委領導。
二十九、7月21月至23日,“安徽建筑節能技術平臺”工作研討大會在合肥學院黃山路校區召開,合肥市副市長楊增權出席會議并講話。
三十、7月23日,德國在華企業聯盟——外墻外保溫質量聯盟(ETICS)董事、堡密特建筑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慕武威(Uwe Münchow)先生一行來訪,雙方就開展建筑節能施工操作技能上崗培訓相關事宜進行商討。
三十一、7月26日至28日,由電子系學生組成的合肥學院代表隊,參加第三屆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華東賽區比賽,榮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三十二、7月,我院擊劍隊魯川同學在澳門大學學生會主辦的澳門大學杯亞洲學生擊劍精英賽中獲得冠軍。
三十三、8月15日,我院學生黎國介同隊友獲北京奧運會男子重劍團體第四名。
三十四、8月,我院3個軟科學項目獲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立項。
三十五、8月,我院高招錄取工作圓滿結束,錄取分數線創歷史新高。共錄取新生3702人,其中本科3502人,專科200人;省內3072人,省外430人。文、理科錄取分數分別高出我省二本線22分、21分。
三十六、9月5日,來自管理系、經濟系的三名學生作為合肥學院與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首批交換生,赴西班牙留學。
三十七、9月16日,智利圣托馬斯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院長Roberto Lafontaine來合肥學院訪問。
三十八、10月7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代表團訪問合肥學院,雙方就共建物流管理專業等合作事宜進行了協商。
三十九、10月9日,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中意合肥學院項目總經理、國際關系部副校長拿而迪(Carlo NaIdi)教授,項目執行經理拜而迪(Mario BaIdi)一行來訪。
四十、10月9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校長Werner Andres一行來合肥學院訪問。雙方就人才培養、合作辦學以及共同建立“中德應用科學學院”相關項目進行了商討、交流。
四十一、10月9日至10日,由安徽省教育廳、德國下薩克森州科文部共同主辦,合肥學院承辦的“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與發展論壇”在合肥市天鵝湖賓館召開。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克里斯蒂安?武爾夫、安徽省副省長謝廣祥出席會議,中德50余所知名高校代表和德國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西門子公司、合肥海爾工業園區等企業界人士共120多人與會。會后,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克里斯蒂安?武爾夫在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謝廣祥、下薩克森州國務秘書、政府發言人歐拉夫?格瑟克爾、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李永勝、合肥市市長吳存榮、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等陪同下視察了合肥學院,與安徽省副省長謝廣祥、合肥市市長吳存榮、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中國外交協會副主任程濤共同為“中國安徽——德國中心”新址揭牌,參加了合肥學院與大眾汽車校企合作、中德共建物流管理專業、中德共建安徽省建筑節能技術平臺和安徽德國中心與下薩克森州合作等四項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和師生們一起觀看了專場音樂會,并與部分學生在南艷湖校區厚德大廈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
四十二、10月10日,合肥市市長吳存榮、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市市長鮑里斯?皮斯特埃烏斯在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種植一棵象征著兩市人民永遠友好的友誼樹。
四十三、10月13日,德國安哈爾特大學的施瓦茨教授和科爾斯特教授來訪。雙方商討了德國哈爾特大學與合肥學院電子系共建“2+3”專業等合作事宜。
四十四、10月18號,合肥學院南艷湖校區圖書館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四十五、10月19日,在武漢海軍工程大學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中,我院機械工程系學生馮建國、江黃、馬具鋒、邸鐵彪、臧俊的參賽作品“全自動植樹機”榮獲一等獎。
四十六、10月30日至11月8日,院黨委書記陶登松同志帶隊,對韓國、日本各友好大學進行了為期10天的考察訪問。
四十七、10月,我院生物工程專業獲教育部批準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我院“微生物學”(學科代碼071005)被評為C類省級重點學科。
四十八、11月14日,臺灣高校代表團在兩岸高等教育人事法制研究小組顧問陳國輝帶領下,到我院訪問交流。
四十九、11月16日至19日,我院“彼洋創業小組”的《潔污膜技術研究和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代表安徽省參加第六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獲得銅獎。
