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
楊本宏,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合肥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合肥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會員,安徽省電鏡學會理事,安徽省高校分析測試技術研究會理事;安徽省民進省委委員。
主要科研方向為高分子基復合材料、功能納米材料、精細化學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等。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主持多項企業橫向課題,開發新產品,實現成果轉化。獲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10次,獲省省級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兩項,授權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60余篇。在國際知名雜志J. Mater. Chem.、Macromolecules、J Polym Sci.上發表過高水平論文,擔任J. Appl. Polym. Sci.,Polym. Eng. Sci.,Sci. Eng. Compo. Mater.,Asian J. Chem., New J Chem., ACS App. Mater. Interface等期刊審稿人。
2009年獲安徽省優秀教師,2010年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2014年獲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
楊本宏是合肥聯合大學80級環境監測專業學生,自1984年畢業留校至今,在母校工作36年。他熱愛教育事業,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工作態度認真,責任心強,治學嚴謹,作風正派,師德高尚。30多年來一直奮斗在教學一線,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一、注重師德建設,嚴謹治學,為人師表
為人師者,德高為范。師德高尚,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才能實現“傳道、授業、解惑”。
作為一名從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師,楊本宏一直保持著人民教師“潔身自好”的本色,特別注重師德師風建設,處處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時刻不忘維護教師的光榮形象,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始終奉行“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必先做到”的原則,做到“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多年來,從未見他遲到早退,他多半是全部門最后下班的人。他是一位公認的治學嚴謹的老師,在學習上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對學生提交的各種作業、測驗都要親自登記、批改,并及時反饋。由于教學任務繁重,他經常工作至深夜,但從不放松要求。為了切實有效促進學風建設,他在考前反復進行考風考紀教育,考試時親自監考,堅決杜絕考試作弊現象。由此可能造成不少學生考試不及格,但這并沒有因此而損壞他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相反,他在每年的學生無記名網上評教中始終位于前列。他的淵博學識、嚴謹作風、高尚師德贏得了同學們的愛戴,是一位深受學生敬佩和喜愛的老教授。
二、在教書中育人中,關愛學生,培養學生
作為一名主要講授無機化學課程教師,他經常面對的是剛剛步入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開學第一次上課,面對一個個既興奮又茫然的面孔,他總是要拿出一節課的時間,介紹大學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幫助他們轉變觀念,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引導同學盡快從考入大學的興奮中走出,從未能考入一流高校的苦惱中擺脫,重新樹立新的人生目標。在其后的教學中,他也始終將育人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一以貫之。楊本宏及時正確的引導,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楊本宏教授是一位熱心的師長,在教學之余,喜歡與學生交流,與學生交朋友,平等溝通,不擺架子,耐心傾聽學生的傾訴,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理解、體察、關愛學生,為他們排憂解難。通過平等的交流溝通,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與學生談心,經常忘記了下班時間。楊本宏現在雖不再擔任班主任,但許多上過他的課的同學都喜歡與他交流。他頭發花白、沒有英俊的外表,卻是合肥學院最有魅力的教師之一。
合肥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特別強調學生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此方面,楊教授做了大量工作,指導本科生進行專題研究訓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指導研究生進行專業認知實習、專業崗位實習和項目學習。他的實驗室常年對學生開放,每年接納10余名位本科生和研究生進入課題組,從事實驗研究。指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最基礎開始訓練指導,楊教授為此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從文獻調研、選題、實驗方案確定、藥品采購、儀器使用、實驗操作、樣品測試、數據分析、結果總結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指導。經過全方位的指導和訓練,同學們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楊本宏教授是一位既要求嚴格又和藹可親的老師,他對學生提出高標準嚴要求,但對于犯錯誤的同學不是嚴厲訓斥,而是耐心的說服和教育,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多年前,他的一位研究生由于個人原因產生厭學情緒,要么缺勤,要么出工不出力,實驗進度十分緩慢,臨近畢業也無動于衷,眼看就要毀掉。對此,楊教授非常著急,經常在下班后找該同學談話,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經過多次耐心交流,該同學終于回心轉意,在畢業前的三個月開始發奮,買來方便面和折疊床,幾乎每天24小時都在實驗室,經過努力最終完成畢業論文,順利通過答辯。畢業后多年,該同學仍不忘此事,對導師充滿感激之情。
楊教授即嚴謹又和藹的作風吸引了學生,許多學生主動找上門,要求進入他的實驗室做研究,不少學生因報名晚未能進入而感到惋惜。
在實驗研究中,楊本宏教授善于挖掘學生的長處,鼓勵學生創新。09級無機非專業孫同學是位個性十足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經常有“奇思妙想”,可惜這些想法多半不夠成熟,甚至錯誤,但他卻又堅持己見。面對這樣的學生,楊老師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放手讓學生去嘗試,讓學生從不斷犯錯中找到真諦。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又學會在挫折中鍛煉成長。多年來,經他實驗室出去的學生都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很快上手。
在合肥學院,畢業班學生考研的人數逐年上升。作為基礎課任課教師,楊本宏對于學生的求助來者不拒,多年來,他犧牲自己休息時間,無償地輔導過多位學生考研,幫助他們繼續深造。不少同學感念楊老師的幫助,離校多年后仍保持與楊老師聯系。
楊本宏是一個忙碌的人,在他的工作日歷中幾乎沒有白天和黑夜,沒有周末和節假日。他患有較嚴重的頸椎病、腰椎病和睡眠障礙,長期的操勞使他體態消瘦、頭發花白,看上去比同齡人老許多,但他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不求索取的人民教師形象。
三、做好本職工作,踐行教育教學改革
楊本宏是合肥學院的骨干教師,是院級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團隊的帶頭人。主要講授無機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英語等課程,幾乎每年兩倍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在教學上,他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實行“過程考核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他精心制作了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并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更新。楊本宏上課激情四溢,感染力強,能做到啟發式、互動式教學,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為了使學生的疑難能夠及時得到解答,他在無機化學精品課程網頁上公布他的電子郵箱和電話號碼,楊本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楊本宏老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主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對無機化學理論和實驗課程體系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積極探索與合肥學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相符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了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他帶領無機化學課程組精心制作了“無機化學網絡課程”,并已上網。內容包括課程教學大綱、課程簡介、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試題庫、習題與解答等。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自由點擊瀏覽和下載相關內容,使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實現了立體化課程教學。該網絡課程還給學生提供國內著名高校的精品課程網絡鏈接,提供多種常用的網上化學資源鏈接,供學生點擊瀏覽,拓寬他們的學科視野。
四、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科研水平
楊本宏是一位勤奮刻苦、不斷進取的老師。多年來他始終不忘業務素質的提高,不斷完善和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學術水平。他38歲讀碩士,42歲讀博士。在四年的博士學習期間,他一邊認真完成在本校的繁重教學任務,一邊從事博士論文實驗研究,通過四年刻苦努力完成了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發表SCI論文9篇,通過論文答辯,在46歲時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他在教學之余積極開展科研活動,參加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主持省級和院級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功能材料、納米復合材料、精細化學品、工業固廢處理等。獲授權發明專利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60余篇。在無機/有機納米復合材料方面有較深入研究,在國際知名雜志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s上發表過高水平論文,應邀擔任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Asian J. Chemistry、New Journal of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國外專業雜志的審稿人。近些年,為響應政府號召,積極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與多家企業簽訂協議,開發新產品,實現成果轉化。