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成立于2019年8月,由合肥學院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數學與物理系及管理系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合并組建而成。學院緊扣學校“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辦學定位,圍繞國家和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的重大戰略需求,秉承“理工人文相通,教學與實踐并重”人才培養理念,通過構建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關聯專業組成的“人工智能+”專業集群,“立足地方,輻射全國”培養服務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一流應用型專業人才。學院擁有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2個碩士點,現有教師130余人,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生近2000人。
一、專業概況
學院現有9個本科專業:
此外,學院擁有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和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
二、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134人,其中外籍教授1人,教授27名,高級職稱比例超59%,博士57人;客座和特聘教授10人(含外籍教授6人)。學院擁有安徽省教學名師2人、安徽省教壇新秀7人,省級教學團隊5支。具有碩導資格教師76人。
三、教科研情況
學院先后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多項,省、廳級科研課題70多項;主編專著5部;近年來,教師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100多篇被SCI和EI收錄。教研方面,獲批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省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二等獎20多項。承擔國家級教研項目近10項,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0多項,主編教材近20部。
四、實驗室與學科平臺
學院建有軟件應用、軟件工程、大數據采集與預處理、信息安全、網絡工程、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等18個專業實驗室,機器視覺創新、物聯網創新、互聯網+創新、ACM編程創新和機器人創新等5個學生創新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352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約4000臺(套),總價值約3500萬元。建有安徽省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技術應用工程實驗室、合肥市車間智能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肥學院“互聯網+”與智能信息處理協同創新中心、中德應用優化研究所、中德應用數學研究所等8個高水平科研與產學研平臺。
五、學科競賽
學院學生先后獲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季軍、葡萄牙公開賽冠軍、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銅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世博會專項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國家二等獎、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全國師范生微課大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大賽國家二等獎、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安徽省賽區一等獎。截至目前,共獲國際獎項20余項、國家級獎項200余項,省級獎項700余項。
六、就業發展
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96%以上,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每年均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深造;畢業生近70%在省內就業,各專業專業對口率、月收入、就業滿意度都位居學校前列;我院2021年度年共組織線上招聘會75場,全年專場招聘會累計達到185余場,率先在全校開展了小型線下專場招聘會;多方聯動開拓就業市場,實現了就業市場“多元化”,新增網新科技(百度安徽)、兆尹科技、海賽人工智能等多家就業實習基地,就業實習基地接受我院畢業生比例約占2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
咨詢電話:0551-62158585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培養遵紀守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和環境意識,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與計算系統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具有創新精神、自我提升能力、溝通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生產一線從事計算機應用系統設計、開發、測試、管理與維護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工程師。經過畢業后五年左右專業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技術骨干和項目管理等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模塊)
離散數學、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C/C++程序設計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JAVA)、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基礎、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微信小程序開發、Android 嵌入式軟件開發、Web應用系統開發、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云計算技術、數據采集與預處理技術和大數據基礎開發框架等。
專業特色
中德合作共建專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本專業采用“兩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前兩年“重基礎”,即重點完成對學生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后兩年“精方向”,即使學生能在專業方向進行深入學習,并強化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IT企業從事嵌入式系統開發工程師、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工程師、應用系統集成工程師等工作。本專業優秀學生可前往德國、英國、愛爾蘭、韓國的高等院校攻讀碩士學位。往屆畢業生深造院校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東華大學、安徽大學、安哈爾特應用科技大學等。
畢業生就業單位(部分)
阿里巴巴、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合肥樂堂動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國通億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電信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合肥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力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云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
網絡工程(本科)
咨詢電話:0551-62158590
“安徽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面向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工程素養,具有網絡基礎、網絡協議、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等方面扎實的理論基礎,并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自主學習來解決復雜網絡工程問題,能夠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分析、設計、集成、開發、測試、運行維護和管理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畢業五年左右能勝任計算機網絡架構設計、協議分析與應用開發、網絡安全部署與管理、物聯網系統分析與設計、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等方面工作,并成為行業內具有工程功底深厚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模塊)
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通信與網絡、路由與交換、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語言基礎、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協議分析與編程、操作系統原理、信息與網絡安全、網絡攻防技術、物聯網概論、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Java web 技術、Android嵌入式軟件開發等。
專業特色
安徽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安徽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對接“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網絡人才的需求,服務安徽省經濟建設,以學生為中心,本專業培養科學和工程素養高、創新和應用能力強,能從事網絡系統設計、部署、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IT行業從事網絡系統架構師、網絡開發工程師和云安全架構師、物聯網系統設計架構師和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工程師等崗位的工作。該專業優秀學生可前往德國、英國、愛爾蘭、韓國的高等院校攻讀碩士學位。
畢業生就業單位(部分)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國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大國禎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綠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騰訊公司、北京天融信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神州數碼有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安徽和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樂堂動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畢業生深造院校(部分)
本專業每年都有畢業生選擇考研繼續深造,深造院校有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雷丁大學(英國)、莫納什大學(澳大利亞)、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江南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福州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