五十、11月,我院在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中,獲5枚金牌、2枚銀牌、6枚銅牌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五十一、11月20日至21日,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中國大學教學》雜志與江蘇省教育廳共同主辦、南京工業大學承辦的首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在南京舉行,包括清華大學等箸名學校在內的300多所院校領導與專家參加會議。院長趙良慶教授應邀作“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合肥學院為例”會議發言。
五十二、12月3日 經安徽省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評審有邵一江、李道芳、陳芬萍、閆朝華、張霞、劉俊生、鐘伯成、顧娟娟、張林、陳群、王中鳳、黃書銘取得教授資格,24名教師取得副教授資格,2名取得高級實驗師資格。
五十三、12月4日,美國哥倫布友城協會主席Barbara Pratzner女士、Sara Neikirk女士和俄亥俄州立大學把嶙教授一行來訪。
五十四、12月21日,合肥學院召開第一屆教職工、工會會員第三次代表大會。
二00九年
一、1月4日,我院學生工作會議在黃山路校區禮堂隆重召開,會議主題是“深入開展學風建設 統籌推進學生工作 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二、1月5日,旅游系學生方嬡獲“方特?歡樂”杯首屆安徽旅游小姐大賽亞軍。4月29日,又獲2009國際旅游小姐中國區總決賽中國區第四名。
三、1月6日,韓國韓南大學文學院院長閔泳大一行來訪。2月9日,漢城大學總長尹慶老先生一行4人來訪。
四、2月4日,副省長謝廣祥同志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合肥市副市長楊增權同志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等陪同下,來院調研。
五、2月,學院榮獲“2008年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六、2月,我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李長花博士申報的“中國工程承包企業在非洲的競爭力研究”項目,獲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
七、2月24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前副校長霍恩教授及夸斯教授來訪,商談共建中德學院相關事宜。
八、2月25日,中共安徽省委皖[2009]13號文件通知,趙良慶同志任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免去其合肥學院黨委副書記、委員職務。3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2009]8號文件通知,免去趙良慶的合肥學院院長職務。
九、2月27日,“中國安徽-德國中心”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在學院南艷湖校區行政樓會議室召開。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程藝、省外事辦主任李永勝、合肥市市長吳存榮、副市長楊增權等領導同志出席會議。
十、2月28日,德國希爾德斯海姆應用科技大學的中德項目德方負責人賴默教授、博士來訪。
十一、我院生物系學生李大林獲200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并獲 “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 本次評選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中國青年報社和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承辦,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協辦,在全國范圍內共產生8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1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和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
十二、3月10日,省教育廳副廳長江春和外事處處長耿尊芳,省人事廳黨組成員、省外國專家局局長葛余清和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趙梅,合肥市外辦副主任時利民等一行蒞臨學院指導“中國安徽—德國中心”的工作。
十三、3月20日,學院召開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5月14日,召開學院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研階段總結暨分析檢查階段動員大會。7月7日,召開學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分析檢查階段總結暨整改落實階段動員大會。8月25日,召開學院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會議,測評結果“滿意”和“比較滿意”率之和為100%。9月5日,召開學院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
十四、3月21日,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院校模塊化教學改革研討會在學院黃山路校區舉行。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程藝、高教處處長儲常連和副處長張庚家,全省14所本科院校領導及教務處處長出席會議,副院長蔡敬民教授就“模塊化教學改革與模塊化教學合作”做了主題發言。
十五、3月27日,德國安哈爾特應用科學大學代表團首次來訪。3月30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副校長羅澤瑪麗?柯爾蔻魏爾女士一行來訪。
十六、3月,教育部科技司[2009]42號文件,我院推薦的化學與材料工程系高大明博士申報的《熒光標記的分子印記微納光學傳感器對芳香硝基爆炸物探測》項目經專家評審獲批立項,這是我院首次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立項資助,反映了我院科研水平正逐步邁向新的高度。
十七、4月3日,全國第四屆體育大會綜合球類館在學院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由合肥市政府投資,將是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5人制足球、壁球和毽球項目的比賽館,建筑面積13183.88平方米,地上建筑3層,地下局部1層。室外地擲球和門球比賽場地占地7929平方米。體育大會結束后,交給合肥學院管理使用。
十八、4月6日,通過現場考察、申報院校陳述答辯、專家評審等環節,我院被確立為省級立項建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這既是對我院教學水平的肯定,也是學院辦學進程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十九、4月9日至10日,韓國翰林大學對外協力處代表團來訪。
二十、4月14日,合肥學院西門子(SIEMENS)獎學金項目簽約儀式在南艷湖校區舉行。博西華公司商務行政總經理任克(Gerhard Roeck),生產總監豪斯(Hauser simion),人事總監楊新峰,人事高級主管方齊國與學院領導出席簽約儀式。本次與博西華公司舉行西門子獎學金項目簽約儀式,是雙方在去年共建實習基地基礎上的進一步合作。
二十一、4月15日,教育部高教司綜合處調研員李智率調研組來院調研,并在學院主持召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調研座談會。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高教處處長儲常連、高教處副處長張庚家和全省14所本科高校主管教學副院長、教務處處長出席會議。浙江科技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派代表參加會議。副院長蔡敬民教授以“合肥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為主題作了交流匯報。
二十二、4月28日,美國俄亥俄州富蘭克林郡郡長保拉?布魯克斯,美國哥倫布友城協會主席芭芭拉?普茲娜一行在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超、合肥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路軍等陪同下來訪,并在校園種下友誼樹。
二十三、4月28日,韓國順天鄉大學國際交流部部長李相旭教授一行來訪。
二十四、4月29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周遠清教授和秘書邢西武及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吳博一行在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程藝、副廳長李和平、合肥市政府副秘書長項賢峻等培同下來院調研,聽取學院領導關于教育教學改革情況的匯報。周遠清會長說:感覺到合肥學院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辦學很有特色,或者說正在走出一條很有特色的路子;跟國際上多所高校開展合作辦學,是一所開放型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我個人認為開放非常重要。
二十五、學院2008年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喜獲豐收。其中榮獲高等學校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個、一等獎3個、三等獎4個;4位老師榮獲高等學校省級教壇新秀獎;微生物學獲批為第三批省級重點學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分別獲批為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獲批為第一批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基礎實驗與實踐教學中心獲批為第一批高等學校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課題有20個項目立項。另生物工程專業已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二十六、4月,學院與韓國京仁教育大學結為友好學校關系,這是學院與韓國結成的第9所友好學校。
二十七、5月5日,教育部高校司在調研基礎上形成了《有關合肥學院等地方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調研報告》。
二十八、5月16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群體司司長盛志國、宣傳司司長張海峰等來院視察指導全國第四屆體育大會綜合球類館建設。安徽省體育局局長馮潮、副局長高維嶺,合肥市副市長楊增權和學院領導等出席會議。
二十九、5月16日至20日,德國羅斯托克大學教授米歇爾·萊勒斯一行來訪。5月18日,德國威廉港應用科學大學外辦主任一行來訪。5月24日,韓國韓南大學金炯泰總長一行來訪。
三十、5月22日,中德共建“漢諾威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在學院黃山路校區召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霍恩教授、夸斯教授以及26家在肥企業和單位代表及學院有關人員出席研討會。
三十一、6月1日,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代表團來我院訪問。6月10日,德國希爾德斯海姆/霍爾茲明登/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外辦主任Korz和Loewen教授一行來訪。
三十二、6月,學院化工系教師鮑巍濤博士研究的“一種500~800℃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連接板的制備方法”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
三十三、6月11日下午,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作品《關于取消左轉可緩解擁堵問題的論述》在第三屆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中獲得二等獎。何立新老師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這是我院首次參加此類比賽。
三十四、6月17日,合肥市人事局、合肥學院聘任企業兼職教授授聘儀式在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合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曉麟,合肥市人事局局長郭蘇梅、副局長孫偉光,合肥學院黨委書記陶登松、副院長蔡敬民出席授聘儀式。張曉麟副市長向25位來自合肥榮事達三洋、國禎環保、安科生物等知名企業的老總和高管頒發了兼職教授聘書和合肥學院院徽。
三十五、6月18日,我院成立“合肥學院大學生職業能力培訓中心”。
三十六、學院擊劍隊師生入選第25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
三十七、7月,我院經濟系朱天明博士主持申報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研究”日前通過2009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立項。這是我院首次獲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計劃項目。
三十八、7月8日,中共安徽省委皖[2009]161號文件通知,蔡敬民同志任合肥學院黨委副書記。7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人字[2009]20號文件通知,蔡敬民同志任合肥學院院長。
三十九、7月10日,韓國京仁教育大學總長鄭東權一行來我院訪問。7月27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副校長格恩斯女士一行來訪,商談漢諾威學院建設事宜。
四十、8月3日,我院學生邱竹中、徐孟秋、何修勝同學設計的參賽作品《仿生六足機器人》在2009年“畢昇杯” 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獲本科組一等獎。這是我院第一次參加該項賽事。
四十一、8月7日,我院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合肥學院與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合作意向書”,就全方位合作達成協議。協議包括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建立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和就業基地、校企經濟文化發展對接、教育資源互動、文化交流等7項合作內容。
四十二、8月27日,韓國漢拿大學代表團一行來訪。
四十三、9月1日,應潘懋元先生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數學分社副社長王強一行代表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來院就大學數學課程改革進行調研。
四十四、9月3日,由我院蔡敬民教授參與申報的德國教育部與科研(BMBF)項目,旅游人才的跨文化交流研究CHW09/118獲批準。這是我院第一次承擔此類項目。
四十五、9月10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教育參贊艾宏歌博士赴韓國韓瑞大學看望合肥學院師生。
四十六、9月15日至18日,“中德論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第二屆論壇大會在德國漢諾威市舉行,以我院副院長陳嘯教授任團長的安徽代表團10名代表參加本次論壇。
四十七、9月,我院化學與材料工程系胡坤宏老師申報的“二硫化鉬的形態尺寸效應及其在潤滑材料設計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立項(項目批準號50905054),這是我院以合肥學院為申報單位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四十八、9月,教育部《關于批準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教高[2009]12號文件)公布了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我院由趙良慶、蔡敬民等申報的《借鑒德國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創新與實踐》項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這是我院首次獲得此項殊榮。
四十九、9月16日至25日,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主辦了中德(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德國漢諾威應用科技大學設計與傳媒學院)第八屆Workshop合作交流活動,該項合作交流活動已開展了十年,藝術設計系還將舉辦Workshop項目的十年回顧展。
五十、9月16日,合肥市副市長李紅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建委、規劃局、財政局、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交警支隊等部門、單位負責人圍繞解決南艷湖校區交通安全問題、支持合肥學院新校區建設等問題,來到我院調研指導。
五十一、9月29日,學院3位德籍客座教授阿希姆?呂文、漢斯-皮特?賴默和漢斯-沃爾夫?奚偉德獲“2009年安徽省黃山友誼獎”。
五十二、10月14日,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公布2009年高等學校省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名單的通知》(教高[2009]9號文件),批準我院為安徽省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立項建設單位。
五十三、10月15日,臺灣實踐大學副校長丁斌首一行來訪。10月16日,韓國韓瑞大學總長咸基善博士一行來訪。
五十四、10月,我院“電子信息工程”和“物流管理”兩個專業被批準為第四批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能力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兩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本科)。
五十五、10月28日至11月1日,我院組隊參加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及“挑戰杯”世博會專項競賽決賽,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作品《建筑能耗監測管理系統》獲世博會專項競賽一等獎,我院經濟系作品《夏熱冬冷地區城市住宅能耗分析和節能建議——基于合肥市住宅耗能的調查與思考》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另有4件作品分獲二等獎、三等獎,獲全國高校優秀組織獎。
五十六、11月2日至7日,學院獲 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4枚金牌、3枚銀牌、3枚銅牌和體育道德風尚獎。
五十七、11月5日經安徽省高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評審,史明瑛、沈友華、詹向紅、李長花、胡曉軍、俞志敏取得教授資格,30名教師取得副教授資格,2名取得高級實驗師資格。
五十八、11月30日,中德BMBF“旅游經濟”合作項目開幕式在學院南艷湖校區舉行。德國沃爾蒙斯應用科學大學交通旅游學院副院長克努特?希爾哈克教授、雅德大學外事辦主任安德瑞亞?蒙一行13人參加開幕式。
五十九、12月1日,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2009年“高雅藝術進校園”——上海昆劇團合肥學院專場在學院南艷湖校區禮堂演出。
六十、12月5日下午,“NEC電子杯--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我院代表隊在本次大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這是我院自參賽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今年安徽省代表隊中唯一一支獲得全國一等獎的隊伍。
六十一、12月8日,德國下薩克森州文化部一行6人來訪。12月11日,韓南大學代表團對外協力處處長李秉哲一行來訪。12月25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成家楊博士一行來訪。
六十二、12月17日,“中國合肥——韓國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在學院南滟湖校區舉行。韓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領事兼文化院長河賢鳳先生、韓國順天鄉大學副校長李恒宰先生、韓大公司董事長趙誠惠女士、錦湖高速總經理張春植先生、安徽省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項昌明先生、安徽省教育廳總督學李明陽先生、安徽省外國專家局局長葛余清先生和學院有關領導等出席。
六十三、12月,中文系許徐老師申報的“皖籍左翼文論家群體研究”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立項資助(項目編號:09yjc751020),這是我院首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生物系岳梅老師申報的項目“礦山酸性排水中生物地球化學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機理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科學部主任基金)立項資助,實現我院國家級項目零的突破。
六十四、陳嘯教授、邵國泉教授獲省級教學名師,王勇獲省級模范教師,楊本宏、崔學勤、呂剛獲省級優秀教師。
六十五、12月27日至30日,教育部專家組來院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方案調研。
附件一:
原合肥教育學院情況簡介
原合肥教育學院是以培訓中學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為主的成人高等院校,省、市雙重領導,以市為主,業務主管部門是安徽省教育廳。學歷教育有本科、大專、另有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和干訓基地。
合肥教育學院由原合肥師專和合肥市教師進修學校合并組成,于1981年成立,為副廳級事業單位,學院有8個專科函授點,同時還承擔安徽師范大學本科函授。
學院占地64畝,校舍等面積4.18萬平方米,綠化地帶4000多平方米,圖書藏量達10余萬冊,教學設備總價值400余萬元,擁有電教演播室、無線電實驗室、電工實驗室、普通物理實驗室、光學實驗室、無機實驗室、分析實驗室、有機實驗室、化工實驗室、生物第一實驗室、生物第二實驗室、地理實驗室、體育健身房等13個實驗室,配有容納168人的電化教室一個,新建129臺586及高低性能計算機房二個、具有72座的雙媒體多功能語音室一個、32座多媒體教室一個和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還有鋼琴房和畫室等。教學、實驗、實習手段較為先進。學院還建有學生公寓、干訓樓和生活服務樓等,后勤保障設施配套齊全。
一九九三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學院可招收普通專科生。到2002年三校合并前,學院在校生3117名,其中普高生1306名,成人脫產生229名,函授生1582名。教職工205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34名,中級職稱的66名,離退休人員126名。學院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史地、生化、英語、體育、數學、物理、計算機、初等教育和應用電子等專業。
建院以來。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在省教育廳、市教委的領導關心支持下,根據合肥地區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大力弘揚“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良好院風,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形成了成高與普高兼招、脫產與函授兼容、學歷教育與教師培訓、干部集訓并進的辦學特色。累計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20000余名。特別是1997年合肥地區被原國家教委列入全國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試驗區以來,連續多年共培訓初中教師7000多名,基本完成合肥地區中學教師第一輪培訓任務,同時還舉辦多期中學校長和鄉、鎮教委主任崗位培訓班,培訓骨干800多名,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好評。1987年學校接受世界銀行貸款40萬美元,省、市政府又投入相應數量的配套資金,配備了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教學儀器設備;1997年12月被合肥市人事局認定為“合肥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心”;市教委撥款60余萬元興建計算機房及雙媒體語音室,1998年9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合肥教院學報》為國家高校學報類正式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1998年10月,合肥教育學院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中央師范教育補助專款”院校,一期補助115萬元,合肥市政府也相應下撥配套資金,為學院跨世紀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由于近幾年學院的繼續教育探索出了一整套成功做法和經驗,深受同行的廣泛關注,山東、河南、河北和本省30多所教院、師專的領導和教師多次來院考察,受到高度評價;學院綜合治理和創建工作也受到所在地政府的肯定。
附件二:
原合肥教育學院歷屆領導班子成員
合肥教育學院成立于1981年,隸屬合肥市,校址:合肥市寧國路211號。
1981-1982 黨委書記 張 斌
院 長、黨委副書記 郭 剛
1983-1986 黨委書 記 郭 剛
院 長、黨委副書記 孫克偉
黨委副書記 孫文儒
副院長 季益材 、 王 浩
1987-1990 黨委書 記 丁悅圣
院 長、黨委副書記 孫克偉
黨委副書記 薛典倫
副院長 季益材、 王 浩
1990.12-1991.11 黨委書 記 張華英
院 長、黨委副書記 孫克偉
黨委副書記 薛典倫
副院長 季益材、王 浩
1991-1993 黨委書記 劉玉環
院 長、黨委副書記 楊義青
黨委副書記 薛典倫
副院長 季益材、王 浩、劉學賢
1993.6-1998.7 黨委書記 何炳章
院 長、黨委副書記 丁元生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汪宗川
副院長 鄭永紅、王淮生
1998.8-2003.6 黨委書記 丁元生
院 長、黨委副書記 鄭永紅
副院長 羅季重、李 軍、姚吉祥
紀委書記 汪宗川
附件三:
原合肥師范學校情況簡介
原合肥師范學校系安徽省一類師范學校,隸屬于合肥市教委,它位于合肥市金寨路中段。
這所學校始建于1952年,文革中,學校曾下遷到淮北太和縣,1971年重新恢復,曾于1958-1962、1978-1981年兩度經國務院批準改為合肥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成為新教學方案首批試點學校之一,同年改為“三 二”分段制師范學校(即三年中師,二年大專),同時還增設了中師西藏班,并先后開辦了函授、衛星電視班、小學教導主任班和小學校長培訓班等,1995年又承擔起了“合肥地區小學教師培訓中心”任務,從2000年開始招收五年制師范生,不再招收普師生,學校自然過渡為五年制師范學校,專門培養具有大專學歷的小學教師。
學校辦學條件完備,教學、辦公、圖書、儀器等教學設備以及教學配套設施較齊全。學校擁有圖書6萬多冊,鋼琴50多架,計算機房2個,語言實驗室2個,多媒體教室1個,勞技教室2個,音樂、美術、舞蹈、體操教室共8個,電教、理化生實驗教室共7個,禮堂、餐廳各2個,分別可容納800及1200人就餐、聚會。教學儀器和設備總價值近800萬元。學校占地面積,老區48畝,新校區180畝,總計228畝。學校總建筑面積為48000平方米。學校還擁有300米和400米跑道的田徑場各一個,籃排球場8個。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全校有教職工125人,其中專任教師86人(高級講師37人,講師33人,助講16人)。在校學生共計800多人,另外,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在培人數為800多人。
學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合肥地區基礎教育和經濟建設服務,自覺實施素質教育,逐步形成了“嚴格管理、嚴謹治學”的辦學傳統和特色。近年來,學校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提出“深化改革、規范管理、突出中心、全面推進”的辦學思路,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完善了激勵約束機制,為實現改制五年制師范學校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從52年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各類合格畢業生,80年以后培養了3000多名合格人才,其中“三 二”分段大專畢業生300多名,計400名合格的藏族班中師畢業生。另外,小教干訓工作和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已取得了突出成績。從1992年開始,學校開辦了小學校長培訓班,小學教導主任班,小學校長提高班,合計培訓人數為600多人。從1995年開始,開辦了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班,合計培訓人數為3700多人,基本完成了合肥市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第一輪的培訓任務。合肥師范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以其專業思想鞏固,道德品質好,基礎知識扎實,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強而受到各用人單位的普遍贊譽,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當地教育、教學、管理的骨干,有的成為高級領導干部。
1982年以來,合肥師范辦學成果顯著,曾兩次受到原國家教委的表彰和獎勵,是先進師范學校和全國中師德育專題研究項目學校之一,多次受到省級及市政府表彰。1998年度被市教委授予“甲級管理學校”。學校還先后被授予“文明學校”、“先進黨支部”、“省中等教育先進集體”、“省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安徽省學陶師陶先進集體”、“安徽省甲級檔案管理學校”、“安徽省學校圖書館先進單位”、“合肥市繼續教育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附件四:
原合肥師范學校歷屆領導班子成員
合肥師范學校成立于1952年7月,當年招生3個班,校址:肥西縣潘龍墩。1953年7月與黃麓師范合并,成立了新的合肥師范學校,校址:合肥市德勝門新校區。
1953年7月兩校合并時12個班,其中三年級3個班,二年級9個班(原合肥師范學校3個班、黃麓師范學校6個班)。1953年7月又新招一年級新生6個班,合計共18個教學班。
當時的合肥師范學校隸屬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雙重領導,辦學經費由省市共同承擔。黨團工會關系屬合肥市領導。
Δ第一任校長趙建五(1952年7月——1957年2月)
合肥師范學校成立時,趙建五同志任校長兼校黨支部書記,上級沒派副校長。1956年2月市委派周紅云同志任合肥師范學校副校長。
Δ第二任校長 張國強(1957年2月——1962年7月)
1957年2月初張國強同志任合肥師范學校常務副校長兼黨總支書記,主持學校黨政全面工作。熊國章任副校長、黨總支副書記,周紅云任副校長。1958年4月適應形勢發展,培養教育人才的需要,經上級批準在合肥師范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合肥師范專科學校。中共安徽省委任命張國強同志為合肥師范專科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主持合肥師范專科學校黨政全面工作。由合肥市委副書記謝童關同志兼任合肥師專黨委書記。1962年初合肥師專下馬,恢復合肥師范學校建制。
Δ第三任校長葉德明(1962年7月——1964年文革開始)
1962年7月葉德明同志任合肥師范學校校長、黨委書記;
周紅云同志任副校長、校黨委委員,分管教學工作;
張季陶同志任副校長、校黨委委員,分管后勤工作。
Δ第四任校長尤干(校革委會主任)(1964年文革開始——1969年4月)
1964年2月任命尤干同志為校長(校革委會主任)、劉兆英同志為校黨委書記。
這一屆校級班子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1969年4月合肥師范學校根據安徽省革委會指示,下遷我省淮北、阜陽地區,分散為三個點辦學。校舍被安徽日報社占用。
Δ第五任校長葉永明 書記馬武(1972年5月——1975年)
1972年5月任命葉永明同志(校革委會主任)為校長、馬武同志為黨委書記,任命田千宇同志為副校長(校革委會副主任)。
1972年5月下遷教職工返回合肥。這屆校級班子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實行游擊式辦學,開始在合肥市郊區四里河辦學,后又遷到合肥郊區大鋪頭辦學,校名更改為合肥市師資培訓班,是短訓班的辦學形式。學員學習結束,發給結業證書。
Δ第六任校長田千宇 書記孫文儒(1975年——1978年7月)
1975年7月任命田千宇同志為校長、孫文儒同志為校黨委書記,任命周紅云同志為副校長。
1975年秋經上級批準,又恢復了合肥師范學校建制,在招收普師生的同時又招了專科班,開始在合肥大鋪頭辦學,后來經過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又回到德勝門老校區辦學。
Δ第七任校長周紅云 書記陶健行(1978年7月——1983年2月)
1978年7月任命周紅云同志為校長、陶健行同志為黨委書記,任命洪莘農、肖慶春、戴文平同志為副校長。
Δ第八任校長戴文平 書記姜之匡(1983年2月——1988年7月)
1983年2月任命戴文平同志為校長、姜之匡同志為黨委書記,任命龔宗孟、趙子胤同志為副校長。
Δ第九任校長戴文平 書記李榮生(1988年7月——1995年3月)
1988年7月任命戴文平同志為校長、李榮生同志為黨委書記。
1988年7月——1994年3月趙子胤、楊明豪、齊紹東、龔宗孟(1988年7月至1991年2月)、王嘉唐(1991年2月至1994年3月)任副校長。
1994年3月——1995年3月張錦恒、何世昆、譚福翰任副校長。
Δ第十任校長張錦恒 書記戴文平(1995年3月-2000年7月)
1995年3月任命張錦恒為校長、戴文平為書記,任命洪繼文、何世昆為副校長,任命汪正中為校長助理。
Δ第十一任校長洪繼文 書記張錦恒(2000年7月-2003年6月)
2000年7月任命洪繼文同志為校長、張錦恒同志為書記,任命何世昆、劉健為副校長,任命李澤遠為校長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